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一种仿生的人脸不变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基于子空间算法的人脸识别的识别率,提出一种仿生的人脸不变特征提取方法.通过模拟初级视皮层(V1)的信息处理机制,构建一个二层结构的分层网络提取人脸图像的不变特征.网络的第1层模拟Vl简单细胞的功能,通过稀疏编码方法学习获得一组类似Vl简单细胞的滤波器,利用该组滤波器提取图像的光照不变特征;第2层模拟V1复杂细胞的功能,通过局部极大值运算对第1层的输出在空间和尺度邻域内进行合并,得到对光照、表情、轻微姿态变化和面部局部细节变化具有鲁棒性的人脸不变特征.以此不变特征代替原始人脸图像作为子空间算法的输入,从而提高识别率.在FERET和ORL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相对于直接使用子空间算法,方法将识别率提高了4.95%~20.35%.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易受光照等因素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减弱无用信息,增强有用信息;然后,在粗尺度上采用形态学梯度边缘检测算法对人脸轮廓进行提取,缩小人脸库的搜索范围;最后,在细尺度上对人脸的不变特征进行提取,采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在粗尺度上得到的边缘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减少计算量,提高了识别速度。在所拍摄的人脸库上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对易于进行轮廓提取的人脸图像的识别速度较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在单一摄像头获得的步态图像序列中将步态信息和人脸信息相融合进行实时的远距离身份识别。在步态图像序列中自动提取侧面人脸图像。采用基于傅里叶描绘子和关键点特征的方法提取步态特征,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人脸识别方法对步态图像序列中的侧面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欧氏距离作为度量建立匹配函数。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CASIA步态数据库中进行实验,通过对单独利用步态特征和人脸特征进行识别的识别率和通过最大法则、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融合后进行识别的识别率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将步态和人脸特征相融合可有效地提高了识别率,识别率可达95.00%。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频谱脸和不变矩的人脸识别方法。频谱脸是一种人脸的特征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人脸表情变化、少许遮掩对人脸识别的影响。而不变矩是图像的一种统计特征,具有的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和比例不变性,可以有效减少少许姿态和光照条件变化所带来的识别误差。因此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适当级数的小波变换及傅立叶变换得到人脸图像的频谱脸表达,然后利用频谱脸图像矩阵的不变矩作为识别特征,建立人脸识别模型。利用ORL人脸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率较高,识别速度较快,便于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5.
人脸图像标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人脸图像标准化方法,打破了传统的通过人脸的特征点眼睛或者鼻子来定位人脸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边缘检测获得精度较高的二值化图像,根据二值化图像,利用垂直灰度投影找到脸颊的两侧点,根据水平灰度投影确定下巴和头顶点,最后为人脸识别提供64X64的标准化图像。本文所述图像预处理方法,能极大提高整个识别过程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紧致全姿态二值SIFT(CCPBS)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鹏  高源  许晓 《仪器仪表学报》2015,36(4):736-742
姿态变化是人脸识别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全姿态二值SIFT(CPBS)提取等间隔采样姿态人脸图像的二值化SIFT特征,并用于任意姿态人脸识别,获得了良好的识别性能。但是,CPBS特征量很大,计算成本很高。提出了紧致全姿态二值SIFT(CCPBS)的人脸识别方法。选取间隔45°的人脸图像作为训练集,首先提取ASIFT特征进行融合。然后用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有效地滤除相似或相同的特征,减少数据冗余。进一步对选择的特征进行二值化,即可得到CCPBS。人脸识别通过计算待识别人脸和CCPBS之间的汉明距离来完成。在CMU PIE和FERET人脸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无需人脸对齐和标记,即可以取得很高的正确识别率,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与CPBS相比,识别率仅降低很少的同时,特征量降低了22.11%和32.63%。  相似文献   

7.
