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海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长期高血糖环境下造成对肾脏的损伤。灌胃海参(800mg/(kg·d)8周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尿糖含量、肾脏指数和尿总蛋白、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排泄率;采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肾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海参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尿糖含量、肾脏指数以及尿总蛋白、mAlb和NAG排泄率(P<0.05或P<0.01),并且能显著上调糖尿病大鼠PPARγmRNA,下调TGF-β1和CTGF(P<0.05) mRNA的表达。结论:海参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及改善肾脏滤过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脏中PPARγmRNA的表达,抑制TGF-β1和CTGF mRNA的表达有关,最终实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橄榄苦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橄榄苦苷组和阳性药物贝那普利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给予橄榄苦苷或阳性药物贝那普利治疗7周。检测大鼠尿、血液和肾脏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橄榄苦苷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指数、血糖、血脂、Scr、BUN、UA、UALB、UAER水平,降低MDA含量(p0.05,p0.01),提高血清Ig G、Ig M和补体C3、C4含量、肾脏端粒酶、SOD、CAT活性(p0.05,p0.01),抑制肾脏TGF-β1和Smad4的表达(p0.05,p0.01)。提示橄榄苦苷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了肾脏的抗氧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肾脏TGF-β1和Smad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Phosphatidy lcholine,EPA-PC)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不同剂量海参EPA-PC(25和75mg/kg,以EPA含量计)灌胃8w。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肾脏指数、24h尿量、血清尿素氮(BUN)、尿总蛋白、白蛋白(mAlb)、尿酸(UA)含量及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结果:海参EPA-PC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量(p〈0.05),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指数(p〈0.01)、24h尿量、血清BUN、尿总蛋白、mAlb、UA含量及NAG活性(p〈0.01)。结论:海参EPA-PC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参虫草复剂(Apostichopus japonicus and Cordyceps militaris,AC)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60mg/kg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在长期高血糖环境下造成对肾脏的损伤。糖尿病大鼠分为海参虫草复剂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300、1200mg/kg.bw,8周后分别检测大鼠肾肥大指数、尿中总蛋白、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含量,并取肾皮质对其结构变化进行显微和亚显微观察。结论:海参虫草复剂能显著防止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肥大、降低mAlb与NAG排泄率、降低肾小管内溶酶体数量、减轻肾小管的肿胀程度、保护肾小管刷状缘结构,说明海参虫草复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桑叶多糖(mulberry leaves polysaccharide,ML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MLP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LP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MLP进行治疗8w后,检测24h UAlb和尿蛋白含量;通过RT-PCR法测定肾脏中CTGF mRNA表达。结果:MLP能显著降低DN大鼠24h UAlb和尿蛋白含量(P0.01),下调CTGF mRNA表达(P0.01)。结论:MLP可减少DN大鼠尿蛋白、24h UAlb,降低肾脏CTGF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小RNA(CTGF-siRNA)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单纯HSC-T6细胞组)、对照组(TGF-β1诱导组)、siRNA组、非特异siRNA组、lipo组(脂质体组)。培养大鼠HSC-T6细胞,以10ng/mL终浓度的TGF-β1对培养的HSC-T6细胞进行诱导,再通过脂质体法将CTGF-siRNA转染入HSC-T6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各实验组细胞中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1a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细胞内CTGF有低水平的表达,在给予TGF-β1诱导后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GF-β1刺激24h后,靶向转染入特异性siRNA后,CTGF、Col 1a1、FN及α-SM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通过RNA干扰使CTGF基因沉默后,在体外可明显抑制HSC-T6肝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进一步提示CTGF是促肝纤维化的关键性细胞因子,而RNA干扰是一种特异高效的很有前途的干预手段,为基因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冰岛刺参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fucolysated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Cucumaria frondosa,Cf-CH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高脂高糖饲料饲喂诱导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饲喂含不同剂量Cf-CHS的高脂高糖饲料连续19 周,检测空腹血糖并收集尿液,分别检测小鼠尿液中尿糖、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尿总蛋白、尿素氮(urea nitrogen,UN)、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浓度和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排泄率,摘取肾脏观察肾脏组织的显微结构。结果:Cf-CHS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尿糖、mAlb、尿总蛋白、UN、UA、Cr浓度和NAG排泄率(P<0.01),改善肾脏组织的显微结构。