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调要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化工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目标,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了一年的综合改革与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较好的绩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制订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与推进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工作与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绩效与成果,为推进化工专业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校区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导向,就完善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强化与现有教学体系衔接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从而提高校区化工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本文以教育部试点专业为基础,按照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建立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课程优化整合、教学改革为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实施"卓越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乐平  王罗新 《广州化工》2015,43(3):220-221
为适应卓越工程师"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和人文社会素质高的高分子材料本科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针对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提出全方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培养计划制定、教学方法探索、专题报告以及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等几方面探究提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改革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为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素养的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专业应用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其在卓越化工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基于对国内外兄弟院校、用人企业和本专业毕业生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贯彻强化工程能力教育理念,对原有课程培养体系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建设多种仿真和真实工程环境的实训教学平台,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贯彻落实"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广州化工》2021,49(18)
化工制图与CAD是针对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偏工程性、实操性较强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笔者结合多年来对这门课的教学积累与反思,利用现代化工具及现代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及补充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与标准意识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争取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及完善与推广建立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新形势下化工设计课程面临的问题,将校企合作引入化工设计课程改革建设,有针对性地对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实际解决化工设计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扩大培养"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力。文章总结三届校企合作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工业课程进行改革研究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必须完成的一项至关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关键工作。文章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化学工程专业必修科目《工业催化》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以及考核方式,以期为化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催化理论和催化工程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构建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轻化工程(制浆造纸)专业为例,介绍了轻化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的背景、目的以及相关改革措施,经三年多的教育实践证明能满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轻工类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性质,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作者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方法改革优化了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热工基础与设备》是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下,采用校企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热工设备的工程设计能力,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热工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课程学习体系,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参与高校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为石化企业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化工型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从教学大纲改革、教材选定、课后习题的增加、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改革并进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化工类、食品类和材料类专业的通用型工具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依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平台、教学评价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此外,笔者还分别以仪器分析、分离提纯和化工生产中的典型案例为学习项目,具体地展示了本课程的改革措施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继续打造和强化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专业的石油化工特色,推进"企业深度参与的3+1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顺利通过化工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达成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和课程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依托第二课堂和教学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化工专业在课程模块的建立和整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采油工程"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术课程,所以在其发展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现代石油产业的发展来进行"采油工程"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在这样的课程建设中,要保证师资力量,改革课程体系,从而有效的培养出创新性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基础化学与化工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近几年来,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致力于基础化学与化工实验课程的改革,建立了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实验室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成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此基础上按照以实验技术为主线的原则,对基础化学与化工实验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更新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王贺云  贾鑫  刘宁  陈凯  吕银 《广东化工》2015,42(4):142-143
针对新疆地区化工人才的需求,文章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实施计划的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石河子大学与疆内相关化工企业深度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模式,相信该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和实现将会为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与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将实现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个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