姿态变化是人脸识别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全姿态二值SIFT(CPBS)提取等间隔采样姿态人脸图像的二值化SIFT特征,并用于任意姿态人脸识别,获得了良好的识别性能。但是,CPBS特征量很大,计算成本很高。提出了紧致全姿态二值SIFT(CCPBS)的人脸识别方法。选取间隔45°的人脸图像作为训练集,首先提取ASIFT特征进行融合。然后用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有效地滤除相似或相同的特征,减少数据冗余。进一步对选择的特征进行二值化,即可得到CCPBS。人脸识别通过计算待识别人脸和CCPBS之间的汉明距离来完成。在CMU-PIE和FERET人脸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无需人脸对齐和标记,即可以取得很高的正确识别率,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与CPBS相比,识别率仅降低很少的同时,特征量降低了22.11%和32.63%。  相似文献   

8.
LBP(局部二元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图像纹理描述算子,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中LBP的计算方法:采用数据挖掘工具"Weka"来计算"属性";然后,在人脸识别过程中,在假定每一块人脸区域都会对识别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又设计了一个9区域"面具",并且利用"RapidMiner"得到了此面具的一套优化权值。经过FERET人脸库测试,只使用这9个统一LBP时,这种方法的识别率在90%到94%之间。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识别任务中特征向量的维度,而且还缩短了计算数据库中所有人脸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人脸识别是机器视觉以及图像模式识别邻域中的关键技术,提取人脸图像特征的主要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考虑到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小样本、高维数等问题方面有显著优势,提出了两者结合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图像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对人脸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构建了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仿真实验的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速度快,识别率高,可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素描梯度方向直方图用于人脸画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提取人脸画像的轮廓信息,首先提出素描算子,使人脸画像的梯度幅值图像清晰、厚重,由此形成素描梯度方向直方图(S-HOG)描述子。其次优化S-HOG描述子的主要参数,提升S-HOG描述子的图像信息表达能力。针对缺乏实验用人脸刑侦画像库问题,建立了由不同画家完成的多风格人脸画像(MSFS)库,用于模拟人脸刑侦画像库。最后,在MSFS库、人脸观察画像库、PRIP人脸合成画像库上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描述子、统一局部二值模式(ULBP)描述子及HOG描述子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人脸观察画像库上,提出的S-HOG描述子比SIFT、HOG和ULBP描述子的识别率提高5.14%、3.22%和68.81%。在MSFS库上,分别提高14%、5.5%和26.5%。在PRIP库上,分别提高6.15%、4.06%和9.75%。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移动机器人定位过程中视觉图像处理速度慢以及特征点提取与匹配实时性、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颜色矩的改进SIFT分级图像匹配算法。首先改进SIFT算法,扩大极值点检测范围;采用Sobel算子计算特征点的梯度方向和幅值;以向量夹角为准则度量SIFT特征相似性,提高SIFT特征提取与匹配的速度和精度。图像匹配时先采用颜色矩对环境图像序列进行相似性排序,改进SIFT特征,再与排序后图像依次进行精确匹配,分级匹配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速度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原SIFT相比,改进SIFT提高了特征向量的显著性,误匹配率降低约9.2%,特征点数量减少约20%;分级匹配提高了图像匹配速度和精度,SIFT特征计算量减小60%,总体耗时缩短40%。达到移动机器人定位实时性和鲁棒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铁谱图像的彩色纹理特征提取与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纹理是铁谱图像的特征之一,但大部分的铁谱图像的纹理研究是以灰度图像为基础的,这样就丢失图像的彩色纹理信息。对铁谱图像的彩色纹理特征进行了提取,运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铁谱图像的磨粒颗粒进行了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特征值,有利于磨损颗粒纹理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提出了一种将傅里叶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人脸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具有位移不变特性的振幅谱表征.其次,从所有训练图像样本的振幅谱表征中给定标准脸并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求出标准特征矩阵,再将人脸的振幅谱表征投影到标准特征矩阵后得到的投影系数作为该人脸的模式特征.然后,对经典的最近邻分类器算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模式特征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从而完成对未知人脸的识别.采用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人脸库对本文提出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验证,获得了100.00%的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现有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人脸识别方法,且对表情、姿态变换等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局部特征的无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磊 《光学精密工程》2016,24(5):1176-1184
