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声通  黄祖昌 《四川冶金》1997,19(4):11-13,22
本文论述了炉渣碱度、渣中(Cr2O3)含量、加Ti前的温度及Ti-Fe粒度等对VOD精炼1Cr18Ni9Ti钢Ti的收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肖红 《首钢科技》1995,(1):49-52
本文论述了电渣重熔冶炼1Cr18Ni9Ti专用TiO2渣系的试制过程。国内外虽有含TiO2定型电渣牌号,适用于电渣重熔含有钛的合金使用,但对于钢丝厂生产1Cr18Ni9Ti标准中含钛的范围不适用,并且加入25%TiO2使渣系成本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热力学的角度论述了VOD精炼0Cr18Ni10Ti工艺中对铬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使川投长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钢厂炼钢分厂VOD精炼不锈钢0Cr18Ni10Ti铬的回收率达到97.8 ̄98.4%。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00Cr12Ti铁素体不锈钢的试制结果,分析了生产工艺对00Cr12Ti铁素体不锈钢的影响,并将太钢产00Cr12Ti与国外产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添加剂对Cr2O3—Al系SHS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添加CrO3-Al、Fe2O3-Al+MgO及Ti-C的Cr2O3-Al系的燃烧特性。实验发现,添加CrO3-Al、Fe2O3-Al+MgO时,自蔓燃反应易于引发;体系中混入Ti-C添加剂对反应引发不利,但在用纯Ti-C作引火剂情况下可以引发。随着CrO3-Al添加量的增加,燃烧温度升高,但添加量大于20%时,燃烧温度反而下降。燃烧温度随Fe2O3-Al+MgO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Ti-C添加量的增大对燃烧温度影响不大。燃烧速度随以上添加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复合软质过渡层对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强体与基体间增加复合软质过渡层Y2O3-Cr等的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其界面有Ti3Al、Ti2Al、Ti2Cu及β相产生,界面结合完整。复合界面的弯曲强度达709MPa,较涂覆单一Y2O3的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提高26%,弯曲挠度提高较小。增加复合软质过渡层有利于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  相似文献   

7.
何贵玉  张太贤 《稀有金属》1996,20(5):348-352
研究了复合软质过渡层对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强体与基体间增加复合软质过渡层Y2O3-Cr等的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其界面有Ti3Al、Ti2Al、Ti2Cu及β相产生,界面结合完整。复合界面的弯曲强度达709MPa,较涂覆单一Y2O3的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提高26%,弯曲挠度提高较小。增加复合软质过渡层有利于钛纤维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钛纤维强化Ti-48Al-2Cr-2Nb合金复合材料性能与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钛纤维表面蒸镀一层厚约2.5μm的Y2O3涂层,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钛纤维强化Ti-48Al-2Cr-2Nb钛铝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钛纤维强化Ti-48Al-2Cr-2Nb合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较基体Ti-48Al-2Cr-2Nb合金提高了15%,但弯曲挠度和弹性模量变化不大。靠近界面基体组织出现片层化倾向,纤维损耗严重,其界面反应厚度约20μm。  相似文献   

9.
1Cr18Ni9Ti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与Ti,C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PR电化学试验、草酸侵蚀试验及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的抗敏化态晶间腐蚀性能与钢中Ti,C比的关系,以确定此钢适宜的钛含量。所用试样均为固溶处理(1030℃×10min、水冷)后经敏化处理(650℃×2h,空冷)。试验结果表明,为防止在试验条件下产生敏化态晶间腐蚀,1Cr18Ni9Ti不锈钢最低钛含量需满足Ti/C≥5.5或Ti/(C-0.02)≥8。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应对钢中钛含量上限值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Cu-Ti-Sn-Cr合金熔炼和铸造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适合的工艺参数,为获得优质的Cu-Ti-Sn-Cr合金锭提供了工艺保证。  相似文献   

11.
应用渣—气平衡技术测定了CaO—SiO2 —TiOx 熔渣中钛的氧化还原行为。经测定 ,Ti3+与Ti4 +间的比值和TiO1 5与TiO2 的活度系数比都是氧分压、温度及熔渣成分的函数。试验是在氧分压为 1 0 1× 10 - 10 ~1 0 1× 10 - 5kPa的CO—CO2 —Ar气氛中、15 10~ 16 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 ;渣的碱度 (CaOSiO2 比值 )在 0 5 5~ 1 35之间 ;渣中TiO2 的质量分数为 7%~ 5 0 % ;试验结果表明 :CaO—SiO2 —TiOx 渣系中 (TiOx含量在 5 0 %以下的范围内 ) ,Ti3+Ti4 +的比值随氧分压的降…  相似文献   

