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了同时获得实装对抗的高可信度和数学仿真大样本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激光导引头实物对抗数据的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技术,分析了该种实验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根据目标漫反射特性和直射式激光干扰设备特点,建立了激光导引头处目标漫反射激光能量密度模型和激光导引头处直射式激光干扰设备激光能量密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激光导引头处目标漫反射激光能量密度误差分布规律和激光导引头处直射式激光干扰设备激光能量密度误差分布规律。最后利用实际试验过程,计算了该种实验方法下激光导引头接收到的目标漫反射激光能量密度和直射式激光干扰设备激光能量密度的误差,证明了该实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激光陶瓷———固体激光工作物质探索的新热点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颂豪 《激光与红外》2005,35(6):385-390
简要评述了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作为固体激光工作物质,已显示出较目前常用的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具有潜在优势。接着分别介绍了激光陶瓷的种类、激光离子、光谱与激光特性和激光陶瓷的制备方法。最后指出,Nd:YAC激光陶瓷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取代Nd:YAC激光晶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汽缸表面处理的新发展——激光珩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朝阳  张永康 《激光技术》2003,27(1):58-61,67
介绍了激光在发动机汽缸表面处理中的3个发展阶段:大斑点慢扫描螺旋式激光淬火、小斑点快扫描网纹式激光淬火和激光珩磨,在比较中揭示了激光珩磨的优点。并对激光珩磨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光束特性、加工原理、加工工艺等方面对YAG激光和准分子激光在激光珩磨中的使用作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庞继伟  王超  蔡玉奎 《激光技术》2021,45(4):417-428
玻璃材料因其优良、独特的理化性能在半导体、微流控芯片、微机电系统、光通讯及光存储等新兴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加工方法,可以对玻璃材料表面或其内部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微加工,在玻璃材料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归纳了激光刻蚀、激光打孔、激光焊接及激光制备功能结构4种典型的激光加工玻璃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关键问题,指出了玻璃材料激光加工的最新研究进展、工艺水平及应用现状,其中激光刻蚀包括了激光直写刻蚀、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刻蚀与激光背部湿法刻蚀; 激光打孔包括了远红外CO2激光打孔、超快激光打孔及改进的打孔方法;激光焊接玻璃工艺包括远红外CO2激光焊接、纳秒激光焊接、超快激光焊接,以及激光制备表面和内部3维功能结构。同时总结了4类激光加工玻璃工艺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激光加工玻璃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染料激光器以其激光光谱覆盖范围广、激光波长连续可调节、可以实现窄激光脉宽和窄激光线宽运转等特点在激光光谱学、激光受控化学反应、激光大气传播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高输出功率的染料激光,通常将染料激光振荡器输出的激光注入到染料激光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本文对我们自己研制的双侧横向抽运方式的染料激光放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获得了染料激光输出功率34 W,抽运激光功率提取效率37%的结果.文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讨论了染料溶液浓度、染料激光波长、注入染料激光功率及抽运激光功率对染料激光放大器输出激光功率以及抽运激光功率提取效率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曲线.(OC36)  相似文献   

6.
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加工对象尺寸与加工精度的不同,将激光加工分为大型件激光加工、精密激光加工与激光微细加工与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三大类。重点介绍了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并与传统精密加工方法进行了比较。综述了激光精密加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脉冲激光沉积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分别介绍了超快脉冲激光沉积法、双光束脉冲激光沉积法、脉冲激光气相沉积法、脉冲激光液相沉积法、脉冲激光诱导晶化法、直流放电辅助脉冲激光沉积法、脉冲激光分子束外延法的原理及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无机发光薄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光机电信息》2005,(11):39-40
韩国科学家最近在世界上首先开发成功了1.7W蓝色激光技术,这为制造高亮度、大屏幕显示器奠定了基础。蓝色激光是继红色激光、绿色激光之后的第3种激光。1993年,日本科学家Kamura Xiuji首先开发成功蓝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激光技术。蓝色激光可能成为新一代激光显示器的光源,但与红色激光和绿色激光不同,蓝色激光存在着难以在常温下发出高功率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浅析激光对抗的“攻”与“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激光对抗的两个方面,即“攻“与“防“。在进攻部分中介绍了几种激光进攻手段,如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雷达及激光武器等,说明现代战场上的激光威胁和进行激光对抗的必要性;在防御部分中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各种激光对抗措施以及防护方法,如激光告警、激光干扰、激光反干扰及简单防护措施。最后对激光对抗的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激光对抗的技术途径出发,重点叙述了激光报警、激光主动干扰、激光防护等激光对抗措施的研究进展,并对激光对抗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张俊  张为国 《激光技术》2023,47(1):25-31
为了比较分析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剥离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时AlN上GaN的热传导效果, 采用了改进的实时紫外光吸收和热传导的激光剥离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的方法, 取得了在不同的激光波长、激光脉冲宽度、激光能量密度下的紫外波段光辐照时和停止辐照后GaN材料热场分布等数据, 并获得了适合micro-LED器件剥离的所用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的阈值条件。结果表明, 激光脉宽、激光波长、激光能量密度是实现激光剥离工艺的关键因素; 较适合的激光波长为209 nm~365 nm的紫外波段; 皮秒激光的剥离效果优于纳米激光, 且激光的脉冲宽度越短, 激光的波长越短, 剥离所需激光脉冲阈值能量也越低, 则对LED芯片区域的热影响也越小。该研究可为开发新型激光剥离设备和相关工艺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了地基激光和天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系统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更适合优先发展地基激光清除系统。对比分析了连续激光与脉冲激光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脉冲激光在空间碎片清除系统中更具优势。讨论了波长、重复频率、光束质量等因素对空间碎片清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远红外激光和近红外激光各具优缺点,空间碎片清除对重复频率的要求较低,对光束质量的要求较高。对于地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系统中激光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激光对抗技术与装备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各种激光对抗技术及其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并从激光侦察反激光侦察,激光干扰,激光干扰等几个技术领域,介绍了激光对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是突破单路光纤激光功率极限和实现更高输出功率的有效技术方案,是传统高功率激光系统走向激光相控阵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重要基础。介绍了高功率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系统结构,并指出了主要研究对象和关键技术;介绍和分析了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光纤激光相干合成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评述了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作为固体激光工作物质,已显示出较目前常用的激 光晶体和激光玻璃具有潜在优势。接着分别介绍了激光陶瓷的种类、激光离子、光谱与激光特性和激光陶瓷的制备方法。最后指出, Nd∶YAG激光陶瓷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取代Nd∶YAG激光晶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现状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迫切需求。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卫星激光通信的系统.并详细分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卫星激光通信性能的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外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提出了我国大力发展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TEA—CO_2激光器,研究了半导体原料 SiCl_4中杂质 PCl_3的激光解离。考察了不同激光诱发技术——红外多光子解离和激光诱发介电击穿,对激光提纯的有效性;研究了激光化学反应规律;探索了激光提纯与络合吸收法联合使用的可能性影响激光纯化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飞秒激光细胞操作与手术系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介绍了激光镊子和激光微手术刀的工作原量,评价了激光镊子和激光微手术结合构成的激光细胞操作与手术系统构成的激光细胞操作与手术系统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及飞秒激光细胞操作手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各种激光对抗技术及其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并从激光侦察,反激光侦察,激光干扰,激光干扰等几个技术领域,介绍了激光对抗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激光对人眼的危害和防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叙述了激光对人眼的危害作用,阐明了激光防护的重要性。列出了激光防护镜的标准。介绍了如何选择激光防护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