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胺鲜酯喷施龙眼果实3 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袋50 个),在(2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每天取样测定果皮O2-·产生速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果实对比,采前喷施胺鲜酯可提高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SOD、CAT、APX、GR等活性氧清除酶活力,延缓AsA和GSH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降低O2-·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结论:采前喷施胺鲜酯增强采后龙眼果实耐贮性与其能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巨峰’葡萄果实采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旺盛,导致其贮藏期缩短,商业价值降低。本研究使用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10、30、50、70 mg/L)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转色期葡萄进行喷施处理,探讨DA-6处理对采后‘巨峰’葡萄果实品质和ROS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与品质相关的生理指标,发现DA-6处理明显降低了葡萄果实质量损失,并延缓了葡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其中质量浓度50 mg/L DA-6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50 mg/L DA-6处理可明显提升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同时也能够抑制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下降,降低超阴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采前喷施DA-6维持了采后葡萄果实ROS清除系统的稳定性,将ROS代谢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减轻了氧化损伤,延缓了果实衰老,延长了‘巨峰’葡萄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研究1- 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甜瓜(Cucuis melo L.ssp.melo pang)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对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相关代谢的影响,在室温 (22~25℃)条件下,用1μL/L 1-MCP 处理早熟甜瓜“早黄蜜” 24h,贮藏于22℃,对果实中活性氧代谢的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超氧阴离子(O2 - ·)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MCP 处理抑制了甜瓜果实CAT 活性的下降,贮藏前期提高了SOD 活性,促进POD 活性迅速升高,并使其在第4 天达到峰值,贮藏过程高于对照果实。1-MCP 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中O2 - ·的产生速率,抑制MDA 的产生,延缓甜瓜果实采后衰老。  相似文献   

4.
汪开拓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1,32(8):291-295
研究热空气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以及热激蛋白合成的影响。以48℃热空气处理杨梅果实3h,随后于(1±1)℃贮藏12d,并每隔3d测定果实腐烂率,膜脂氧化指标脂氧合酶(LOX)活性,活性氧代谢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羟自由基( ·OH)生成量,并同时检测热激蛋白(HSP)合成水平。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显著延缓果实贮藏期间SOD、CAT和APX活性的下降,诱导HSP的合成,从而抑制O2- ·和 ·OH的积累和LOX活性的上升,减轻了过量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热空气处理延缓杨梅果实采后衰老并减少腐烂的机制与其平衡活性氧代谢和诱导热激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象牙"和"台农"芒果为试材,研究BTH处理对2个品种芒果果实中活性氧(O2.-和H2O2)及其抗氧化酶(SOD和CAT)的影响,以探讨BTH增强果实抗病性的机理。结果表明:整个贮藏过程中,经过BTH处理,2个品种芒果O2.-产生速率、H2O2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同时诱导了SOD和CAT活性的上升,但CAT在贮藏后期受到抑制。"台农"果实中O2.-产生速率、SOD和CAT活性约是"象牙"果实2倍,H2O2含量也高于"象牙"果实。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9):219-223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研究其对库尔勒香梨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对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探讨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衰老的影响。库尔勒香梨经1μL/L 1-MCP处理后,放置在室温(20±1)℃、80%85%RH的条件下,对果实中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代谢的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常温贮藏下,1μL/L 1-MCP处理能够延缓香梨果实CAT、POD活性的下降,保持SOD酶活性,降低O2-·产生和H2O2积累,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从而减少活性氧对细胞膜的破坏,延缓了香梨果实采后衰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外源H2O2对家蝇蛹内与抗性相关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H2O2诱导,测定家蝇蛹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以及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H2O2处理后蛹内CAT和AsA-POD的活性变化规律与处理前差别不大;POD活性在H2O2处理后12h内出现活性高峰,约为对照组的2.5倍,此后稍高于对照组,最后基本与对照组持平;PPO活性在处理后12h内与对照组相当,此后活性骤然升高,处理后24h达到对照组的2.13倍,然后变化速度减慢,但一直维持在对照组的1.3倍左右,48h后活性开始下降。结论H2O2对CAT和AsA-POD的活性影响较小,对POD和PPO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实验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 DA-6溶液各喷施龙眼果实1 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厚度为0.015 mm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组50 袋,每袋50 个),在(2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采前喷施DA-6可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降低果皮脂氧合酶、脂酶和磷脂酶D等膜脂降解酶活力,延缓果皮膜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的降解,保持较高的PC和PI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脂肪酸不饱和度,保持较低的磷脂酸含量,维持正常细胞膜区室化功能和结构。因此,采前喷施DA-6增强采后龙眼果实耐贮性与采前喷施DA-6能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源H2O2对家蝇蛹内与抗性相关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H2O2诱导,测定家蝇蛹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以及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H2O2处理后蛹内CAT和AsA-POD的活性变化规律与处理前差别不大;POD活性在H2O2处理后12h内出现活性高峰,约为对照组的2.5倍,此后稍高于对照组,最后基本与对照组持平;PPO活性在处理后12h内与对照组相当,此后活性骤然升高,处理后24h达到对照组的2.13倍,然后变化速度减慢,但一直维持在对照组的1.3倍左右,48h后活性开始下降。结论H2O2对CAT和AsA-POD的活性影响较小,对POD和PPO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冬枣抗病性,延长保鲜期,采用采前低聚壳聚糖喷施处理冬枣树,低温贮藏,分析研究了枣果实发病情况及抗病性。