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民航无线电磁环境复杂性的不断加剧,干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我国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针对甚高频通信过程中干扰的类型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甚高频通信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对空指挥的重要手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需求的增多,国家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层面刺激了民航地空通信的发展。甚高频通信的不断增多,无线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民航甚高频干扰也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民航甚高频通信干扰之一互调干扰的形成与影响,并结合民航甚高频通信特点提出了抑制互调干扰的有效措施,旨在保证民航地空通信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航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民航数量的增多,民航系统采用的甚高频通信电台数量在不断上升,同时其管制指挥频率在不断的改变,并且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甚高频地空通信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包括信道干扰、电磁兼容干扰等等.本文主要分析民航甚高频通信电台干扰的情况,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邦达机场甚高频为例,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有民航甚高频地空数据链通信系统数据源面向用户封闭、无法二次开发,难以满足大飞机研制阶段的验证测试要求。通过分析现有民航甚高频地空数据链的报文处理流程,对地空数据链地面站系统功能进行划分。以满足地空通信协议规范和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甚高频地空数据链的优化思想,总结了所需解决的三个问题:算法复杂度评估、硬件数据交互实现、数据管理。文中着重对地面站系统中的解调算法和数据交互方案进行评估,最后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尹智 《电子世界》2014,(8):81-81
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中,甚高频设备是管制员的耳朵和嘴巴,管制员通过甚高频电台与飞行员交流,下达指令,明确飞机的飞行状态。因此,甚高频设备在民航空交通管制、航务管理和对空广播通信中起到重要作用。甚高频通信设备台的干扰对于民航通信系统的安全使用影响巨大。因而,研究民航甚高频通信电台的干扰及其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甚高频通信设备的原理出发,分析了民航甚高频通信设备存在的干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民航甚高频通信设备干扰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频之间的干扰,邻频之间的干扰,杂散辐射干扰以及互调干扰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民用航空领域,在偏远地区或者洋区上空,部分区域甚高频不能实现完全覆盖,高频通信作为民航地空通信服务的补充手段,能有效解决偏远地区通信及甚高频通信覆盖盲区问题,对飞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章主要论述了高频通信的特点、民航高频通信系统收发信机的选择、高频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天线场地的选择及天线的选型。  相似文献   

7.
章浩 《中国无线电》2023,(3):59-60+70
按照我国的频率划分,调频广播业务频段与民航甚高频通信频段相邻,调频广播产生的杂散、互调信号容易落到民航地空通信频段内,造成民航干扰案件的发生。本文通过一起调频广播系统干扰民航地空通信的案例,对这类无线电干扰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周阳 《电子测试》2020,(6):99-100
民航甚高频作为空中交通的重要管理方式,利用甚高频电台进行地空通信,可以帮助航空业务人员确定飞行状态、下达飞行指令,因此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但是,由于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运行中面临着许多的干扰现象,比如同频干扰、互调干扰、邻频干扰、杂散辐射干扰,因此需要采用严格的防御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地空通信电台受到干扰影响飞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熊冰洁 《电子测试》2016,(24):135-136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在增大的同时,对于民航管理中的通信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增多,使得无线电互调干扰出现的频率也随之增加,因而对民航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管理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闫磊 《通讯世界》2017,(15):5-6
甚高频通信是民航地空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受到了干扰,将直接影响民航的飞行安全.本文以银川河东机场一起亮化灯引起的甚高频通信干扰为案例,分析亮化灯引起干扰的原因,干扰的查找过程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戴斐 《信息技术》2011,(6):73-76
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原有的民航用甚高频的频率和设备数量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近些年来民航甚高频频率和设备量都在以极大的数量增长,对频率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诸如:频率串扰,设备维护数据庞大,维护数据跟踪困难,路由资料缺漏等众多问题。在详细分析了本地区民用航空甚高频产生的频率串扰原因,对管理室范围内分散的甚高频频率和设备进行集中高效的管理需求基础上,利用运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Visual C#2010集成开发工具,自行研发一套贴合实际应用的空管甚高频频率以及甚高频地空通信设备管理系统。系统自投入使用半年多以来,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快捷,为值班人员提供了解决频率串扰问题的有效工具,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本管理室对于甚高频频率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郭耀江  孟茁 《现代导航》2014,5(4):245-249
本文分析了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机制,建立干扰分析模型,对民航西安区管甚高频系统的实际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线电频率管理的基本概念,讨论了电磁频谱的概念、特点,论述了电磁频谱检测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性,并对国内外无线电频率管理的现状做了介绍,深入分析了互调干扰机理,总结了调频广播对民航甚高频系统干扰的类型和产生机制。最后,分别从频率和功率两个维度建立了互调干扰频率分析模型。为民航甚高频通信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杰  徐可非  康潇 《通信技术》2010,43(8):109-110,113
民航甚高频通信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严重影响了民航飞行的正常进行。为此,首先建立了符合甚高频通信特点的实际模型,然后建立了双通道干扰抑制系统,并在满足窄带假设地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恒模阵列的的抗干扰方案,这种阵列比以往使用最陡下降恒模阵列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数值稳定性。计算机仿真数据实验和实际采集的数据实验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林树 《现代电子技术》2014,(16):74-76,79
为了初步了解民航数据链,以及民航数据链在我们国家的使用情况和后续的发展,对目前民航数据链的应用做了研究。主要研究民航ACARS数据链的地空通信链路的组成,上下行传输的消息内容,以及主要功能和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民航数据链的推广和应用,在ICAO的使用标准要求下,对民航数据链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是ACARS数据链,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VDL-2和ATN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航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飞行量的增加和空中交通管制的不断严格给地空通信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在民航运行过程中,由于备方面原因,出现问题颇多,使得地空通信系统受到干扰,飞机驾驶员和地面控制中心不能很好的配合,危害了民航的安全性.本文就恒模阵列干扰抑制算法、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的设计、硬软件设计、地空通信干扰控制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深入探讨了民航地空通信容易受干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民航领域,民航空管信息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是指挥民用航空飞机智能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民航空管通信网络技术以IP技术为基础信息架构,同时融合了移动通信技术、语音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成为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且稳定较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网络信息系统日益呈现出共享、开放、安全的核心价值要求,网络通信技术也逐渐被各领域应用。民用航空领域也是如此,尤其是民用航空飞机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民用航空空管通信网络的支持,这是保障民用航空出行的基础,是民用航空领域发展的基石。因此,应不断升级优化民航空管通信系统的软硬件设施,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民航领域的不断升级、优化。文中介绍了民航空管通信网络,以期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空管通信服务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同时,随着飞行流量的增大,对于民航的通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民航地空的通信中,受到无线电的干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无线电的干扰往往会对民航通信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安全飞行.本文通过对民航通信系统无线电干扰的类型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查找方法,从而有效的降低我国民航通信系统受无线电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民航TDM承载网主要接入服务有甚高频、专线电话、雷达和报文等服务,文章旨在研究介绍开发民航TDM网智能配置与快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章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利用C#自主开发的配置程序,从需求分析与设计、功能实现和测试验证等三个方面入手,完成对民航TDM网多种业务实现一键配置功能和路由拓扑的监控以及快速检测系统。最后得出结论:满足民航TDM网络开局、甚高频、热线电话、雷达、报文等多种业务的一键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