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了能结合实际预测研究区域停车需求,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各自特点.在停车生成率模型基础上建立停车需求—供应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价格因素、停车服务水平对停车需求量的影响,将停车场周转率、利用率引入模型中,从而可直接得出实际应建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停车需求分为白天和夜间分别进行预测,最后给出了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中心城区停车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机动车停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需求预测,是停车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停车管理研究项目,阐述了哈尔滨市二环路内地区的机动车停车现状概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国内外常用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确定哈尔滨市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现状和规范年的需求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是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关键点,预测得到合适的停车需求量,将会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对常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模型的各自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适用范围,这对预测模型的正确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探讨出多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这些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并且我国大城市交通形势又出现了小汽车进入家庭速度加快,交通拥堵日益突出,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黄金时代等新的情况。针对这些新形式,提出了宏观和中观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宏观层次为考虑车辆出行吸引和车辆使用率的总体停车需求预测,弥补了以往未考虑未出行车辆停车需求的不足;中观层面为考虑公交可达性和多种性质建筑综合开发共享停车需求预测,可减少配建停车泊位,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进行实例分析,丰富和扩展了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为我国大城市开展停车交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路边停车规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规划实践角度探讨了有关路边停车规划的几个问题,包括路边停车的地位与作用、路边停车规划考虑因素以及路边停车规划遵循原则等问题. 路边停车是城市停车系统中对路外停车设施起补充和配合作用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停车方式;对其规划需要依据不同的城市、区位特征,考虑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路外停车设施、交通管理水平等因素,并遵循系统性、协调性、动态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开发强度与区位优势的停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停车生成率法由于考虑的影响因素较为单一,忽略了规划区内不同区位不同开发强度土地泊位生成率的差异性,不能很好地预测出实际的停车需求分布。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停车需求与土地的开发强度、机动车保有量、停车费用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考虑将土地开发强度和区位优势度等指标作为停车生成率的修正参数,对相同用地性质、不同区域、不同开发强度用地的停车生成率进行差异化修正,使停车生成率预测模型更加准确。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改进预测模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停车共享泊位的出现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停车共享"也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居民停车共享泊位选择情况,文中对停车泊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建立共享泊位离散选择Logit模型。经检验,停车费率、停车后步行距离、停车信息、停车场使用方便程度对停车者停车决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城市多维特征与共享单车停车需求的时空关系及其关联尺度,结合上海市多源数据,构建以骑行距离为约束的多尺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RD-MGTWR)来探究建成环境和区域经济属性对停车需求影响的时空异质性模式.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MGTWR模型表现出更好的解释力和可靠性,骑行距离的引入也进一步提高了MGTWR模型的鲁棒性.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属性对停车需求的正向影响尺度具有全局性,而区位条件的负向影响呈现局部异质性,在通勤早高峰的内环中心区域最为显著.此外,具有微观空间或时间作用尺度的公交站点密度、地铁站点密度和购物类服务设施密度对停车需求产生了正负向影响.影响因素尺度效应的发现有助于指导停车设施的分区规划和共享单车的分时调度.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入手,引入土地开发强度、小汽车出行比例的增长率、以及高峰时间泊位周转率、泊位利用率等参数改进停车生成率模型,对邯郸市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需求现状进行评价并对2020年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中心商业区的现状停车供给严重不足,2020年时仍将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建设停车设施,将给中心商业区的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需要从供应和需求两个源头出发,综合采取停车控制策略,降低由于过大的停车需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停车规划中很少考虑道路网络容量限制的情况,建立了基于路网容量约束的停车设施泊位规模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道路网络容量对停车需求的限制和约束,通过各处停车设施规模的优化,引导停车需求合理分布,以充分利用道路网络资源,实现效益与公平性最大化.该模型优化目标为在满足道路网络容量约束下使得效益(即可满足的停车需求)最大,并通过用户平衡模型计算流量在道路网络上的分配,介绍了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的方法.数值算例表明,通过优化建模与求解,可得到各处停车设施的最佳泊位规模,并得到满足路网容量约束的合理停车需求分布.  相似文献   

11.
Curb parking lot is a major part of city parking facility with lots of problems, especially in CCA(city center area and i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and has much effect on dynamic traffic as well,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scale of curb parking. Basing the whole benefits of the traffic system and considering the minimum synthetical cost on curb parking, a optimization model is brought forward of cur. b parking planning in CCA based on minimum generalized cost.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scale of curb parking can be defined reasonably to make the whole benefits of traffic system optimum in CCA.  相似文献   

12.
居住小区静态交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居住小区内静态交通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居住区内部停车的基本原则,并对居住区内主要停车方式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益的基础上,从综合费用最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模型,以此来确定路边停车的合理规模,以达到中心区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宏观调控城市全局的静态交通分布的目标,提出了停车诱导信息配置优化组合模型与算法.模型的研究从车辆到达率高和日常泊位饱和度大的热点停车场入手,考虑车辆停放者的选择行为,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建立了目标函数.通过采用"组合寻优法"的VMS信息显示组合方式来发挥停车选择诱导作用,并对它设计了GA(遗传算法)进行了计算,从而获得目标函数的优化值.通过浙江德清中心城区实例验证,设置诱导后最小总行程时间减少了49.4%,结果显示该模型能通过引导停车者不选择"过热"的停车场而选择其他次选的的停车场可减少总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城市路边停车规划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考虑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益的基础上,从综合费用最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模型,以此来确定路边停车的合理规模,以达到中心区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10年世博会期间各类静态交通的需求,结合世博会园区结构和空间布局,探讨世博园区静态交通系统的泊位布置原则及泊位布置方式,规划停车场规模和公交停靠站规模,给出静态交通布置方案,并提出静态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城市机动车道路交通流滞留和环境污染问题,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定位技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选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按照当时停车场(库)空位状态和出行车辆所处位置,筛选驶往停车场(库)空位的最短路径,通过相应的停车诱导信息板(大中城市应设Ⅲ级停车诱导信息板,中小城市设Ⅱ级。分级的内涵是从预告性开始逐步发布具体的停车信息,符合驾车者对信息的认识过程),方便出行车辆迅速抵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结了路边停车的泊位供应,违章停车严重程度,设施状况,设置情况和停车管理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停车管理中的停车管理机构,停车收费,停车法规和管理手段进行了分析,并把问题的原因归纳到观念,规划和管理三个方面,对路边停车的几个主要方面对比国外的管理措施,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阶段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