12.
硫含量较低时,900℃加热后晶界只存在片状TiC(和Ti(CN));硫含量较高时,晶界还存在片状Ti2SC;1100加热时,晶界Ti2SC片较大、较厚。实验钢中的Ti2SC存在关睛种与以前的研究不尽相同的沉淀机制,在900℃加热时及其后的冷却过程中和650℃加热时,点阵中的Ti、S和C向晶界偏聚,Ti2SC以片状和粒状沿晶界沉淀。敏化处理时,硫含量较高的钢中,偏聚到晶界的硫原子可能抑制晶界Cr23  相似文献   

13.
Cu—C—Ti系和Cu—CuO—Al系合金粉末的机构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Cu-C3.3%-Ti13.3%和Cu-CuO2.5%-Al1.1%二合金粉末分别进行机械合金化,结果发现,经20h球磨后,C的衍射峰已经消失,Ti,Al,CuO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60h球磨后,二合金粉末都形成了Cu基过饱和固溶体;100h球磨后,部分Ti,C,Al,O溶质元素脱溶析出,并反应生成TiC和Al2O3。  相似文献   

14.
1Cr18Ni9Ti冷轧薄板是我厂主要盈利产品之一,其产量也大,从执行技术条件GB3280-84以来,1Cr18Ni9Ti板材硬度合格率较低,使之成为我厂几年来重点技术攻关课题,为了提高冷轧板硬度的合格率之能达到国际一般标准水平要求,本文探讨了影响1Cr18Ni9Ti硬度的工艺因素,发现造成冷轧薄板硬度偏高主要原因,一是成品固溶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合理,二是冷轧成品平整最偏大所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提  相似文献   

15.
真空感应炉冶炼的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1Cr21Ni5Ti在浇注过程中,中间包内的钢液的流动性较差,钢液散流严重,使浇注无法顺利进行,为此我们从原材料、冶炼的真空度,中间包的材质及烘烤温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使1Cr21Ni5Ti的真空冶炼浇注质量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铬锰氮不锈钢在5%H2SO4水砂介质中的腐蚀磨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锰氮不锈钢在5%H2SO4水砂介质中腐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造铬锰氮不锈钢较1Cr18Ni9Ti(18-8)和0Cr1812Mo2Ti(Mo2Ti)钢具有更佳的抗腐蚀磨损性能。本文对腐蚀磨损过程中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作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腐蚀磨损条件下材料流失的判据。  相似文献   

17.
杨淑菊  张翠绒 《山西冶金》2000,(1):19-21,37
介绍不锈管坯钢0Cr18Ni12Mo2Ti的冶炼和加工工艺并作了分析探讨。检验分析了该钢的化学成份,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等,结果表明,太钢生产的不锈管坯钢0Cr18Ni12Mo2Ti完全能够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说明现行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Ti—Al—O—Cl四元系热力学平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晋林  朱玉峰 《化工冶金》1993,14(4):305-310
在向TiCl4中加入一定的AlCl3以后,氯化法钛白工业中的氧化过程就变成了由Ti-Al-O-Cl四元系的热化学过程,应用SOLGASMIX和H-S-C计算化学软件对该四元系不同工艺条件下热化学平衡组分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四元系中,元素Ti,Al的氧化特性与体系的条件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即当体系的温度,TiCl4中AlCl3的数量,以及配氧系数变化时,Ti和Al的氧化特性同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Al3Ti基合金中加入Nb元素取代部分Ti元素而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双相结构。发现,这种材料与Fe、Cr、Mn等元素多元合金化的Al3Ti基金属间化合物的金相组织有很大差别,且其强度更高,塑性极差,断口分析表明为穿晶解理型。  相似文献   

20.
提高1Cr18Ni9Ti不锈管晶间腐蚀能力攻关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儒生 《四川冶金》1995,17(2):50-54,69
该文论述1Cr18Ni9Ti不锈管晶间文化教育蚀能力攻关试验用料,试验方法,方案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