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当归根茎中的有效化学成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反相高效制备 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当归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 据鉴定为senkyunolide H(Ⅰ),senkyunolide I(Ⅱ),Z-6-羟基-7-甲氧基-藁本内酯(Ⅲ),Z-藁本内酯 (Ⅳ),E-6,7-反式-二羟基藁本内酯(Ⅴ),阿魏酸(Ⅵ),falcarindiol(Ⅶ),其中化合物Ⅲ为一新的苯酞 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荩草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为了寻找其活性成分,丰富荩草中化合物的类型,对荩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用80%乙醇提取荩草地上部分,所得浸膏加水稀释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浸膏采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熔点,溶解性,颜色反应等理化性质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氢(1)与碳(13)核磁共振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135,杂核多键相关和杂核单键相关等波谱数据确定了分离所得物质的结构.从荩草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3,5,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去氢紫堇碱(2)、△5,22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正十四烷(4)、正十五烷(5)、正十八烷(6)、正十九烷(7)、正二十二烷(8)、正二十四烷(9)、二十五烷(10).这10个化合物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玉米须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玉米须中提取、分离黄酮类成分.方法:通过溶剂法提取醇溶性成分,柱层析法得到黄酮类化合物,光谱法(MS,1H-NMR,13C-NMR,DEPT-NMR和HMQ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6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Ⅴ和化合物Ⅵ经鉴定分别为7,4′-二羟基-5-甲氧基黄酮-2″-O-α-L-鼠李糖基-6-C-岩藻糖苷和6,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4.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果实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5种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芒果苷(1)、芫花素(2)、南荛素(3)、芫花素5-O-β-D-樱草糖苷(4)、芫花素5-O-β-D-葡萄糖苷(5),化合物(1),(3)~(5)为首次从白木香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分别对苦碟子地上部分和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地上部分中得到2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从根部中得到2种酚酸类化合物。经^1HNMR、^13C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8-(3'-甲氧基,4’-羟基)-二苯基-2,6-二羟基-双四氢呋喃木质索(1),(+)-丁香树脂酚(2),咖啡酸(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对海洋真菌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MNP12010101的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 学研究,采用硅胶,Sephedax LH-20,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经过各种 光谱方法鉴定,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其活性也属首次报道,化 合物Ⅰ,Ⅱ,Ⅳ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在进行活性测定时发现,化合物Ⅰ和Ⅲ有较好的细胞 毒性;化合物Ⅲ具有较强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Ⅰ,Ⅲ,Ⅴ,Ⅵ表现出较高的DPPH清除率.  相似文献   

7.
山楂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山楂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出6种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1)槲皮素,(2)β-谷甾醇,(3)胡萝卜素,(4)芦丁,(5)熊果酸,(6)琥珀酸。其中,从该种山楂果中首次分离出琥珀酸。  相似文献   

8.
利用(-)-氯乙酸薄荷酯(1)和(-)-氯乙酸冰片酯(2)与对-甲氧基苯甲醛(3)进行不对称Darzens反应,制得(-)-3-(4-甲氧基苯基)-环氧乙烷-2-羧酸薄荷酯(4)和(-)-3-(4-甲氧基苯基)-环氧乙烷-2-羧酸冰片酯(5),并利用^1H-NMR谱确定了它们顺反构型,推测了分离得到的cis-4a和cis-4b中手性碳(C2,C3)的绝对构型,将trans-4和trans-5与邻  相似文献   

9.
香兰素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对甲酚、溴和过氧化氢等主要原料,经过溴化、甲氧基化和氧化反应合成香兰素的工艺。0.6mol溴和1.0mol过氧化氢在10℃,4h内滴加到1.5mol对甲酚和150mL甲醇的混合物中,得到180g2-溴对甲酚(Ⅰ);(Ⅰ)与甲醇钠在145℃和1.0-1.2MPa条件下反应2.5h生成124g2-甲氧基甲酚(Ⅱ);(Ⅱ)在乙酸钴存在下,用空气氧化得到44g香兰素,总收率为70%。  相似文献   

