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菖蒲酒特产于我国黄河中游的山西省垣曲县历山脚下.据史料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较早的名酿美酒之一,被历代宫廷列为端阳节必饮的御用酒浆.菖蒲酒为高级滋补药酒.宋代医家王怀隐所著《太平圣惠方》一书载:“菖蒲酒,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调荣卫,治骨立萎黄,医所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我国古代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菖蒲酒、术艾酒,烹野鸭、吃枭羹、粉团、枣糕……多达数十种;而且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的饮食都不尽相同,风格别具。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5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酒文化作为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的饮酒习俗与传统节日密不可分。每逢佳节,芬芳之气从酒坛内渗出坛中甘美液汁的洋溢更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气。我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酒成了节日乐章中永恒的主旋律: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饮"年酒"等。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饮酒习俗更加丰富多彩,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也要饮酒。  相似文献   

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最早有赛龙舟、挂艾叶、悬菖蒲、洒雄酒(雄黄)等活动的民间习俗,而吃粽子则是端午节的重要饮食习俗之一。“绵绵粽子缘,溢满人间情”。人们食用香糯美味的粽子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古代文人墨客在这传统佳节饮酒品粽,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美妙诗句,千百年来,为人们欢度佳节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相似文献   

5.
香辛料具有一种独特的刺激性香味,用于食品的调味,赋予香气,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成为天然防腐剂的重要来源之一。综述小茴香、洋葱、菖蒲、甘草等几种香辛料的抗菌作用,以期为小茴香、洋葱、菖蒲、甘草等几种香辛料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属于易挥发性物质,露天不锈钢储酒罐每年酒损特别大,故研究储酒罐酒损的成因和机理很有必要。研究对不锈钢储酒罐进酒、贮存、出酒等工艺环节酒损点位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运酒罐车卸酒残留、输酒泵、呼吸阀等工艺环节或过程存在酒损,其中呼吸阀的频繁动作是产生酒损的主要原因,并对呼吸阀产生酒损的机理、数量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计算,为白酒行业在酒源贮存减少酒损的应对措施和酒库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红枣酒是以红枣为原料,经发酵、调配等工艺制得的低酒精度饮料酒,保留了红枣原有的风味及营养成分。该文简述了单一及复合原料红枣酒的开发、红枣的预处理、酵母菌在红枣酒中的应用以及红枣酒香气成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红枣酒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红枣酒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为红枣酒产业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酒中毒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深深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关于酒中毒致人癫狂、胃出血、死亡,酒后驾驶害人害己等事件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饮酒、饮健康酒、杜绝酒中毒事件就成为了社会密切关心的问题。酒中毒并不仅仅是酒精中毒,还包括酒中的甲醇、铅、氰化物等其他物质过量摄入而导致中毒,并且不同因素所致中毒的表现及人体受损部位都各有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可根据中毒表现去判断导致酒中毒的原因。本文综述了酒中毒的现象和导致酒中毒的因素,并对酒精、甲醇、铅、氰化物等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从而为避免酒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漫谈     
自从人类发明了酒 ,数千年来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享用酒。由于各地的风土、气候不同 ,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酒。酒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酿造酒 ,主要包括葡萄酒、啤酒、中国的黄酒、日本的清酒等 ;二是蒸馏酒 ,如中国的白酒、威士忌、白兰地、日本的烧酒等 ;三是混合酒 ,如梅酒、薄荷等的利口酒。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造而成的低度饮料酒 ,其酒的酒精体积分数通常为8%~ 16%。葡萄酒被认为是人类最初接触并饮用的酒 ,下面就谈谈葡萄酒的产生与发展 ,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和微生物 ,与葡萄酒相关的产品及葡萄酒的功…  相似文献   

10.
杨柳 《酿酒科技》2011,(1):100-104
中国酒道是酿酒和饮酒的内在内涵和文化蕴味的外延,是酿酒、饮酒、论酒的知识总集。论述了中国酒道的概念、基本原则、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体系等几个方面,阐释了中国酒道的精神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酒海是西凤酒独特的贮酒大容器,作者将其与传统陶缸对比,分别进行了11个月、17个月的贮存试验,总结了酒海贮酒的初步规律:①贮存期延长,总酸、总醛较大幅度下降;②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低沸点物质略有下降;③酒海有促进老熟的功能;④提高贮酒温度虽可以加快老熟,但出现酒海味,影响酒的品质;⑤发现酒中含有乙酸羟胺和丙酸羟胺,推论为酒海溶出物;⑥随时间的延长,固形物呈增加趋势。此外,还对酒海贮酒在酒损、库房投资,容器造价等与陶缸进行了经济比较。□(陆月霜)  相似文献   

