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生产中连铸坯宏观检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总结了试验室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难点问题,并对快速硫印试验的应用及设备技术特点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硫印检验、金相试验、大样电解试验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 ,对济钢第一炼钢厂全弧形方坯连铸机高效化改造后生产的 12 0 mm× 12 0 mm 2 0 Mn Si铸坯中的夹杂物进行研究 ,找出了拉速对夹杂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生产中应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连续铸钢自五十年代中期用于生产以来,发展异常迅速,国内各钢厂相继兴建投产了连铸设备,连铸钢的比率逐年增加。如何正确评估连铸坯缺陷及其类别,找出它们与工艺和设备之间的关系,提出改进措施,以利改善铸坯质量,现已成为大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武钢在引进一米七轧机的同时,对连铸技术的开发相当重视,并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建立了在线切割和硫印试验室,成立了连铸坯硫印试验组,从1985年开始,先后对1120炉连铸坯的硫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铸坯中出现的各种缺陷进行了剖析。剖析的钢种有BY_1、08Al、船用钢、硅钢和低合金钢。剖析所用样品是在每个浇次第一炉的第二块铸坯或第四块铸坯尾部切取,试样规格为长  相似文献   

4.
刘志才 《特殊钢》1998,19(3):50-51
天津钢管公司采用德国曼内斯曼一德马克提供的连铸坯低倍硫印评级标准(MDH),并根据MDH评级标准制定了连铸圆管坯内控标准(TG-GK01-96)。连铸圆坯经轧制后得到的轧制管坯,依照GB5311-89高压用无缝钢管圆管坯标准进行检验。大量的生产检验表明,轧制管坯的尺寸公差、表面质量、非金属夹杂物等均符合标准要求,只是有时管坯在做酸浸低倍检查时,发现有轻微的缩孔、疏松和心部裂纹,曾就这样的管坯能否使用,进行过穿孔、制管试验,结果表明,和用连铸圆坯直接轧管一样,一定级别的疏松和心部裂纹对制管工艺和钢管性能没有不良影…  相似文献   

5.
确定轴承钢在连铸坯凝固末端的位置,对于轴承钢轻压下工艺的合理制定、改善铸坯的中心疏松及中心偏析等缺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采用二维非稳态传热方程,结合本钢350mm×470mm矩形坯铸机自身特点,建立了矩形坯凝固模型。其次,通过射钉试验,取片做硫印,来标定生产状态下不同位置的坯壳厚度。最后,对铸坯的表面温度进行了实际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射钉硫印测量的坯壳厚度、实测的铸坯表面温度都与凝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近,实际生产过程中,完全可以采用该模型来理论计算铸坯凝固末端,为轻压下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略介绍钢坯低倍硫印检验、热酸腐蚀、电解腐蚀、冷酸腐蚀和枝晶腐蚀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连铸坯最新低倍检验技术即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的应用,包括检验流程、试样加工、腐蚀方法、评级方法,并结合部分钢产品图例分析,阐明了枝晶腐蚀低倍检验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连铸坯内部的凝固组织和各种缺陷,还能较准确地计算等轴晶率.该技术既能用于连铸坯内部凝固组织和缺陷的研究,还能用于铸坯生产实物质量的监控,为进一步提高钢材质量提供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鑫  李峰  赵明泉 《包钢科技》2012,38(4):36-38,56
文章针对1Cr5Mo钢种合金含量高及有害元素要求低的特点,在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包括:控制转炉入炉铁水中w[S]≤0.03%、提高转炉出钢温度至1 670℃左右、控制转炉下渣量、延长LF炉精炼时间以及连铸低拉速浇注等,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连铸坯。硫印及热酸检验结果表明:铸坯内部质量良好,由铸坯轧制成的无缝钢管力学性能也满足石油裂化管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连铸坯凝固组织和缺陷的冷酸蚀法宏观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太  张楠  傅强 《炼钢》2003,19(5):26-31
叙述了冷酸蚀法较硫印和热酸蚀低倍检验方法的优越性,冷酸蚀法不但能够显示连铸坯的内部缺陷,而且也能够提供连铸坯凝固组织的信息。它可对连铸坯的内部缺陷原样(尺寸)地显示。同时,提出了按冷酸蚀法对现行标准进行修改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张晶  刘升  尹卫平 《新疆钢铁》2007,(3):31-34,38
分析了连铸板坯内部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与连铸机设备的关系,并根据铸坯裂纹缺陷在硫印图上的位置,建立连铸机设备在线诊断模型,指导设备检修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重钢二炼厂2~#板坯铸机的特点及20g的试生产情况,对连铸板坯20g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讨论,并报告了铸坯硫印、低倍检验结果及电解夹杂分析结果,同时,也报告了轧材的力学性能和焊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钢的冶炼、浇铸工艺的改进优化,解决了圆坯连铸机浇铸20钢铸坯时出现内裂纹、中包水口蓄流和粘结漏钢等问题,成功生产出了质量较高的圆坯.  相似文献   

12.
圆管拉拔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本文推荐的设计计算圆管拉拔工艺流程的KD-KS方法,能方便地对道次减径量和减壁量进行搭配,以利控制成品管的性能。KD-KS方法适用性广,特别适用于由成品管尺寸选择中间管坯尺寸。  相似文献   

13.
李谦 《包钢科技》2012,38(2):49-52
文章详细分析环形加热炉热工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描述双燃料管坯环形加热炉的加热过程模型,研究和开发不同钢种的管坯在不同产量条件下优化加热制度,实现炉温制度在线动态优化设定和管坯温度分布在线动态跟踪及显示以及管坯待轧条件下炉子的优化加热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透射显微镜检验了某批次S355圆管坯的表面裂纹。分析认为,S355钢在连铸过程中,由于结晶器液位制动系统故障引起液面波动大,导致振痕加深,并且凝固过程中发生包晶转变,凝固坯壳体积收缩大,应力集中在坯壳薄弱区即振痕底部,则产生裂纹。通过调整工艺和设备后,有效地控制了S355圆管坯表面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包钢圆坯铸机生产GCr15轴承钢的成功实践,探索出有针对性的冶炼操作制度,实现了批量生产。铸坯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控制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蔺俐枝  郭利中 《包钢科技》2010,36(z1):35-37
分析了管坯的加热特性,从CrMo钢管坯化学成分和性能、铁-碳平衡相图、加热时间、加热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优的加热制度。  相似文献   

17.
TP2铜管坯水平连铸工艺及缺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TP2铜管坯水平连铸工艺、设备及主要缺陷。采用水平连铸工艺方式生产TP2铜管坯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投资省和成本低等优点,然而由于工艺和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一些缺陷,针对缺陷产生的原因,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操作来防止或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制备的钛及钛合金管坯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用压力机热挤压法和两辊斜轧穿孔法获得钛及钛合金管坯,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TA2,TA18,TC4管坯的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管坯的力学性能受加热温度、变形量等因素影响,挤压管坯的组织均匀细小而斜轧穿孔的组织粗大,挤压工艺优于斜轧穿孔工艺。  相似文献   

19.
对高效换热铜管的加工方式进行了分类,并详细讨论了冷加工成型高效换热铜管的质量要求,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须抓好管坯质量、工装模具的控制、润滑剂的选用和生产操作的规范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针对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圆坯生产中出现较严重的纵裂、结疤、皮下夹渣等表面缺陷,经过试验对比和分析研究,找出了产生上述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合理控制钢水浇注温度、选用适宜的连铸保护渣及浸入式中包水口,大大减少了不锈钢连铸圆坯的表面缺陷,各种缺陷比例均控制在4%以下,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