10.
从雷公藤中分离纯化获得6个三萜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雷公三萜酸A(Ⅰ),雷公藤三萜酸B(Ⅱ),22β-羟基-3-氧代-12-齐墩果烯-29-羟酸(Ⅲ),雷公藤醇(Ⅳ),直楔草酸(Ⅴ),雷公藤三萜酸C(Ⅵ),其中22β-羟基-3-氧代-12-齐墩果烯-29-羟酸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四种新的芳基乙酸多溴代芳酯:苯乙酸-2′,3′,4′,5′,6′-五溴苯酯、双(苯乙酸)-2′,3′,4′,5′,6′-四溴-1′,4′-苯二酯、双(苯乙酸)四溴双酚A二酯和双(2-萘乙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元素分析、IR和′HNMR测定对其结构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12.
首次报导了:①5-(2-甲硫基-4-甲基-5-嘧啶基)-2.4-戊二炔-1-醇-4-N,N-二甲氨基偶氮苯-4’-磺酸酯(PDABS-1);②5-(2-甲硫基-4-甲基-5-嘧啶基)-2.4-成二炔-1-醇-偶氮苯-4-磺酸酯(HDABS-1);③2.4-已二炔-1-醇-6-醇-4-二甲氨基偶氮苯-4’-磺酸酯(PDABS-2);④2,4-已二炔-1-醇-6-醇-偶氮苯-4-磺酸酯(HDABS-2)四种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已由IR(KBr),1H-NMR(CD3CO’TMS).MS、元素分析所证实.制成其中两种化合物的极化聚合取向膜并测试了其非线性光学系数X(3),d33,βμ值.  相似文献   

13.
以硫脲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初始原料,经环合等多步反应合成4,6-二甲氧基-甲砜基嘧啶,间硝基邻甲基苯胺经重氮化得到重氮产物间硝基邻甲基苯酚.4,6-二甲氧基-甲砜基嘧啶和间硝基邻甲基苯酚反应得到2-(苄基-6-硝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再经溴化反应得到2-(苄基溴-6-硝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其与六个取代基苯胺反应,分别得到六个2-(4,’6’-二甲氧基)嘧啶氧基-6-硝基-N-芳基苄胺衍生物,产物经质谱和核磁氢谱检测确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 3(3’-氯苯基 ) - 4 -氨基 - 5-巯基 - 1 ,2 ,4-三唑 ( a)和 3(3’-吡啶基 ) - 4 -氨基 - 5-巯基 - 1 ,2 ,4-三唑 (Ib)在 POCl3存在下 ,分别和己二酸反应 ,制得了两种含双稠杂环的化合物 ;1 ,4-二 [6- (3-氯苯基 )均三唑并 [3,4- b]- 1 ,3,4-噻二唑 - 3-基 ]正丁烷( a)和 1 ,4- (6- 3-吡啶基 )均三唑并 [3,4- b]- 1 ,3,4-噻二唑 - 3-基正丁烷 ( b) ,并利用EA,IR,1H NMR等确认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一株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27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细胞松弛素D(1)、麦角甾醇(2)、过氧化麦角甾醇(3)、2-hexylidene-3-meth-ylsuccinic acid(4)、邻苯二甲酸二正丁基酯(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寻的导弹天线罩折射误差产生的原因,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天线罩折射误差的完全补偿方法,推导出了补偿条件及补偿信号的形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方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Researcheshaveconfirmedthatonlyblueandredcomponentsofsunlightcanbeefficientlyabsorbedbychlorophyllmolecules[14 ] .Thereforealargeportionofsolarenergy ,particularlytheultravioletandgreencomponentsofsunlightcannotbeuseddirectlybygreenplants .A possiblewaytoincreasetheproduc tivityofgreenplantsistoconvertultravioletorgreencomponentofsunlightintoblueorredlight ,which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withtheincreaseofworld population .Thereisevidencethatthegreenhousemadeoftheplastic…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土田七的化学成分,本文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土田七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土田七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己烷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tigmastern(1)、2-hydroxy-1,2-bis[5-(hydroxymethyl)-2-furanyl]ethanone(2)、(Z)-2-acetoxy-5-ethylidene-2-methyl-3-methylenehexanedioic acid(3)、hexanedioic acid,2-(acetyloxy)-5-ethyl-idene-2,3-dimethyl-, [R-[R*,S*-(Z)]]-(9CI)(4)、hexanedioic acid, 5-ethylidene-2-hydroxy-2,3-dimethyl-, [R-[R*,S*-(Z)]]-(9CI)(5)、1,4-dihydroxy-2-methylbenzene(6)、2-ethyl-2-butenoic acid(7)、2-furoic acid(8)、(2E)-3-(4-hydroxyphenyl)-2-propenoic acid(9)、(2Z)-3-(4-hydroxyphenyl)-2-propenoic acid(10)、senecionan-11,16-dione(11)。其中3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非高斯信号的非因果非最小相位ARMA模型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ARMA模型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以受噪声污染的系统输出信号的三阶矩和双谱作为工具,通过求解一系列线性方程组,分别估计出ARMA模型的MA部分和AR部分的参数。其主要特点在于应用了基本域内的所有双谱采样,从而有效的利用了信息量。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它具有很好的数值特性和较好的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FeCl3·6H2O、2-氨基-2-甲基-1-丙醇、水合肼为主要反应物,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振动磁强计(VSM)等表征手段进行表征,并对Fe3O4纳米棒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得的Fe3O4纳米棒,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