12.
闲话酒令     
自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出现酒以后,酒文化就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酒法、酒德、酒文、酒令等。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助共取东的一种游成。酒个脱胎于西周的酒官制度,当时除有主管全国酒类监造和供奉的酒官外,还有专门监督饮酒礼仪的酒官,又称“酒监”“酒史”等,最初是监督酒利,责人少饮,以避免酗酒乱德,后来渐渐演变为使人尽兴而饮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人聚饮的流行,酒夺得到充分的发展,盛行于唐代,极盛于清代。唐代以后,大多数酒令B益通俗、灵活、大众化,酒令发展到现在,几乎是以俗分为主了。酒令是活跃气氛…  相似文献   

13.
蜂蜜酒     
一 “蜂蜜酒”是中国商品行列里的一个“多棱宝石”,辉映着多面的耀目光彩。 据考证我国蜂蜜酒始见于西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宫宴中,这是在“猿酒”的启发下试酿成功的。到了唐代,药学家苏恭除分述“酒有秫、黍、粳、栗、蜜、葡萄等色”外,还从酿造中,得出了“凡作酒醴须曲,而葡萄、蜜等酒独不用曲”的自然发酵的经验。唐代孟冼在《食疗本草  相似文献   

14.
武陵酒生产工艺创新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湖南武陵酒是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是中国酱香型白酒三大代表之一,一度与茅台、郎酒齐名,是湘酒唯一的金牌白酒.武陵酒在秉承传统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赋予了武陵酒酱香馥郁、略带焦香、入口绵甜、优雅细腻的特有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从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前景、武陵酒发展以及其工艺创新等方面对湖南武陵酒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酿酒》2021,48(3)
在酿酒产业下,酒醅的检测必不可少,人工检测下,工作费时、费力,为了找出更加快速的酒醅检测方式,正式引进了酒醅检测仪,酒醅检测仪的原理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的有机结合。近红外光谱主要是反映C-H、O-H、N-H、S-H等化学键的信息,因此分析范围几乎可覆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混合物。在一年的检测当中发现,用酒醅检测仪检测酒醅耗时短,无化学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凡酿酒者,都知晓酒体这个概念。酒体者即酒中各种呈香呈味物质溶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它是酒的化学成分的综合反应,是酒色、香、味各个方面的表现,它既与酒的风格有密切关系,但又不等于酒的风格。 人们品评名优酒时,总爱用诸如酒体丰满,酒体优雅、酒体肥硕等术语描述酒之特色。而对较劣酒则用酒体娇嫩以至酒体轻弱、酒体瘦  相似文献   

17.
张国强 《酿酒》2014,(6):7-14
酒体设计包含勾兑,勾兑是酒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体设计的核心,酒体设计主要包括:市场调查、设计目标、勾兑酒样、市场品鉴、市场试销、制定技术标准等。目前,主流白酒市场主要包含了14种香型风格,其各自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工艺特点及经典的评价用语,并形成了白酒的香型多元化的局势。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酒是友谊的使者、欢乐的精灵、吉庆的象征,广为流传的俗谚,“酒逢知已千杯少”、“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席”等为此做了最好的说明.然而在历史上,酒的功用还远不止于此,它不仅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白酒贮存老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熊子书 《酿酒科技》2000,(3):27-29,34
白贮存是指新酒在酒库的容器内存放,让其自然老熟。它是优化和提高白酒质量的必须工艺工序。对“双沟酒”等各香型酒,利用大容器的不锈钢罐、优质陶缸和糖瓷罐代替代统小容积陶坛或陶缸贮存新酒作了试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对贮酒分析,得出采用不锈钢等大容器代替传统小陶罐贮存酒,不但可使酒在贮存过程中进行氧化、还原、酯和分子氢键缔合作用,促进酒体老熟去杂增香,使酒体柔和老熟、成分平衡协调,稳定和提高酒  相似文献   

20.
从甲骨文“酒”字、甲骨卜辞“酒祭”以及考古中发现的商代酿酒作坊等遗迹考证,先秦之酒应该是野果酒、药酒、黍酒、鬯酒、醴酒和清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