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Bootloader负责硬件的初始化、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等工作,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开发中,由于所需开发板的MCU及各项配置不尽相同,所以并没有一个通用的Bootloader可以直接使用.U-Boot是一个开源的Bootloader.本文通过针对在自制开发板上的U-Boot移植分析,阐述了一种开发应用Boodoader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Bootloader设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市场上Cortex-A8处理器所提供的Bootloader功能较少,且大多不开放源码。本文结合U-Boot源码包和S5PV210的硬件平台特性,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高效稳定的Bootloader,最后成功移植到Cortex-A8硬件平台上。测试结果表明,该Bootloader为后期系统移植及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大部分必要的功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一般没有通用的Bootloader.而U-Boot是一款功能强大的Bootloader软件,它可以支持很多架构的CPU,但是U-Boot相对的也会比较复杂.通过对U-Boot的目录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的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飞利浦LPC2210微控制的硬件架构特点,对U.Boot进行移植.对移植成功的U-Boot代码进行测试分析表明,该移植是成功的,能够为使用LPC2000系列CPU进行嵌入式系统开放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它使得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联系起来,对嵌入式系统的后继软件开发十分重要.介绍了B00tloader的特点及其在DM6446平台上的引导方式,分析了U-Boot的运行机制,给出了U-Boot在DM6446平台上的移植步骤和关键技术,修改和调试了U-Boot,最...  相似文献   

5.
基于MIPS的Au1500 NC板上的启动程序U-Boot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涛  刘有源 《微机发展》2006,16(8):94-96
U-Boo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的、嵌入式系统启动软件(Bootloader),移植U-Boot相比自己重新开发一套启动程序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且后期的维护也更为方便。文中介绍了U-Boot在Au1500 NC板上的移植方法,涉及对U-Boot的架构及与MIPS体系结构相关代码的分析,Flash驱动程序的添加和以太网驱动程序的修改。通过移植,最后成功实现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引导,从而为后期的进一步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6.
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Linux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启动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开发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内核映像执行前完成相关的底层硬件的初始化工作,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等重要工作,然后为内核提供引导参数,启动内核.U-Boot软件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Bootloader,本文详细的分析了U-Boot软件针对LPC2210处理器的移植方法、移植过程及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通信干扰系统中,为了分析干扰效果,通常需要对被干扰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由于文中所涉及的采集系统使用了 Linux 操作系统,因此需要用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将操作系统加载到采集系统的程序存储器,使系统投入运行.文中主要研究了该信号采集系统的 Bootloader(U-Boot)的移植过程,针对采集系统所使用的硬件修改了 U-Boot 代码的文件,给出了 U-Boot 在移植过程中的详细步骤和修改要点,并对 U-Boot 启动后的采集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移植的 U-Boot 程序可以正确引导 Linux 操作系统,并且能够提供操作系统所需参数,解决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的操作系统无法加载的问题.文中的工作不仅为 FPGA 器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文中所述的移植过程为相关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分析U-Boot的基础上,对Mini6410开发板上的u-boot-2011.06移植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结合当前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了U-Boot的开机logo,这对于其它嵌入式Bootloader的移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通信干扰系统中,为了分析干扰效果,通常需要对被干扰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由于文中所涉及的采集系统使用了Linux操作系统,因此需要用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将操作系统加载到采集系统的程序存储器,使系统投入运行。文中主要研究了该信号采集系统的Bootloader(U-Boot)的移植过程,针对采集系统所使用的硬件修改了U-Boot代码的文件,给出了U-Boot在移植过程中的详细步骤和修改要点,并对U-Boot启动后的采集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移植的U-Boot程序可以正确引导Linux操作系统,并且能够提供操作系统所需参数,解决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的操作系统无法加载的问题。文中的工作不仅为FPGA器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文中所述的移植过程为相关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它使得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联系起来,对嵌入式系统的后继软件开发十分重要。介绍了当前嵌入式开发中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引导装载程序U-Boot的特点、移植的过程,并且实现了包括下载内核、yaffs文件系统和启动Linux的功能,利用相应的命令下载内核、yaffs文件系统和启动Linux,证实了所移植的U-Boot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它使得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联系起来,对嵌入式系统的后继软件开发十分重要。为此,介绍了当前嵌入式开发中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引导加载程序U-Boot的目录结构、启动流程及其移植的思路和引导内核的方法;给出了移植Uboot-2010-06到ARM微处理器S3C2440上所需操作环境的搭建,具体代码的修改,具体参数的设置,以及所需的操作命令等要点。最后将编译生成的U-Boot.bin文件下载到ARM微处理器S3C2440上,测试显示,U-Boot可以达到设计的功能要求并能够稳定运行,而且通过对其进行正确的配置可以引导内核。  相似文献   

12.
嵌入式Bootloader机制的分析与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亚刚 《计算机工程》2010,36(6):267-269
由于嵌入式系统的专用性和多样性,嵌入式启动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移植工作繁琐复杂。为了减少Bootloader移植工作的盲目性,加速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以U-Boot-1.1.1为例,对嵌入式Bootloader进行分析,结合HHPPC852T嵌入式开发板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嵌入式系统上移植Bootloader的一般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3.
Bootloader是启动嵌入式系统的第一步.本文在分析U-Boot的启动流程和源码结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U-Boot在AT91RM9200上的移植过程,并添加了菜单式功能,对U-Boot进行了扩展.其实现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以MPC8315E搭建开发平台,介绍Freescale的32位微处理器MPC8315的特点及硬件平台结构,并给出U-Boot、内核以及文件系统的物理映射结构。Nand Flash比Nor Flash容量大,将U-Boot在Nand Flash中启动能够使Bootloader、内核以及文件系统都存储在Nand Flash中,从而从硬件上省略Nor Flash。本文重点阐述U-Boot在Nand Flash上的裁剪和移植过程,通过对U-Boot中硬件复位字的配置以及与Nand启动相关程序的分析与修改,最终实现U-Boot在Nand Flash上的移植。通过修改Makefile对软件实现选择性编译,并给出Linux下交叉编译链接的过程,对如何生成可执行文件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引导装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操作系统的作用。u-boot是一种功能比较强大的引导装载程序,本文介绍了利用u-boot构建LPC2210系统引导程序的详细过程。文中首先分析了u-boot的启动流程和系统地址空间的安排,然后详细阐明了移植过程和代码的具体修改情况。  相似文献   

16.
Bootloader是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枢纽,负责初始化硬件和引导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内核。U-Boot是当前比较流行,功能强大而且成熟的Bootloader,可以支持多种体系结构。介绍了U-Boot的结构、功能以及启动工作机理。针对基于ARM 7TDM I内核的S3C 44B0X的开发硬件平台,对U-Boot进行了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