由于传统的无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与人眼感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全面利用待评价图像的色度、锐利度和对比度的无参考彩色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分析了彩色图像锐利度的局部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锐利度测量模型。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和Buchsbaum曲线特征,建立了新的彩色图像对比度测量模型。最后,通过线性组合色度测量模型、锐利度测量模型和对比度测量模型,构建了无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函数。利用TID2013数据库中的3类退化图像(高斯模糊图像、对比度改变图像和噪声图像)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锐利度测量模型、对比度测量模型和无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函数的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锐利度测量模型和对比度测量模型的性能均优于传统的锐利度和对比度计算模型。提出的无参考彩色图像质量评价函数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SROCC)为0.904,Kendall秩相关系数(PROCC)为0.865,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PLCC)为0.922,亦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监督的核局部线性嵌入的面部表情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形学习方法可以有效的发现存在于高维图像空间的低维子流形并进行维数约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生物特征识别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流形学习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其鉴别能力反而不如传统的维数约简方法,而且流形学习方法大多没有明晰的投影矩阵,很难直接对新样本进行维数约简。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有监督的核局部线性嵌入算法(supervised kernel local linear embedding,SKLLE),并将算法应用于面部表情识别。该算法通过非线性核映射将人脸图像样本投影到高维核空间,然后将人脸图像局部流形的结构信息和样本的类别信息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行维数约简,提取低维鉴别流形特征用于表情分类。SKLLE算法不仅能发现嵌入于高维人脸图像空间的低维表情子流形,而且增强了局部类间的联系,同时对新样本有较好的泛化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的提高面部表情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像对的立体重建是用于获取人脸三维信息的通用方法,但根据图像数据和重建算法所得到的三维重建结果存在各种误差,本文对通用形变模型进行改进并与三维立体重建融合以得到更精确的重建结果。首先使用Max-Margin对象检测算法来获取面部边界框,其中回归树集合法能直接从像素强度的稀疏子集识别面部特征点。然后通过PCA颜色模型生成形状和颜色的三维面部统计模型,利用ISOMAP算法将三维网格转换为二维表面并提取纹理信息,得到面部模型。最后在源网格上进行两步非刚性表面配准的变形过程:先通过对源网格进行二次采样来选择少量网格点来表示源的全局变化,并选取径向基函数(RBF)进行非刚性全局变形;再对源顶点进行Procrustes分析获得非刚性变换,再通过加权方案来进行k-近邻变换,得到平滑的局部变形。将单图像重建的面部模型,立体重建的面部模型和本文的面部变形模型与高质量扫描云图进行对齐比较,得到面部变形模型的3个RMS值分别为2.795 2,2.102 8和2.153 4,相比于其他模型,面部变形模型更接近高质量扫描云图,即与原图像一致性更高,误差更小。面部变形模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立体重建与人脸一般形状信息的组合在几何信息的表达上优于基于通用模型的单个图像重建以及未考虑通用模型的立体重建。  相似文献   

17.
道路行人识别已经成为智能车辆与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行人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纹理特征作为图像的重要特征在图像分析与识别有着广泛的应用。做出道路行人与非行人样本的纹理频谱,得出它们存在差异性的结论。首先用统计方法来计算样本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道路行人的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纹理特征作为道路行人特征具有很好的道路行人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目标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图像的人眼辨识度,提出 2 种基于 HSV 色彩空间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每种算法首先将 RGB 和可见光图像分别转为 HSV 图像,并将 H 、 S 和 V 三通道分离,然后对于红外与可见光的 H 、 S 和 V 通道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相互映射融合,再将新的 HSV 图像转换到 RGB 图像。结果表明,所提的融合方法相较于传统空间域的处理方法,拥有更加明亮的目标信息、环境信息和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A与贝叶斯决策的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主元分析与贝叶斯决策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主元分析提取人脸图像训练集的特征子空间,将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投影到该子空间,提取特征向量及计算统计特性,利用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对测试图像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人脸识别。大量实验表明:主元分析能将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有效地映射在特征子空间,同时采用贝叶斯决策规则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人脸图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