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强  胡红  陈鹃 《测井技术》2003,27(3):254-257
利用倾角测井资料结合测井构造解释新技术,对含油区块构造形态及相互关系进行重新认识,为勘探开发下一步部署提供准确的依据。本布图油田地层相对平缓,构造倾角变化不大,采用长相关对比与自适应窗长人机交互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在本布图油田9口井的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单井解释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区构造进行精细解释。利用测井资料的高分辨率特性研究了本布图油田东断鼻的构造形态以及断层和Y2井含油区块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勘探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经多年的努力,胜利油田已逐步建成包括生产动态、地震、非地震、录井、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综合研究、储量数据等高度共享并兼顾油田生产、科研、管理、决策等要求的勘探数据库。围绕勘探数据库的建设,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勘探各层面的应用软件:勘探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岩性数据和测井曲线成图及应用软件、勘探信息在Intranet上的应用、勘探效果分析系统、地震资料库应用软件系统、勘探EIS综合查询及应用系统等。其目的是实现勘探信息的科学管理,把科研和管理人员从繁重的资料收集和手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勘探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系统已在油田的生产和科研中初步发挥了作用,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全面介绍了胜利油田勘探数据库建设、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测井精细解释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精细解释是当前测井界讨论的中心议题。本文从适应油田勘探,开发需要和测井技术发展趋势出发,讨论了“三个层次”测井解释及单井测井精细解释的模式,并概要叙述有关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回顾测井系列及其参数解释的变化历史,深入剖析了物性参数、电性参数、物性划分标准、电性划分标准的演变历程,揭示了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变化。通过建立和完善了油田静态数据库,使测井技术的发展带动测井解释水平的提高,也为电性标准的研制落后于测井系列的变化提出新的要求,使单井解释向多资料综合化、集成化的区域性解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效果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储层孔隙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储层含油饱和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水淹层。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经研究分析表明,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且从宏观沉积特征看,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储层物性在水淹前后变化量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单井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或通过一些特殊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识别水淹层,并依据对子井测井曲线特征研究、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沉积微相划分及多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对解释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找到水淹层电性特征与含油饱和度及沉积特征的关系,达到准确解释水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软件所承担的滚动勘探开发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选为1996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新技术双十佳”优秀成果,并将在各油田推广应用。1996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推广局的主持下,将江汉油田的处理软件与中原油田SGB地震地质解释系统进一步完善,并集成到JZ-RED系统中,成为集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测井二次解释、储层预测为一体的滚动勘探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后JZ-RED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7.
英东油田为勘探开发一体化油田,其油藏为一纵向叠置的多断块复杂背斜构造油气藏,构造解释的准确性对于油田的勘探、开发尤其重要。利用成像测井、倾角测井准确识别断层破碎带,提供较为准确的断点位置。平面上从单井到多井对比,从点到面与地震结合寻找断层规律,最终通过多轮次井震结合分析明确了断层组合方式,确定油田的构造形态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交叉偶极阵列声波测井在海拉尔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交叉偶极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研究了测井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海拉尔油田的油气储层评价中,提高了该地区的测井解释符合率,解决了有效裂缝和CO2气体识别等疑难问题,为海拉尔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油气勘探正转向更老、更深地层的沉积岩、非沉积岩及复杂岩性的岩层,裂缝是形成硬地层油气高产的主导因素,裂缝性储层将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常规测井解释没有考虑到裂缝的存在,使得测井解释结论往往偏低。针对砂岩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这一难题,通过对大港油田马东东构造的研究,利用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确定出一套利用常规测井、5700测井等资料准确地评价砂泥岩裂缝性储层,为油田的增储上产及油气层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志高 《测井技术》2004,28(5):378-380
采用测井标准数据格式(WIS)、中石化勘探数据库标准和Forward.NET平台框架,利用Visual Studio.NET工具研发一套基于XML Web Services技术的测井信息网络可视化系统.在确保用户安全权限可授予的基础上,用Log-Explorer专用浏览器和IE通用浏览器工具,引入模板驱动技术,研究完成了远程测井、油藏、地质等数据的提交、管理、下载等功能模块,实现油田资料的远程可视化,达到油田勘探开发对井筒信息网络可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