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以太网技术已成为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发展趋势,而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设备硬件平台配置较低,难以引入实时操作系统及其TCP/IP协议栈。地址解析协议(ARP)是TCP/IP协议栈的基本协议。文中分析了ARP,研究其在低硬件配置平台上的实现方法,提出使用哈希表形式的ARP信息表,组织管理IP单播地址和对应的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映射,给出了哈希表的哈希函数和利用ARP监测网络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ARP在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太网技术已成为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发展趋势,而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设备硬件平台配置较低,难以引入实时操作系统及其TCP/IP协议栈。地址解析协议(ARP)是TCP/IP协议栈的基本协议。文中分析了ARP,研究其在低硬件配置平台上的实现方法,提出使用哈希表形式的ARP信息表,组织管理IP单播地址和对应的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的映射,给出了哈希表的哈希函数和利用ARP监测网络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以太网两种常见的通信技术应用模式:基于数据链路层的应用及基于IP层的TCP/UDP传输方式应用,比较了他们之间的差别,给出了各自的应用场合,并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业务进行了通信层面的业务分析,结合CBZ-8000A系统中IEC 60870-104及IEC 60870-103/TCP的通讯网络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具体说明,对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围绕IEC 61850的通讯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多媒体技术、基于TCP/IP的网络技术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实现变电站与主站之间的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文中阐述了新型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了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2个主要技术问题:摄像设备选择和信息远程传输。提出了采用多媒体RTU,以实现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增加多媒体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目前主站与基站之间采用的3种长距离RS232通信方式,以及在传送数据时存在的缺点及问题,提出了采用TCP/IP广域网实现主站与基站间通信的可行性。阐述了采用TCP/IP广域网实现主站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认为采用TCP/IP广域网实现用电管理系统主站与基站的通信是可行的。在实际应用时,应重点关注网络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江西铜业公司计算机广域网络采用的层次化设计。它根据公司业务的划分及需求,利用公司内部的微波通信网及有线电视网,结合光纤技术及路由器技术,采用TCP/IP网络协议,实现全公司内部高速广域网络的互接,并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江西铜业公司计算机广域网络建设的实践表明,该网络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公司原有资源,考虑了网络系统配置的性价比和可扩充性,满足了公司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志刚 《上海电力》2004,17(5):441-443
介绍了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目前主站与基站之间采用的3种长距离RS232通信方式.以及在传送数据时存在的缺点及问题.提出了采用TCP/IP广域网实现主站与基站间通信的可行性。阐述了采用TCP/IP广域网实现主站与基站之间通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认为采用TCP/IP广域网实现用电管理系统主站与基站的通信是可行的。在实际应用时,应重点关注网络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不同智能电子设备(IED)间的互操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并颁布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国际标准IEC61850。基于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通信网络将成为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的主流。本文以MPC555+Nucleus Plus构成的嵌入式系统为例,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以太网接口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和LwIP协议的移植。  相似文献   

9.
一种应用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符合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将以间隔层、过程层智能电子设备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连接到工业以太网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是一个关键.为了适应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并满足实际要求,对标准TCP/IP协议栈进行了裁剪与修改,设计了一种适合32位微处理器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新的协议栈不仅实现了标准TCP/IP协议栈的主要功能,占用资源少,而且为间隔层、过程层智能电子设备的网络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对TCP/IP的发展历史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利用TCP/IP网络协议实现各种电力数据的传送与共享。指出在传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基础上增加新的高级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维护效率,从而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进一步向IEC61850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11.
提出现有变电站通信业务的需求及传统电路交换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及其优势,设计利用软交换技术建设变电站一体化IP调度系统的方案。一体化IP调度系统改变原有程控交换的方式,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变电站的语音调度、视频调度、多媒体调度等业务通过一套调度系统实现一体化整合。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电路交换不能承载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问题,实现变电站多媒体数据业务通信,简化网络结构,节省人力和物力投资。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介绍了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功能要求以及工程设计考虑,并 给出了一种基于视频服务器的图像监控系统。视频服务器具有多种通信接口直接与前端监控 设备相连接,并通过现有的以太网,以TCP/IP和组播方式与监控主机相连,具有转发视频、 音频 和控制数据的功能,从而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网上计算机都可具有监 控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KVM over IP技术的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移动工程师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变电站监控系统软件维护工作不再局限在主控制室内,针对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软件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实际需要,提出利用键盘、显示器、鼠标的KVM over IP技术构建移动工程师站.KVM over IP技术从计算机键盘、显示器、鼠标的接口中获得模拟信号后,转换成数字信息包,并经过加密和压缩,在网络中利用TCP/IP连接进行传输,实现对计算机设备的远程控制.论述了移动工程师站的实现方法、设备接口、网络构建,给出了网络结构图,以及相应的安全机制(访问权限、数据加密、访问控制、信号仿真、网络隔离)等.  相似文献   

14.
无人值班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数字视频技术,针对陕西澄合电网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以太网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和2M组网技术,能全面、直观、及时地了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各类数据信息和砭备运行工况,快捷、准确地捕捉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图像和现场安全保卫情况,更高效地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变电站智能设备接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嵌入式Internet技术为基础,研究变电站内的智能电子设备(IED)如何实现嵌入式Internet接入.从而实现现场生产信息在广域范围内的共享。讨论了变电站IED嵌入式Internet的接入模式.详细阐述了实现IED嵌入式Internet接入的关键技术,提出采用“胖”客户机“瘦”服务器的系统体系结构满足硬件资源的限制。Web页面集成嵌入式Java Applet解决数据动态更新问题。裁剪TCP/IP协议并利用HTTP1.1协议持续连接和缓存控制特性解决实时性问题。最后.对变电站内的IED嵌入式Internet接入后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采取的安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流媒体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无需等待音/视频信息全部下载,可以随时连续传递和播放信息的传输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流媒体的基本技术原理及其压缩编码技术,最主要的几种网络传输协议和流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分析了传统视频告警系统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流媒体技术,由流媒体编码器、服务器和播放器的数字视频告警系统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通信的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数字视频技术,提出了一种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图像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以太网数据通信,采用TCP/IP协议和2M组网技术,能全面、直观、及时地了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各类数据信息和设备运行工况,快捷、准确地捕捉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图像和现场安全保卫情况,更高效地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一代多媒体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它充分考虑到通信业的发展趋势为“everything over IP”和目前IP数据网络的QoS得不到完全保证的现状,以法国OmniPCX 4400为开发平台,采用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CTI),可实现语音、图像和数据的综合传输,具有数字用户交换机的正常功能,并满足现代电力调度的各种通信功能需求。文中介绍了其系统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变电站自动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午桥  洪宪平 《中国电力》2002,35(12):57-59
回顾远动信息传输的发展过程,指出变电站自动化纳入数据通信网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论述TCP/IP协议转换器模式和应用层协议模式及其在已建站和新建站中的应用,指出网络通信将极大提高信息传输速率,从而满足EMS应用软件对实时数据的更高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远动信息一发多收和多级转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