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掌握水库蓄水后库岸的稳定性情况,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蓄水前后某水库库区岸坡塌岸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判断库区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水库库区岸坡总体稳定性较好,分期蓄水后岸坡稳定性呈下降趋势,塌岸易发区呈扩大趋势。其中一期二期蓄水期间近坝岸段塌岸易发区扩大范围明显,二期至三期蓄水期间塌岸易发区则主要发生在远坝岸段。  相似文献   

2.
以万家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推荐段坝址岸坡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岸坡地质结构特征和库岸变形破坏特征,对岸坡稳定性进行了分类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稳定条件好库岸累计长占总长的36.7%,稳定条件较好库岸占总长的59.2%,稳定条件较差库岸占总长的4.1%,库岸稳定整体较好,根据库岸稳定性进一步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形成BT1和BT2崩塌堆积体位置、地质特征、塌岸量及稳定性情况,为水库修建及后期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从而避免对坝址、库尾居民和农田造成影响,造成水库淤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准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降低边坡治理过程中发生滑坡事故的风险,借鉴可拓学原理,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复合应用于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建立以地形地貌等4个1级指标和以坡高、坡角等16个2级指标组成的边坡稳定性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将物元可拓理论应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可行的,应用该模型得到的边坡总体稳定性与实际边坡情况相吻合,可以很好地预测边坡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查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区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岸坡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库岸崩塌、滑坡的分布特征,并对崩塌、滑坡现状及蓄水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岸坡地质结构特征及库岸变形破坏特征,在对岸坡地质结构进行分段的基础上,对库岸稳定性作出分类评价。分类结果表明,库区主要为岩质岸坡,稳定和基本稳定的库岸长度约占总长度的65%。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金沙江乌东德库区工程地质条件,选取坡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等10个与滑坡发生相关要素作为库岸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模型的改进层次分析方法,对乌东德库区库岸滑坡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东德库区可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4个区域;所占库区面积比例分别为6.64%,5.77%,60.20%,27.39%,为库岸滑坡的防灾减灾管理和治理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倾倒变形岩体质量评价的难题,综合运用了可拓学理论中的物元概念与模糊层次分析法。从苗尾水电站左坝肩9号平硐水平位置取样确定不同深度倾倒变形岩体的质量,根据现场实验数据以及已有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得出倾倒变形岩体等级标准及评价指标的量值。运用层次分析法,并加入模糊数学的理论计算得出更加合理的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根据可拓学理论构造经典物元、节域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倾倒变形岩体质量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比RMR得到的样本质量评级略低,能考虑倾倒岩体的特征,较好地反映倾倒变形岩体质量。  相似文献   

7.
影响长江中下游岸滩稳定的因素众多,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已有研究多在各因素相对孤立的状态下研究其对岸滩稳定性的影响,难以满足综合各因素定量评估岸滩稳定性的需求。结合长江中下游岸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从河岸边界、河流动力、河势、人类活动等层面建立了岸滩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扬中河段太平洲环岛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上述体系构建了岸滩稳定性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建立判断矩阵求解指标权重,给出了指标阈值与赋分标准,并对环岛岸滩稳定性进行了赋分评估,验证了列入扬中市崩岸预警段名录的岸段稳定性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岸滩以基本稳定为主,占评估河段总长的67%,稳定和较不稳定岸段占33%,无不稳定和极不稳定岸段;非预警岸段最稳定,市辖岸段次之,最不稳定的为省厅重点岸段;非预警岸段中新宁村~华威村一带评价得分较低,建议划入崩岸预警段名录加强监测。评价结果与崩岸预警级别、实际崩岸位置情况较接近,表明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该段岸滩稳定性状况,结合河段特征,经适当修改指标权重与赋分标准后,该指标体系可广泛应用于长江中下游不同河段的岸滩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权重的土质岸坡稳定性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快速评价对工程建设及灾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综合评价法存在指标权重相对固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权重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土质岸坡的多层次多指标稳定性评价体系,然后采用简单关联函数和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指标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通过主客观综合赋权确定一个随指标取值变化的指标动态权重,最后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基于动态权重的土质岸坡稳定性多级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了三峡库区周家坡滑坡在3种库水位下降速率时的稳定性,并采用极限平衡法验证了评价结果,实证研究表明动态权重法简便实用、科学合理,计算结果比传统的静态权重法更贴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运行二十余年,库岸总体是稳定的。但近十年来,汉江库区上游尼河口至夹河口45公里长的库段发生大小滑坡及崩塌体30余处。当后期续建工程正常蓄水位抬高至170米时,该库段岸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将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对上述库段工程地质环境、变形体的分布规律、库岸工程地质分段和稳定性分级等问题的研究,就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工程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权重和危险度,基于改进的组合赋权物元可拓评价模型,提出确定权重的优化算法。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泥石流危险度的分级标准,建立危险度评价指标,然后结合可拓物元评价理论,针对可拓法各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将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主观权重结合投影寻踪法所得到的客观权重通过距离函数进行耦合,从而获取各指标最终的综合权重,结合投影寻踪法优化蝙蝠算法进行求解,形成泥石流评价的组合赋权物元可拓模型。最后,借助Mat lab语言,调用内嵌工具箱和相应数学函数,编制程序得以实现。结合已有工程实例验证表明:危险性评价与实际工程相符合,评价结果相对合理,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评判在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工程实例,尝试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建立一个影响库岸边坡稳定性的主要不确定性信息库和模糊评判模型,通过计算,模糊评判出库岸稳定性及分布区段。  相似文献   

