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在弹丸在飞行过程中质量衰减(如底排增程弹和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对其主要结构特征数的变化影响,建立了一种与四自由度修正质点弹道或六自由度刚体弹道的弹道计算模型相配套的计算模型,经算例验证该模型计算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以6自由度弹道方程为换算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复合增程弹火箭助推段弹道的数据,换算出了火箭发动机在飞行中的推力~时间曲线.拟合结果可直接用于复合增程弹弹道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
文中结合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弹道特性和火箭增程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计算了火箭工作特征参量(火箭点火时间、火箭增速)、弹丸初始参量(发射角、质量、初速)等因素的变化对复合增程弹射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所揭示的规律性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工程研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弹道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质点弹道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并应用约束变尺度法求解,编制了优化设计了计算程序。同时,以130复合增程弹为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在飞行过程中结构特征参量变化对外弹道性能的影响,在结构特征参量不变化和非连续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基础上,根据复合增程装置的工作特点,结合底排药剂和火箭药剂的质量损耗形式,建立了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以某型弹为例,通过对3种弹道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结构特征参量变化对弹丸速度、射程以及飞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与不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相比,陀螺稳定因子大8%左右,动态稳定综合因子在增程装置工作结束时刻大16.83%,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将底部排气技术和火箭助推技术同时应用到同一弹丸上 ,是许多国家致力探索的一种使弹丸打得更远的新途径。本文针对三种总体结构布局形式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 ,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底排装置、火箭装置的工作特性 ,详细讨论了复合增程弹底排—火箭工作时序选择对弹道特性的影响以及实现理论上最佳弹道的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7.
将底部排气技术和火箭助推技术同时应用到同一弹丸上,是许多国家致力探索的一种使弹丸打得更远的途径。本文针对三种总体结构布局形式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底排装置、火箭装置的工作特性,详细讨论了复合增程弹底排一火箭工作时序行选择对弹道特性的影响以及实现理论上最佳弹道的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8.
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再增程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部排气装置与火箭助推发动机复合增程是目前炮弹增程技术中一项有效的技术,它综合了底排减阻与火箭增程技术的优点,使炮弹远程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通过论述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原理,分析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结构形式及各自特点、影响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射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某型号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改进方案,通过相关静态实验和靶场射击试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赵铁  武晓松 《弹道学报》2006,18(2):57-59,63
对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在尾部约束条件下分别用分布质量模型和3D实体单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2种模型的固有频率.计算表明,除了前2阶频率以外,2种模型计算的结果出现了较大误差.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可以为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底排质量流率最佳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典型结果,同时该算法还可同步给出对火箭发动机的冲量要求,本算法和结果将有助于155mm口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底排-火箭工作时序参数的正交计算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进行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工作时序参数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揭示了每个参数对射程计算的影响趋势,为进一步确定底排-火箭工作时序参数值的最佳匹配组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某海炮复合增程弹在系统试验中出现发射出炮口后底排破碎掉药、工作异常现象,导致射程偏近,通过对底排药、发射装药系统、底排装置、底排火箭结构匹配等层层系列排查、对比分析,找到了导致复合增程弹底排药异常工作的影响因素,改进后通过高低常温大样本量发射考核,异常现象消除,彻底解决了底排药发射后异常工作的故障,提高了复合增程弹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认识国内外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串联结构方式中底排的结构,对底排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和不同结构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底排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可为复合底排在串联式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底排一火箭复合增程弹火箭空中点火延时机构延期时间的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发挥火箭增程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固体粒子”效应理论,建立了点火延期管动态燃速数学模型,导出了点火延期管动态延时时间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底排一火箭复合增程火箭空中点火延期管的安装位置及其形态对其延期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某底部排气弹大量实弹射击数据和解算其底排内弹道的基础上,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的经验回归方法拟合出该弹底阻减小率经验公式,作为研究设计同口径复合增程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固体火箭发动机高速旋转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栋  余陵  武晓松 《弹道学报》2004,16(4):87-91
高速旋转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处于高速旋转环境中的增程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预估方法是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关键技术之一.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速旋转效应,结果表明,高速旋转将大大加快双基推进剂的燃速,不仅使推力的数值成倍增加,而且推力-时间曲线的变化规律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某底排弹底排装置工作期间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均相流理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建立了底排装置一维非定常内弹道模型。采用底排内弹道和修正质点外弹道耦合计算的方法对某155mm底排弹底排装置工作期间的内部流场和外弹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底排装置内压力、温度、密度和速度沿燃气通道轴向分布情况及喷口处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底排装置内的最高温度约为1944K,最大速度约65m.s-1;计算的底排工作时间为24s,增程率约为30%,与实际射击试验平均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底排-火箭复合增程榴弹,进行了助推火箭发动机喷管设计。依据喷管的工作条件进行了喷管型面设计、喷管热防护设计,分析了喷喉比对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喉尺寸固定且在喷口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喷口直径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经射击试验证明文中所述对增程弹火箭助推发动机喷管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串联式底排火箭复合增程的推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区技术,从二维轴对称Euler方程出发,应用有限体积TVD格式,数值模拟了火箭喷管出口截面处于底排装置空腔中不同位置时的燃气流场,并进行了推力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底排装置空腔中的流动特性很复杂,存在涡系结构,底排出口截面上的密度、排气速度和压力是影响推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推力损失随喷管出口截面在底排装置空腔中不同位置时的变化规律,为串联式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向敏  张为华  王中伟 《兵工学报》2008,29(6):651-656
简述了冲压增程炮弹增程原理,建立了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外弹道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155 mm增程弹弹道曲线。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射程随部分设计变量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增程弹总体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