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为系统全面地了解生物基醛鞣剂(BAT)的鞣制特性,本文以小分子生物基醛鞣剂(S-BAT)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用于浸酸牛皮鞣制,系统考察了鞣剂用量、预渗透时间、提碱结合时间提碱固定pH和温度等鞣制工艺条件对S-BAT鞣制白湿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S-BAT鞣制白湿革的收缩温度可以达到80℃以上,纤维分散程度良好且粒面平细。鞣制工艺条件对S-BAT鞣制白湿革白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鞣剂用量和提碱结合时间的影响最大。因此,当采用S-BAT作为无铬鞣剂时,为了兼顾鞣制白湿革的收缩温度和白度,其用量适宜控制在2%~4%,提碱结合时间不超过4 h。  相似文献   

2.
(五)醛鞣剂 醛鞣剂可以作为鞣剂进行鞣革,也可以作为复鞣剂。目前,在制革生产中.它主要作为复鞣剂应用。醛鞣剂可以与胶原纤维产生醛-氨交联或曼尼希反应.使胶原的湿热稳定性提高。醛鞣剂的复鞣效果主要表现在:可使坯革纤维的交联键增加;可使成革的弹性增加;可以赋予成革以一定的耐汗性以及耐干洗等性能。但对成革的丰满性、填充性等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非铬金属鞣剂、硅鞣剂、醛鞣剂、植物鞣剂等白湿革鞣制技术的鞣制机理及鞣制特性,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白湿革鞣剂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庆巴图 《四川皮革》1999,21(1):14-16
用脲环鞣剂进行初鞣及复鞣,用量在0.6-2%,鞣制用1%Cr2O3时,可使Tg达95℃,革坯腹部丰满,鞣制时间缩短。脲环鞣剂还能够作为中和剂、制造白色革。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非铬金属鞣剂、硅鞣剂、醛鞣剂、植物鞣剂等白湿革鞣制技术的鞣制机理及鞣制特性,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白湿革鞣剂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乙烯基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斌  马建中 《西部皮革》2004,26(6):38-4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乙烯基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在皮革鞣制上的应用,优选了最佳鞣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基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荆用于皮革鞣制的最佳工艺为:复合鞣剂用量6%,鞣制起始pH值4.0,鞣制结束pH值5.0,鞣制时间8小时。革样再用0.5%铬鞣剂(以Cr2O3计)复鞣可使坯革的收缩温度达到95.5℃,而且鞣液吸尽率高,坯革丰满,增厚明显,透水汽性能提高,该鞣剂作为一种新型清洁鞣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华林  刘白玲  罗荣 《西部皮革》2006,28(12):23-25
一种新型国产脂肪醛鞣剂AAT,分别用于猪正面服装革、水牛沙发革的复鞣、与栲胶联合鞣制猪皮服装革。实验表明,其性能在各个方面与进口脂肪醛相当。ATT用于复鞣能赋予皮革柔软、丰满的手感和弹性,所得皮革粒面细致;用于无铬少铬鞣制作软面革时,能提高皮革的稳定性和收缩温度,减少铬盐用量。脂肪醛AAT已经具备了高端皮化产品应有的特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BA栲胶与ZE鞣剂结合鞣制绵羊服装革,探讨了鞣剂用量、结合鞣加料顺序及鞣制温度等因素对成革Ts的影响。结果表明,15%BA栲胶鞣制,温度50℃;6%ZE鞣剂复鞣,温度40℃,所得坯革收缩温度大于95℃,抗张强度、伸长率及撕裂强度等鞣革性能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9.
用脲环鞣剂进行初鞣及复鞣,用量在0.6—2%,鞣制用1%Cr_2O_3时,可使Ts达95℃,革坯腹部丰满,鞣制时间缩短,脲环鞣剂还能够作为中和剂,制造白色革。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铬粉在制革过程中吸收率不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渐渐地,含铬鞣剂出现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来减少铬粉的使用。本文对双酚S,苯酚进行缩合和磺甲基化,合成的磺甲基化型芳砜鞣剂(BDS鞣剂)与铬粉络合复配成含铬合成鞣剂(BDC鞣剂)。通过将BDC鞣剂与铬粉分别对比应用于主鞣和复鞣工序中,探索其鞣革性能。结果表明:BDC鞣剂主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85.8℃,具有一定的鞣性。在Cr_2O_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BDC鞣剂鞣后废液Cr_2O_3含量明显低于铬粉鞣制后的废液Cr_2O_3含量,有利于实行清洁化生产;BDC鞣剂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优于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11.
含铬鞣剂QUIMITAN ABC应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比QUIMITAN ABC、铬粉及含铬鞣剂在主鞣和复鞣中的鞣制性能,测定坯革相应物性.结果表明: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坯革的收缩温度为101.4 ℃,且其坯革物理力学性能高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的坯革;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废液Cr2O3含量(0.4142 g/L)明显低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废液Cr2O3含量(1.9481 g/L),用QUIMITAN ABC主鞣有益于清洁化生产;在Cr2O3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用QUIMITAN ABC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好于含铬鞣剂及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12.
<正>产品与服务:皮革水厂化料、皮革涂饰产品、毛革产品、PVC添加剂、水处理产品及解决方案准备工序:酶制剂防霉杀菌剂浸灰及脱灰剂膨胀剂回湿剂脱脂剂浸酸及鞣制工序:浸酸助剂铬鞣剂铝鞣剂醛鞣剂植物鞣剂提碱剂其它新型白湿皮鞣剂中和及复鞣工序:中和剂代替型合成鞣剂醛鞣剂聚合物树脂复鞣剂两性树脂复鞣剂双聚氰胺三聚氰胺白丹宁分散丹宁栲胶加脂工序:汽车革专用加脂剂磺酰化加脂剂天然合成加脂剂防水及防油加脂剂  相似文献   

