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同期装置大都采用外部切换箱实现外部电压切换,现场布线比较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包含同期电压切换功能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实现方法。通过直接控制对象切换继电器电源的方法实现了同期电压切换;装置采用了双CPU、双AD结构,包含了CPU内部的CPLD闭锁、双机报文监视闭锁、同期出口继电器的串联闭锁以及外部同期闭锁继电器多级闭锁,能够可靠地完成电压切换及同期;在对外接口等方面创新地引入了液晶式同步表、同期电压录波及查看功能,支持双以太网及多种通信规约,能够满足各种现场应用的需求。在同期算法中采用了非线性预测和线性插值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同期合闸角小于1°,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大巴车用继电器电压从DC 440 V提高到DC 750 V的应用特点,设计了一种车用高压直流继电器。以单片机为核心、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为执行元件,实现了主触头与辅助触头、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等电位切换。进行了动态转换过程和时序分析,测试了样机功能、通断、寿命。结果表明,高压直流继电器可以实现无电弧切换,避免或减少触头烧损,符合设计要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曾智锋  郭开禄  赵希斌 《江西电力》2012,36(2):26-28,52
实现保护装置所需交流电压的具有双电源切换作用的装置,就是现在继电保护广泛应用的交流电压切换装置,此种装置中大多采用了双线圈磁保持继电器作为电压切换的主要元器件,虽然这种继电器已经获得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但在实际运行和设备检修改造过程中,却发现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继电器不能正常复位,而造成两条母线电压始终并列的异常现象。通过对此类异常情况的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采用此种类型继电器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并从多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的建议,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关于双母线电压切换功能微机化的设计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0 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广泛使用双母线接线方式;电压切换功能保证了各种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二次电压回路随同主接线一同切换;传统中间继电器构成的电压切换功能经常出现由于辅助触点异常或接线错误引起继电器线圈烧毁、PT反充电等问题,引起110 kV输电线路保护失去电压.110 kV输电线路的双母线电压切换功能与线路保护功能通常一体化配置,提出了一种微机化电压切换功能的设计方案,彻底解决了传统电压切换功能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10 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广泛使用双母线接线方式;电压切换功能保证了各种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二次电压回路随同主接线一同切换;传统中间继电器构成的电压切换功能经常出现由于辅助触点异常或接线错误引起继电器线圈烧毁、PT反充电等问题,引起110 kV输电线路保护失去电压。110 kV输电线路的双母线电压切换功能与线路保护功能通常一体化配置,提出了一种微机化电压切换功能的设计方案,彻底解决了传统电压切换功能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WBKQ-01型微机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的原理及其主要功能特点,并与采用工作电源的辅助接点经低电压继电器、延时继电器启动的备用电源自投回路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微机备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光MOS继电器是一种新型的固体继电器。讨论了应用光MOS继电器的开关特性,实现高压电源输出极性的快速切换,从而设计可靠的双极性小功率高压电源。介绍了光MOS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为高压开关应用的选型原则,讨论了光MOS继电器用于高压极性切换开关的两种实现方法,给出了在单逆变电路架构中应用光MOS继电器实现双极性高压输出的完善的应用电路。最后应用光MOS继电器、SG3525控制器等元件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离子迁移谱仪器的双极性高压电源。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量二次设备均由单电源供电,失电事件频发。为提高二次设备供电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变电二次设备双电源切换装置,通过继电器互锁原理实现双电源切换,统一母版设计同时满足交直流切换,同时整合电压监测、远方遥控、故障闭锁和主回路闭锁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产的数字卫星接收机都具有0/12V、22kHz和DiSEqC切换功能,通过不同切换开关的组合,用户可以毫不费力地实现多星接收。但由于数字机、切换开关和高频头等方面的原因,实际使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其实,在这些切换开关的使用中是有一定技巧的。1.中频信号损耗加大主要表现在用22kHz开关与其他开关组合进行多星接收时,刚开始安装时收视效果尚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接收个别信号偏弱的台出现停顿“、马赛克”现象,拆除切换开关,直接把电缆与接收机连接,收视情况正常。这是因为22kHz开关多采用继电器作为切换元件,频繁的动作会使继电器…  相似文献   

10.
