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多重影响下,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多水源供水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建立了城市多水源供水优化模型,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针对不同气候和需水情景研究了海水淡化与外调水在城市供水系统的配置问题。结果显示,两种水源均能够提升需水临界点、提高供水可靠性,实现增强供水系统安全性的目标。正常气候条件下,两种水源对供水系统改善效果近似,考虑供水成本,应优先采用外调水水源;干旱气候条件下,稳定可靠的海水淡化水源优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外调水水源,但成本较高。增加供水水源、实施需求管理是保障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城市供水多水源的配置应综合考虑供水可靠性与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缺水型大城市多水源供水系统日益庞杂带来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调配管理问题,通过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城市多水源统一调配和管理的指导作用,从前期调配评估、调配系统构建、调度规程制定、调配方案编制四方面,探讨了缺水型大城市多水源调配管理技术体系,提出了城市水源-工程-单位-用户四层供水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城市供用耗排水量流转关系、水资源调配工程与管理体系、水资源日常调度规程、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将该技术体系应用于北京市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结果表明:北京市供水系统可划分为4类水源-11类供水工程-4大水管系统-5大用户的网络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可构建由36家机关单位组成的水资源三级调度管理体系,按照调度会商-决策-实施-调整为核心的调度流程,依据统筹用水管控、水源配置、水量调度原则编制的水量调配方案开展日常水量调度工作。研究成果可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推进水资源精细化调配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用水、节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供水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供水系统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由于城市用水量越来越大,对水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城市供水水源和设施还不适应客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不少城市供水能力不足,水源工程和供水管网能力不足,也有不少是当地水资源已经匮乏,相继发生水的危机,针对我国城市供用水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水源建设,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的政策、对策、措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使用,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呈不断加剧地变化趋势。干旱缺水已成为安徽省城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安徽省建制城市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现状和抗旱应急需水量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急水源工程规划布局和规划成果,并就局部城市仍可能产生缺水提出应急对策,为城市应急供水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思路。按福建省自然地理及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将全省分为山地区、丘陵区和沿海区。沿海区水资源缺乏,河床落差小,供水布局可采用客水水源和本地水源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山地区和丘陵区水资源充沛、河床落差大,供水布局可采用"多分区、多水源、多水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类相关因素,同时符合导则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单一水源城市缺少应急水源储备,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在实施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尚无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亟需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指标,指导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重点研究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东莞市作为单一水源城市,其常规水源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突发污染风险,需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分析确定东莞市极限最低应急需水量为65万m3/d,正常供水情况下备用水源规模至少应为1 059万m3;压缩水量供水情况下,应急调蓄设施规模至少应为195万m3.  相似文献   

7.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及工程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技术路线的核心是"因地制宜""适宜技术",主要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水质净化,确保水质;加强水质检验、监测.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应注意水源的选择,供水规模的确定以及供水系统与供水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针对习水县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抗御干旱能力弱,工程性缺水严重等问题。按照水文模拟法获取沙溪河流域水资源量,并以2012年为现状年,2030年为规划年,采用定额法对习水县供需水量进行预测和平衡分析,得到不同水平年的缺水量和缺水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供水能力不足是制约习水县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关键。通过修建供水水源工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加大城市污水资源化等,可以促使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好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天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00 m3,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2014年10月江水进京,南水北调划工程来水将成为北京新的主力水源。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北京水资源保障、城市供水设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多元外调水保障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重新认识水的价值,提出打通外部调水四大通道、增加水源储备空间、建设第二条输水环路、沟通五大水系河四大供水保障战略,从而构建起北京供水保障体系,形成多水源联合配置、互为补充、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长春市供水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春市存在工程性缺水、供水缺乏合理规划与统一调配、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凸显的问题。提出解决长春市供水问题的对策:设定供水调度原则;明晰不同年份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制定不同情况下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编制水资源应急调度预案,即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和建设新工程的应急供水对策,认为要建设“引松入长”与净水厂对接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地水井与管网配套工程、“三水厂引石”工程、“一水厂引新”工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历史年份的城市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对比分析,研究湖南省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关系,认为:湖南省虽属南方湿润地区,但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相当突出,供需类型将主要向水资源型或用水结构型转化。导致该类地区城市缺水的原因主要为水资源紧缺,供水设施能力不足,水源污染,水质恶化,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管理不善等。为此,今后必须制定合理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用水的浪费,有计划地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城市的用水结构,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方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旭  李敏  郑冬燕 《人民珠江》2013,34(Z1):34-37
珠江流域水质性、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存,根据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从分区布局、河道内外水量配置、跨流域水量配置、城乡水量配置、不同行业水量配置、供水水源配置及骨干水库水量调度等方面提出珠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最发达地区,社会总需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典型的沿海缺水城市,受水资源制约经济发展比较严重。文章主要研究了目前青岛市的水资源及供水现状,对存在本地水源不足,供水缺口较大、供水骨干水源薄弱、村镇污水收集及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此提出了构建多渠道城乡供水水源大格局、建设供水骨干水源、完善农田灌溉和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加大水生态治理力度等改进建议措施。文章在城市和农村供水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对保障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所需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姜立晖 《给水排水》2012,38(8):18-22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快速推进,哈尔滨市的城市用水需求与供水安全保障要求日趋提高,现有城市供水水源与供水设施系统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对不同规划时期的城市用水需求量进行合理预测基础上,通过对哈尔滨市各类可供利用城市供水水源从水量、水质、取用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与综合评价,提出了哈尔滨市未来一个时期的城市供水水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方案.同时,针对哈尔滨市的城市用水和水资源条件特点,提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长乐市的供水设施和水资源现状,对全市供水工程设施进行了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制定了优化水厂、管网布局和水源工程的规划建设方案。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用水量预测;提出“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联通,蓄淡避咸”的原水供水模式;提出了针对中水“分质分区”的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加剧、突发污染频发的形势下,如何有效评估水源系统风险,是保障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挑战。提出采用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综合策略对J市的供水系统的水源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旨在为供水系统的运行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通过评估计算,目前J市水源系统的风险等级为Ⅰ,风险为低;但水源系统中有的子指标风险等级为Ⅱ,应针对存在的风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供水工程水资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2002年,水利部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建立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是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1个重点建设的产业集聚区之一,该产业集聚区现有供水工程供水能力有限,产业集聚区供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制约着产业集聚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现状用水调查分析,在业主提出取水水源的基础上,对取水规模、取水水源及取水地点进行论证,分析本建设项目对取水和排水的利用情况和水环境影响,评价沁河供水保证程度和取水、排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对该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多水源供水格局下,为有效解决南水北调受水区消纳高价外调水,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构建基于精细化优化配置的工业多水源综合水价模型,将不同水源以相同的价格分配给用水户,并研究了供水系统中不同水源水量的变化对综合水价的影响,探索综合水价的变化规律.根据邹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对工业用水的多水源供水系统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19.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人口聚集、政治、经济发达的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很大.供水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城市对供水的需求是不间断的,但供水却往往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中断.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使城市始终有稳定、可靠的水源,供生活、生产使用,在建设城市供水设施时,同时考虑供水调节库的建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郑州市的生活用水将不再使用黄河水,长江水将成为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黄河水只能作为郑州的工业用水及生态用水。郑州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如何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和现有的供水设施,快速、高效地建设郑州生态城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利用邙山供水系统可以以最小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激活郑州所有水系,是建设郑州生态之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