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空气除湿、天然气除湿、烟气除湿和单体气除湿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各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提出膜法除湿和其它除湿方法耦合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2):494-497
综述了冷凝除湿、溶液除湿、膜除湿、旋流板除湿、加压除湿、联合除湿技术在湿烟气除湿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不同除湿技术工作原理的区别和优缺点,并提出加压除湿,联合除湿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5):1152-1155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空气除湿、天然气除湿、烟气除湿和单体气除湿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各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提出膜法除湿和其它除湿方法耦合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型除湿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除湿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但是,传统的除湿技术例如冷冻除湿,液体除湿等,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仍有-定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很多新型的除湿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些新型除湿技术,包括膜除湿、热泵除湿、HVAC除湿、热电冷凝除湿和电化学除湿等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装置等,并且指出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气体除湿在很多领域内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除湿方式的不足日益凸显,需要进行改善和革新。介绍了膜法除湿的类型,以及膜组件的类型和特点,总结了膜法除湿操作条件对除湿效率的影响,对国内膜法除湿技术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溶液除湿能力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秀伟  张小松  王庚  曹熔泉 《化工学报》2008,59(10):2442-2447
利用溶液除湿的制冷空调系统有着非常积极的节能意义,但与固体吸附除湿相比,溶液吸收除湿暴露了它除湿能力较差的缺点,这使它的应用普及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为了提高溶液除湿能力,本文介绍了从除湿器和除湿溶液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研究结果: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溶液除湿器表面进行了处理;利用混合溶液作为溶液除湿剂。本文利用电解质溶液理论对LiCl和CaCl2为代表的混合溶液进行了相关热物性的研究,并提出了选择理想溶液除湿剂及其合适配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的除湿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改进的除湿器不仅从增大除湿面积方面对溶液除湿能力强化有所贡献,还可能存在着吸附势叠加的功效;混合溶液的使用使得溶液除湿能力相对于使用单种溶液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固体除湿方式的热质交换过程分析及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壤  刘晓华  江亿 《化工学报》2013,64(6):1939-1947
介绍了固体除湿转轮、热泵型内冷固体除湿床以及与热泵结合的多级固体除湿装置3种固体除湿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的传热传质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模拟方法,对比了3种除湿装置的除湿效果。结果表明,热泵型内冷固体除湿床的传热传质过程最优,转轮的近似等焓的空气除湿过程最差,与热泵结合的多级固体除湿装置通过分级和内冷改进了转轮的近似等焓的空气处理过程。除湿转轮的再生温度一般在80℃以上,其他两种除湿装置的再生温度均在50℃以下;在达到相同送风含湿量时,除湿转轮的除湿与再生过程近似沿等焓线变化,送风温度很高;而其他两种除湿装置的送风温度比较低,COP能达到4以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在涂装热闪干工位有应用的除湿方式,包括直膨式热泵除湿、传统表冷器除湿、传统方法预除湿+转轮除湿以及直膨式热泵预除湿+转轮除湿。简述了各除湿方式的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比较了上述4种除湿方式的能耗。认为直膨式热泵除湿节能效果最优异,而转轮除湿将逐渐成为新建涂装项目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邵彬  殷勇高  张小松 《化工学报》2016,67(9):3566-3573
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平台上,分别以LiBr和LiCl水溶液作为除湿剂,实验研究了两种溶液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的除湿性能。以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作为比较基准,压缩空气出口含湿量和除湿量作为除湿性能的评价指标,对二者的除湿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基于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器传热传质模型,结合实验数据,研究了LiBr、LiCl溶液与压缩空气间的传质系数大小以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处理工况下,采用LiCl溶液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湿能得到更低的空气出口含湿量和更高的除湿量,LiCl溶液除湿过程的传质系数也高于LiBr溶液,即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LiCl溶液具有更优的除湿能力和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10.
燃煤电厂湿烟气的除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后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溶液除湿工艺是水分回收技术之一。通过绝热型管式降膜除湿试验台,采用价格低廉的CaCl2溶液为除湿剂,探究了湿烟气状态下溶液浓度、溶液温度、传质面积及进口温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到了CaCl2溶液除湿过程的传质系数,溶液除湿效率远高于清水冷凝除湿,为烟气除湿工艺的选择和性能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除湿时间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除湿时间对聚氨酯灌注工艺以及单向织物垂直纤维方向拉伸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湿时间的延长,灌注时间逐渐缩短,除湿3 h以上发泡现象消失;随着除湿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提高,孔隙率明显下降。断面形貌结果表明:未除湿得到的复合材料纤维间存在较多的孔隙,树脂基体呈颗粒状填充,断口出现树脂基体脱落现象;随着除湿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填充严实,树脂与纤维的结合明显改善,断口出现纤维界面的脱离。  相似文献   

12.
Conventional drying,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and combined conventional-dehumidification drying of wood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is the least but its drying time is the longes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ombined drying is more than that in th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but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drying, and the drying time is half of that in th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ed conventional and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are discussed from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Conventional drying,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and combined conventional-dehumidification drying of wood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is the least but its drying time is the longes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ombined drying is more than that in th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but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drying, and the drying time is half of that in the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ed conventional and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are discussed from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基于溶液除湿热质传递过程中所遵循的质量平衡、能量平衡模型,以超声雾化溶液除湿系统(UADS)为例,探讨了在不同空气处理温度、湿度下,系统运行压力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运行压力的升高,UADS系统的除湿性能显著改善。特别是在所处理空气入口温度较高时,提升系统运行压力对除湿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当所处理空气的含湿量较大时,提高运行压力对系统除湿速率的增幅明显,而对除湿效率的改善作用减弱。此外,当除湿系统在较高压力下运行时,其除湿效率受所处理空气入口温湿度变化而产生的波动减小,系统性能稳定性显著改善。所得结果可对溶液除湿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彭冬根  徐少华 《化工学报》2020,71(4):1554-1561
介绍了一种基于蒸发冷却的外冷型溶液除湿装置设计原理及实验样机结构。分别以LiCl和CaCl2溶液为除湿剂,以除湿率和除湿空气出口温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LiCl和CaCl2在蒸发冷却条件下的除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有实验条件下,浓度为0.35的LiCl溶液与浓度为0.45的CaCl2溶液除湿性能相似,其除湿率与对应空气出口温度均高于浓度为0.35的CaCl2溶液;浓度为0.35的LiCl溶液比浓度为0.35的CaCl2溶液的除湿率要约提高73%,并且空气流量越大其绝对提高值越大。另外,蒸发冷却空气流量增加除使除湿率增加外还会降低空气出口温度,约1.4℃;改变喷淋水温度对CaCl2溶液除湿性能的影响比对LiCl溶液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该种外冷型溶液除湿器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可回收船舶余热将其作为转轮再生热源并改善舱室内空气品质,有望实现低能耗高效除湿。为此,建立了一种新型循环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定量研究了变工况条件下系统的除湿特性,获得了不同循环分流系数(45%~85%)、处理空气温度(28~40℃)、处理空气相对湿度(50%~85%)、再生空气温度(130~160℃)对系统除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相比常规海水直接冷凝除湿方式可有效提高除湿率;在相同循环分流系数下,系统的除湿率随着处理空气温湿度以及再生空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系统的除湿率存在最优值,其对应的最佳循环分流系数为50%~75%,该系数随着处理空气温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再生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对除湿机膨胀阀开度和蒸发温度对除湿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膨胀阀开度和蒸发温度影响除湿效率,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可以提高除湿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