对小浪底水电厂励磁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失磁和过压现象,结合励磁系统可控硅整流桥的切换控制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切换过程中继电器等元件动作不可靠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励磁系统双桥单向切换运行中存在设备利用率不高和系统可靠性降低的不足,提出了双向切换的改进思路和对策,并对故障复位条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依靠其触点自动切换被控制部分的电路。继电器能否可靠地工作,主要就表现在其触点能否可靠地闭合或断开。 触点接触可靠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触点静态接触电阻的大小。因此,在继电器生产厂制造继电器过程中,静态触点电阻是一种主要的电性能指标。目前生产线上测试静态触点电阻,几乎都是在较大的开路电压(大于1伏),较大的闭路电流(大于0.1A)的测试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王仁志  高华 《华东电力》2003,31(5):58-59
分析了铜陵电厂 3号机组因给粉机总电源故障引起 MFT的原因 ,电源切换过程中 ,因继电器瞬间失电自保持触点返回引起变频器启动指定断开 ,给粉机停止工作 ,导致 MFT动作。经修改变频器控制回路和电源切换回路及 BMS控制逻辑 ,保证了电源切换过程正常。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固体继电器(HSSR)(见图1和图2)——一种输入和输出绝缘的继电器,这种继电器采用机电和电子装置组合,用固体输出来完成切换功能。不应当把这种继电器同厚膜混合式装置混淆起来。许多混合式团体继电器由舌簧继电器输入和双向可控硅输出组成。  相似文献   

14.
新产品介绍     
冷星 《机电元件》1992,12(2):56-57
一、D4小型继电器 德国西门子公司最近推出的D4小型继电器具有4组切换功能和极紧凑的结构尺寸。该继电器在所占底板面积和成本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这种中性、单稳态、DIP封装的轻负载继电器特别适用于现代通信系统。由于其4组转换和300mW的低功耗,它还可在测量、控制工程和工艺过程控制中作为低成本、高灵敏的切换装置。该继电器采用全自动化生产,并具有紧密封闭的塑料罩,可靠性极高。标称电压为5V、12V、24V和48V。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在合并单元内通过逻辑判别机制控制母线电压并列与切换的方法。电压并列与切换是单母分段或双母线接线变电站中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基于常规变电站中电压并列与切换的模拟逻辑电路,给出了一种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通过判别相关刀闸的位置状态控制电压并列与切换,并在故障时发送告警信息的方案。该方案根除了常规变电站中硬件并列或切换装置由于继电器辅助接点接触不良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避免了利用微机保护完成软并列或切换时对保护硬件资源的占用,实现了系统功能构架的模块化。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ARM的合并单元样机,在FPGA中通过预先设定的逻辑判别机制实现二次电压的并列与切换,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在合并单元内通过逻辑判别机制控制母线电压并列与切换的方法.电压并列与切换是单母分段或双母线接线变电站中保证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基于常规变电站中电压并列与切换的模拟逻辑电路,给出了一种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通过判别相关刀闸的位置状态控制电压并列与切换,并在故障时发送告警信息的方案.该方案根除了常规变电站中硬件并列或切换装置由于继电器辅助接点接触不良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避免了利用微机保护完成软并列或切换时对保护硬件资源的占用,实现了系统功能构架的模块化.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ARM的合并单元样机,在FPGA中通过预先设定的逻辑判别机制实现二次电压的并列与切换,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航天继电器尖峰电压试验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继电器被广泛用于电子系统中执行系统配电、信号切换等功能,其控制端须能承受电源系统上耦合的尖峰电压干扰。为了对航天继电器进行尖峰电压敏感度试验,本文利用高速开关器件IGBT和高频电感、电容,设计了一种基于二阶振荡环节的尖峰电压发生器,并采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法分别进行了振荡环节的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同时设计了航天继电器时间参数监测电路,实现了受试航天继电器敏感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尖峰电压试验系统能产生符合GJB 1513规定的尖峰电压,满足了航天继电器尖峰电压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子时间继电器是大家熟知的机床控制器件。其延时后的转换功能常被用于不同的目的。然而,对于延时继电器复位时的同步切换功能却重视不足。本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两个功能的组合解决了发动机水泵试验台装卡的程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厂用电切换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就国电怀安热电有限公司厂用电带负荷切换实验中切换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即快切装置合备用进线的继电器出现故障,更换了装置中含有合备用断路器继电器的电路板后,避免了厂用电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厂用电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功能和电动机控制中心双电源的自动切换,通常采用继电器组合或微机装置实现。介绍了利用DCS的控制逻辑技术成功实现低压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和电动机控制中心双路电源自动切换的具体方法,从而节省了设备购置费用,扩大了DCS在电气方面的应用。本方法已通过电厂的实际运行检验,确认能够满足电厂生产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