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提高软件复用过程中构件检索的效率,分析了软件构件分类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构件特征,从构件刻面信息的角度,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策略;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构件刻面特征进行提取,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刻面信息提取精确性,并训练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构件分类模型,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论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以达到提高构件检索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实时构件合成的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构件合成是实时应用系统中软件合成的基础,是实现软件复用思想的软件生产活动,其语义研究从实时构件的反射式语义模型、实时构件合成的适配性验证和合成构件的语义规约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规约为实时构件合成中的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软件构件质量模型的度量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软件复用实践的深入,可复用构件数量不断增加,构件库规模也不断扩大。构件的质量将影响到最终的软件质量和CBSD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缺乏对构件质量有效的评价模型。本文基于ISO/IEC9126软件质量度量模型,提出了软件构件质量模型,及专门针对软件构件质量模型的可操作的度量方法,重点描述了构件可复用性的度量,并将该方法实际应用于上海构件库部分构件,本文提出的度量模型和方法可作为构件库管理者和构件用户在管理及使用构件时对构件进行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特征的构件模型及其规范化设计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规范化的模式和方法以支持具有高复用性能的构件的识别与设计,借助特征空间作为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介绍特征与特征空间的概念,从特征变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入手,提出特征依赖的概念和4种具体的特征依赖.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构件模型,使用特征的"型-值"机制与特征依赖表达构件的复用性.然后讨论了构件复用度的度量手段和规范化设计的目标,提出4种构件规范化模式(原子模式、基本模式、框架模式和内聚模式),研究了以特征空间分解为基础的规范化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该方法实现了多粒度、多模式构件的共存和构件间基于组合的松散耦合,从而提高了构件的复用效率并降低复用成本.结果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c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的构件化设计与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构件设计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可复用软件构件表示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炜 《微机发展》2004,14(5):96-98
软件复用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率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使软件开发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软件构件是其核心技术和基本单位,它是将应用系统中相对稳定的成分提取出来,形成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单元。随着软件复用实践的深入,组织内部积累大量构件,对这些构件的组织、管理尤为重要。有效的构件表示和检索是实现高效复用的保证,从而大大降低复用成本。文中对构件的表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实践中的复用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ALOAF的分布式构件库框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构件库是软件复用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构件重用的可能性和效率,支持构件库的分布式访问,提出了基于ALOAF模型和CORBA技术的分布式构件库框架模型。文中讨论了开放体系结构的构件库框架(ALOAF)、CORBA技术和基于ALOAF分布式构件库框架模型的层次结构,并给出了基于中介服务器该模型的一种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以VisiBroker中间件和ORACLE数据库为支撑,采用JBUILDER9开发工具,开发了一个分布式构件库原型系统,验证了分布式构件库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是构件区别于软件的最大特性,构件的可复用性将影响到最终的软件质量和应用,通过对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指标的分析,将特征分析法应用于指标的权重计算,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可复用性指标的度量,构建了一个构件的可复用性量化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模型对构件库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软件复用作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被广大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用,而在软件复用的同时,对构件进行有效的分类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刻面分类的方法,使用XML语言对构件进行描述,提出了软件构件的表示方法.使用该方法,在构件组装平台下给出了对构件的刻面定义,以提高软件的复用性.  相似文献   

9.
构件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而描述构件本质特征及构件组合的构件模型是实现构件复用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和研究了现有的构件模型,并根据构件接口和构件组合方式对各个构件模型进行了分类比较;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构件模型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面向范例推理的软构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构件模型的建立对于软件再工程的构件复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几种面向范例推理的软构件建模方法,这将更有利于软件再工程的构件复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在软件企业中的实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湖 《计算机工程》2002,28(11):265-267
阐述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利用其成熟的构件设计标准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实现模型,并尝试此技术在公务网项目中的实践应用,极大地方便了软件复用,对提高软件开放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Java的软件重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霞  杨传斌 《微机发展》2001,11(2):50-52
软件重用是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分析了Java对软件重用的支持,讨论了JavaBeans和EJB中有关件重用的机制,并给出Java在通用数据库连接应用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围绕重用这个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提出,面向组件的软件重用技术已成为近几年软件重用技术的研究的热点,它正改变着软件系统的开发方式。对重用技术、组件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对组件的模型进行了论述和研究,最后对软件重用作出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本体的构件描述与检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复用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软件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网络教育应用为背景,提出了基于OWL的构件服务描述方法,对构件的静态特性和动态行为作出了较为准确、全面的描述,构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构件知识库,提供了良好的检索方法支持,达到了教学资源的重用和共享,具备了以语义为目标的智能化查找,显示出基于本体技术的构件描述与检索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XML的统一构件匹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件检索和匹配是CBSD和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目前构件库所采用的关键字、刻面、规约、行为等匹配技术都存在两个问题:1)构件表示方法各异,理解和共享构件困难;2)每个查询匹配算法侧重点不同,关键字和刻面匹配侧重构件的语义,而规约匹配侧重构件的结构,造成单独使用一种匹配算法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冗余或无关构件。本文提出一个XML统一构件描述模型,该模型利用XML模式对构件进行层次化的组织,采用一种最大权匹配算法,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计算两个构件间的匹配度,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实验证明,该技术在保证构件查全率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查准率。  相似文献   

16.
软件重用是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分析了Java对软件重用的支持,讨论了JavaBeans和EJB中有关构件重用的机制,并给出Java在通用数据库连接应用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组件重用技术在企业级GIS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软件重用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基于组件的重用模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城市配电网GIS系统中实时数据显示组件的实现(借助ESRI公司的组件式GIS软件-MapObjects)为例,对企业级GIS系统构建过程中组件重用技术的运用进行了论述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Java类文件解析Agent的设计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构件的开发是软件重用的主流技术。文章以JavaBean构件为研究对象,对实现基于多Agent的JavaBean构件挖掘系统的核心技术类文件解析Agent(ClassParserAgent)的实现原理、结构及功能作了具体的介绍。由于移动Agent技术具有众多潜在的优点,所以可以将类文件解析Agent定位到未来能够移动到远程服务器上完成相关任务,在类文件解析Agent的移动能力的实现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OOP方法使得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存在着更大的选择余地 ,人们可以自己开发 ,也可以选择第三方提供的部件 ,通过ActiveX技术把这些部件组装到信息系统中 ,不仅大大地提高应用系统开发效率 ,同时也使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