结论:Cf-CHS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尿石素A(urolithin A,UA)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的干预效果和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建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HK-2纤维化模型,考察对照组、TGF-β1模型组(4 ng/mL处理48 h)、UA低浓度组(5μg/mL UA+4 ng/mLTGF-β1)、UA高浓度组(10μg/mL UA+4 ng/mLTGF-β1)对HK-2细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UA干预能改善TGF-β1引起的HK-2形态变化并显著降低细胞纺锤体指数(P <0.01);降低纤维化标物Col I、Col III、Vimentin、Snail和Slug和炎症标志物IL-1β、IL-6、MCP-1、NLRP3的表达(P <0.01);下调MAPK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P <0.01)。上述研究表明UA能减轻TGF-β1诱导的HK-2细胞纤维化,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APK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本研究能为开发天然活性成分UA用于延缓...  相似文献   

10.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非鸡矢藤治疗模型组(B组)和鸡矢藤模型组(C组)。8周后荧光实时定量法检测TGF-β_1、Smad3和Smad7的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酶联免疫数据看,C组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B组差异显著(P0.05);B组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鸡矢藤治疗后,可以明显抑制TGF-β_1 mRNA的表达,C组与A组差异显著(t=2.245,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t=1.142,P0.01);采用鸡矢藤治疗后,可以明显抑制Smad3 mRNA的表达,C组与A组差异显著(t=2.149,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t=1.206,P0.01);采用鸡矢藤治疗后,可以提升Smad7 mRNA的表达,C组与A组差异显著(t=2.201,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t=1.007,P0.01)。鸡矢藤可以抑制TGF-β_1 mRNA和Smad3 mRNA的表达,促进Smad7 mRNA的表达。研究表明,在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中,存在Smad3 mRNA-(TGF-β_1 mRNA)-Smad7 mRNA的轴性作用通道。  相似文献   

11.
杨占军  张健  汤阳  温鲁 《食品科学》2010,31(11):252-254
目的:探讨蛹虫草对D- 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D- 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用蛹虫草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持续6 周后,通过避暗实验、穿梭箱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 < 0.05 或P < 0.01);与模型组相比,蛹虫草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程度地得到恢复(P < 0.05)。结论:蛹虫草可改善由D- 半乳糖所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2.
杨占军  张健  汤阳  温鲁 《食品科学》2010,31(19):339-341
目的:以衰老相关酶为指标,探讨蛹虫草对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D- 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用蛹虫草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持续6 周后,测定脑和肝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T-AOC、GSH-Px 活性降低,MAO 活性和MDA 含量升高(P < 0.05 或 P < 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蛹虫草组的T-AOC、GSH-Px 活性有不同程度地恢复,MAO 活性和MDA 含量降低(P < 0.05)。结论:蛹虫草可提高小鼠脑、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复方北冬虫夏草的提取工艺,并对其降血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复方北冬虫夏草,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链尿佐菌素诱导Wistar雄性大鼠为1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北冬虫夏草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12周后分别称定各组大鼠体重,检测血清胰岛素、血糖,肝脏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肾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复方北冬虫夏草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 g/mL,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提取温度为70℃,经三次平行试验验证平均提取率为53.1%,平均多糖得率为5.1%,平均总皂苷得率为1.3%;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北冬虫夏草各给药组均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相关指标,其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胰岛素水平和GSH-Px活力显著增加(P<0.05),SOD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而血糖值、肝脏MDA及肾脏TG、TC水平则极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肾损伤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优化了复方北冬虫夏草的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提取物对链尿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显著的降糖功效。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量蛹虫草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血糖小鼠模型验证低分子量蛹虫草多糖在体内的降血糖活性。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分子量蛹虫草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研究低分子量蛹虫草多糖对小鼠空腹血糖值、糖耐量、脏器指数、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影响。连续灌胃给药4周,与模型组相比,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呈升高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200 mg/kg)降糖效果最好,给药4周后空腹血糖降至13.7±2.4 mmol/L,结果表明,低分子量蛹虫草多糖显示出较好的降血糖效果,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且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善小鼠糖耐量异常,同时能有效减轻高血糖对肾脏和肝脏的损伤和缓解由糖代谢紊乱所引发的体重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