13.
新型无铬鞣剂Tanfor T的活性成分是铝硅化合物与特种有机酸的缩合体。本文采用山羊浸酸皮研究该鞣剂的鞣制方法,结果表明Tanfor T具有良好的鞣制性能。优化鞣制条件是:鞣制初始p H值为2.5~3.5,鞣剂用量为5%(以酸皮质量增量100%计),在常温下鞣制3 h,提碱至p H为5.0左右,补加100%热水,温度控制在35~40℃转动5 h。鞣制后山羊白湿革的Ts为70~75℃,坯革色泽浅淡,手感良好。该成革的物理力学强度可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基于锆-铝-钛配合鞣剂的黄牛鞋面革鞣制工艺,以白湿革收缩温度和鞣制废液COD作为评价项目,综合考察了鞣制初始pH值,鞣制时间,鞣剂用量三者之间的最佳组合方案,得到了最佳鞣制工艺,即鞣制初始pH值为2.3~2.5,鞣制过夜,鞣剂用量为28%,制成的白湿革收缩温度为83.5℃,鞣制废液COD为2850 m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拓展生物基醛鞣剂(BAT)在皮革制造中的应用范围,以铬鞣革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常用丙烯酸树脂复鞣剂(AR)和荆树皮栲胶(TUN)配合使用,并与戊二醛(GTA)在相同复鞣体系下的复鞣性能进行对比,系统考察了BAT在铬鞣革复鞣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BAT与AR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与TUN则不能同时加入.相较于GTA,单...  相似文献   

16.
将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用于少铬鞣制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铬铝结合鞣制、鞣剂的用量及鞣革工艺条件进行系统考察。从坯革的收缩温度、废鞣液铬含量和坯革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铬铝结合鞣的影响。结果表明:HET的用量对废鞣液铬含量影响效果明显;采用最佳铬铝结合鞣工艺可节约铬鞣剂44%,废鞣液中铬含量在500mg/L以下。鞣制的革坯柔软丰满,经复鞣加脂后,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满足鞋面革要求;成革中六价铬小于3.0mg/kg。  相似文献   

17.
以TWS鞣制的坯革纤维为实验对象,用铬粉和TWLZ分别进行复鞣处理,首先借助于Zeta电位测定仪和热重分析方法,系统实验探究了两种复鞣方法对TWS鞣革纤维的等电点(pI)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吸附实验法,研究两种复鞣剂处理对TWS鞣革纤维吸附荆树皮栲胶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铬复鞣后坯革纤维等电点上升1.1,T...  相似文献   

18.
以新型绿色无铬鞣剂锆-铝-钛鞣制后的黄牛白湿革为原材料,采用ATO(坚木栲胶),FS(荆树皮栲胶),ME(改性荆树皮栲胶)和KPS(改性栗木栲胶)等四种植物鞣剂设计两步法正交复鞣试验,并以复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增厚率、物理机械性能和感官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先用ATO 10%和FS 3%,再用ME 7%和KPS 5%,最后用锆-铝-钛鞣剂2%,复鞣后所得坯革的增厚率为50.5%,收缩温度为(92.8±0.3)℃,力学性能和感官性能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DMT-ⅡB无铬多金属配合鞣剂分别对1#有机鞣剂和2#有机鞣剂所鞣得的水牛二层坯革进行复鞣,即进行无机/有机无铬结合鞣,并进行湿态染整操作。试验工艺获得的水牛二层沙发革检测后发现,DMT-ⅡB配合鞣剂复鞣1#有机鞣剂鞣坯革制得的革收缩温度达到89.1℃,复鞣2#有机鞣剂鞣坯革制得的革收缩温度达到86.3℃,再经过湿态整理和干整理后收缩温度分别达到92.5℃和86.4℃,革身丰满柔软,撕裂强度和抗张强度较好。综合比较分析表明,DMT-ⅡB配合鞣剂与1#有机鞣剂结合鞣制得的成革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铬鞣制、铝-锆鞣剂(TWLZ)鞣制、两性有机鞣剂(TWS)鞣制和戊二醛(Glu)鞣制对皮革轻飘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鞣制方法得到的坯革的轻飘感呈现:铬鞣坯革>TWS鞣坯革>Glu鞣坯革>TWLZ鞣坯革。坯革质量和表观密度是导致其轻飘感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坯革质量主要受其鞣剂和染整材料含量的影响。尽管铬鞣坯革质量较大,但其最低的表观密度(0.61 g/cm3)使其表现出“松软和轻盈”的感官特性,轻飘感最佳。TWLZ鞣坯革质量最大且表观密度最高(0.80 g/cm3),使其表现出“紧致和厚重”的感官特性,轻飘感最差。Glu和TWS鞣坯革质量最小且表观密度(0.70~0.72 g/cm3)相对较低,使得坯革的轻飘感间于Cr和TWLZ鞣坯革之间。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客观评价坯革轻飘感的方法,并对“轻量化”皮革的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