12.
模糊物元模型在岩土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应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对岩土边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将各边坡的稳定性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岩土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与排序.通过对实际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深度评估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水平,指导标准化工作建设,通过分析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模式,构建包含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环境保护、保障措施五个方面的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求取权重,利用物元可拓法构建标准化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官务水库为例进行实证应用,计算结果表明:官务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水平为“好”状态,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但组织管理、安全管理、保障措施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岸坡岩体劣化特性测试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何  汤明高  许强  霍宇翔  向育才  邓文锋 《水利学报》2020,51(11):1360-1371
三峡库区自2003年首次蓄水以来,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消落带岸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逐渐劣化,从而引发多次岩质岸坡的失稳破坏,严重影响和威胁库区航道运营安全。以三峡库区典型的泥质粉砂岩、泥灰岩、灰岩岸坡为研究对象,应用地质雷达、回弹仪对消落带及高水位以上的岩质岸坡进行岩体质量测试,采用钻孔取芯及室内声波测试进行验证,对岩体劣化性质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认为三峡库区岸坡岩体的劣化模式分为溶蚀塌落型、层面龟裂型、层间碎裂型和侵蚀剥落型4类,并提出了水库岸坡岩体质量劣化性质的现场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于大型水库岩质岸坡岩体质量劣化评价及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库岸边坡的运行稳定对于水利工程尤其是高坝工程的服役安全至关重要,其失稳破坏极易引起工程自身效益和周边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损失,有必要针对其运行稳定性加以分析研究。针对传统边坡失稳分析方法的岩土力学参数取值困难和动态变化特征考虑不足的弊端,结合边坡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库岸边坡失稳模拟方法,在位移实测数据的驱动下动态辨识了边坡失稳的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库岸边坡的失稳破坏存在渐变到突变的累进发展过程,且失稳区域主要集中在沿地层界限分布的地滑堆积区。研究方法对于特征复杂、组分混合的库岸边坡失稳模拟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金菊良  魏一鸣  付强  丁晶 《水利学报》2002,33(11):0020-0026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系统是由许多自然技术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组成的多目标决策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定量该系统中各评价准则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本文探讨了把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针对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直接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出发,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计算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和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新模型(AGA-AHP)。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的初步结果说明:AGA-AHP模型直观、可行且有效,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在水资源系统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水库蓄水后库区崩积坡因水环境改变引起的库岸再造坍岸问题,结合现场崩积物分布发育和历史洪水坍岸调查成果,开展了不同稳定坡角和水位条件下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图解法坍岸宽度预测和极限平衡法坍岸稳定计算,并对库区崩积坡坍岸进行了综合评价。模型试验揭示的崩积坡坍岸模式与现场历史洪水坍岸特征较接近,图解法和极限平衡法结果吻合较好。定量预测的库区典型崩积坡坍岸宽度和高程为水库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输调水工程中,管材选型问题具有模糊不相容和多目标性的特点,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难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变异系数和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物元评价方法,分析了影响管材选择的各种指标,构建了管材类型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变异系数法修正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时的主观性,从而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建立了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并利用欧式贴近度结合价值工程原理判断最优管型。在研究过程中,以新疆某引水管线工程的管材选型为例进行评价模型的工程应用,经计算可得最适宜该工程的管材类型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FRPM)。结果表明,利用本模型进行管材选型,可以根据实地工程条件以及管材技术特性,考虑技术、经济、施工、安全等多方面影响因素,选择出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最优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