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明显降低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集中发病期推迟6d,提高了枣果实中总酚的含量,且显著增加了贮藏前期冬枣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了PPO、POD和PAL的活性,其中POD活性最高可达对照组的4.46倍,PAL活性最高可达对照组的3.19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北水晶梨为试材,研究了贮藏前期和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梨果实果肉的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及温度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前期SOD活性和CAT活性均要低于在20和5条件下贮藏七天的样品,而贮藏前期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则较大,并且在5条件下贮藏七天的样品其果肉SOD活性要高于在20条件下贮藏七天的样品,其果肉的CAT活性也要高于后者;相反地在5条件下贮藏七天的样品其O2产生速率则低于在20条件下贮藏七天的样品的O2产生速率,其H2O2含量也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采后100mg·L-1的苯丙噻重氮(ASM)溶液浸泡苹果果实10min,24h后损伤接种P.expansum,测定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病斑直径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ASM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病斑直径,并提高了果实过氧化氢(H2O2)含量,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果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由此表明,ASM处理通过抑制CAT活性促进果实前期H2O2的积累,从而启动果实体内其他防卫反应提高抗病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消除过量的H2O2对果实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以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采后不同浓度蛋氨酸处理对损伤接种桃果实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病斑扩展的影响,根据病斑直径的大小筛选出能够有效抑制桃果实青霉病的最佳浓度,并以最佳浓度处理桃果实分析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mol/L蛋氨酸对P.expansum的抑制效果最好,并且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桃果实中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H_2O_2含量。由此表明,采后蛋氨酸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桃果实体内活性氧代谢来提高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1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和0.2 mmol/L乙烯利处理对其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生理变化及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有效延缓果实软化、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升,明显抑制叶绿素降解、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缓O-2·产生速率、H2O2及丙二醛(MDA)的积累;乙烯利处理主要在前期促进果实软化和TA含量下降,促进叶绿素降解及乙烯生成,使呼吸高峰提前,对上述活性氧相关代谢有相反效果,但对TSS无显著影响。结论:1-MCP处理保持了采后苹果果实的常温贮藏品质,而乙烯利处理则相反,苹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活性氧的代谢与乙烯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外源一氧化氮熏蒸处理对番茄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合作903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rn)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O(20、50μL/L)气体熏蒸处理对番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和SOD、CAT、POD、H2O2、O2-.、MDA等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熏蒸处理能够抑制番茄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和内源乙烯释放,同时还能够保持番茄果实贮藏过程中SOD、CAT、POD保护酶的活性,抑制组织中的H2O2、O2-.含量的增加,并降低MDA的含量,从而增强番茄果实的抗氧化能力,防止膜脂过氧化,延缓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6.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苹果果皮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茉莉酸类物质(JAs)对采后苹果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分别用0.5和1.5 m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采后‘金冠’苹果果实,对其常温贮藏过程中果皮活性氧代谢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eJA处理均能促进果实软化及果皮叶绿素降解,提高果皮O2-·产生速率,促进果皮H2O2及丙二醛(MDA)积累,加快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果皮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同时抑制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苹果果皮活性氧代谢,促进了果皮活性氧积累,加速了果皮衰老,其中1.5 mmol/L MeJA处理对苹果果皮活性氧代谢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采前喷施壳聚糖、壳寡糖对红地球葡萄采后贮藏期果实品质及生理机制的影响,分别于采前30、20、10d对红地球葡萄果实进行500mg/L壳寡糖、500mg/L壳寡糖+1%乙酸、500mg/L壳聚糖+1%乙酸和清水对照处理。结果表明,采前喷施相同浓度的壳聚糖、壳寡糖均能显著降低葡萄贮藏期间的果实失重率、果柄抽干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降低,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能够保持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较高水平上,并且明显提高了葡萄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UN)防御酶活性,使果实提高了自身抗性,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8.
施硒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及3种活性氧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施硒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处理浓度,在樱桃番茄发育过程中分次冲施不同浓度硒肥,分析番茄果实采收时及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色泽、乙烯释放量、糖、酸、VC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收时2 mg/L硒处理的樱桃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98%、5.29%和11.32%,并在贮藏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含量;同时2 mg/L硒处理提高了采后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40.01~64.24 U/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6.94~186.39 U/g);并在乙烯释放高峰时期(21 d)抑制乙烯释放量至8.01 μL/kg·h,延缓了樱桃番茄果实的采后衰老。而3 mg/L硒处理在贮藏42 d时对果实的活性氧代谢酶表现出负面影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11.93%、23.09%和31.01%,不利于维持番茄果实的贮藏品质。2 mg/L为适宜的采前硒处理浓度,可以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19.
采前不同肥料处理对冬枣果实贮期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长期不同肥料处理对冬枣果实贮期各项品质变化的影响。处理在冬枣盛花期至幼果发育期进行,分别为氨基酸肥、稀土肥和矿物质肥,以常规管理为对照。冬枣样品在花后110d采集,分别在贮藏0~105d的6个时段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冬枣在贮藏当天,果实成熟度和总糖含量高于对照,其他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贮藏期间,各处理果实的转红、变软及腐烂等现象早于对照出现,氨基酸肥对提高冬枣果实贮藏期间总糖含量效果最显著,其次为矿物质肥和稀土肥,矿物质肥处理对提高冬枣果实贮藏期间VC含量效果最显著,各处理对冬枣总酸含量和果实硬度的影响不显著。采前肥料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冬枣的果实品质,但给果实的贮藏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厚皮甜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采后分别用100 mmol/L硫胺素、1.0 mmol/L核黄素(含0.05%的Tween-80)溶液浸泡处理10 min对常温贮藏甜瓜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胺素和核黄素处理均提高了果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增加了甜瓜果实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由此表明,采后适宜浓度的硫胺素、核黄素处理可诱导甜瓜采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有效维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