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乙醇-水溶液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枇杷核中的总多酚,并选择用福林酚显色法测定其多酚的含量。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显色与提取的最佳条件。得到显色的优化条件为:10%的碳酸钠1.5 mL,20%的福林酚3.5 mL,显色时间为70min。得到提取的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120min。该方法简便,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桑叶多酚含量测定的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评价其相关性。方法:利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采用响应面试验法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条件;然后采用该最佳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进一步利用ABTS和DPPH自由基评价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显色时间77 min、显色温度60℃、10%碳酸钠体积0.93 mL、福林酚体积0.5 mL;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总多酚的含量可达8.758 mg GAE/g DW,与理论预测值8.728 mg GAE/g DW的相对误差为0.343%。总多酚含量高低和抗氧化活性强弱的顺序均为霜桑茶,其次为春桑茶和桑叶;且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霜桑茶具有最高的总多酚含量和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优化福林酚法测定冬枣中总酚含量的工艺条件,以福林酚试剂浓度,20%碳酸钠用量以及显色温度作为单因素,以总酚含量作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总酚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福林酚试剂浓度0.8 mol/L、20%碳酸钠浓度的用量为0.6 mL、反应温度设40℃。在此条件下测得的冬枣总酚平均值为501±3.58μg/mL,与预估值509.498μg/mL的吻合度高达98.4%。经验证该工艺条件准确且稳定,确定了福林酚法测定冬枣中的总酚含量所用试剂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优化薏米多酚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法提取薏米多酚,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福林酚为显色剂,比色法测定多酚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薏米多酚提取工艺中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薏米多酚提取率影响因素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体积分数;当溶剂体积分数63.2%、提取温度54℃、料液比1∶21.1(g/mL)、提取时间33.6 min时,薏米多酚提取率理论预测值为76.93 mg/100 g。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薏米多酚提取率为72.75 mg/100 g,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回归模型切实可行,优化的工艺条件适合薏米多酚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各单因素对菠萝蜜果皮多酚得率的影响以及菠萝蜜果皮多酚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菠萝蜜果皮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66%、提取温度41℃、液料比27:1(mL/g)的条件下,菠萝蜜果皮多酚得率为2.24%,与理论预测值相近。多酚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5%。菠萝蜜果皮多酚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972;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IC_(50)值为158.85μg/mL,对照品曲酸的IC_(50)值为18.97μg/mL。结论:菠萝蜜果皮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具有美白产品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苦菜叶、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总多酚,福林-酚比色法在765 nm波长处测定总多酚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表明:在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0%时,苦菜叶、根中总多酚得率都达到最高。提取苦菜叶中总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2.0 h、料液比为1∶20(g/mL)、乙醇浓度为50%。提取苦菜根中总多酚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5 h、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0%。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分析优化福林酚法测定樱桃酒中总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樱桃酒中总酚的含量,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福林酚试剂用量、碳酸钠浓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和碳酸钠用量为影响因素,樱桃酒总酚含量为指标,响应面法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得到最佳条件为:福林酚试剂2.1 mL、碳酸钠浓度63 g/L、碳酸钠用量8.32 mL,在25℃件下反应1.4 h,总酚含量为1085.2±0.16 mg/L。此回归模型拟合性良好,可用于预测总酚含量。根据此线性回归方程测定12个品种樱桃酒中总酚含量最高的为俄罗斯酸樱桃(1495.0 mg/L),雷尼含量最低(442.8 mg/L)。福林酚法操作简单,可用于不同品种樱桃酒总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探究福林-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检测核桃青皮果蔬酵素总多酚含量的最优条件,对检测波长、碳酸钠和Folin-Ciocalteu试剂用量、显色温度及显色时间进行了优化,并对该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优条件为检测波长696 nm、样品液1 mL、10% Folin-Ciocalteu试剂2.5 mL、12%碳酸钠溶液1 mL、显色温度45 ℃,显色时间0.5 h。多酚含量在0~6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 = 0.072 43x-0.000 91,R2 = 0.999 67),该法平均回收率为102.2%(RSD=2.35%)。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于核桃青皮果蔬酵素总多酚含量的测定,此条件下测得核桃青皮果蔬酵素总多酚含量为3.26 mg/mL。  相似文献   

9.
建立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和福林-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天麻总酚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天麻粒径大小、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提取时间对天麻总酚含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天麻多酚提取的最优工艺为:粒径60目,液料比为40∶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40%,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条件下天麻总酚含量为4.47 mg/g,含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与油脂》2016,(9):37-41
响应面法优化小麦麸皮中总酚含量的测定,主要考察的因素有筛分孔径、福林试剂含量、Na_2CO_3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450~900 nm波长扫描结果确定750 nm作为多酚含量检测波长。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单因素对总酚含量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福林试剂含量、筛分孔径、反应温度、Na_2CO_3质量分数;小麦麸皮中总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筛分孔径9.23XX、福林试剂含量5.39 m L、Na_2CO_3质量分数14.24%、反应温度29.36℃。在此条件下,测定的小麦麸皮中总酚含量为2.044 81 mg/g。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更高效的稠李子多酚提取方法,以稠李子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其多酚含量。在单因素考察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和乙醇浓度对稠李子多酚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稠李子中的多酚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3 min,超声功率为550 W,液料比为15∶1(mL/g),乙醇浓度为52%,稠李子多酚提取量为(6.23±0.18)mg/g。  相似文献   

12.
对福林酚比色法和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制品中多酚含量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测定茶多酚制品的多酚含量时都有良好的稳定性(RSD<5.1);两者的测定原理不同,测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距,纯度越高的茶多酚制品,两种方法测定值之间差距越大;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得的多酚含量有超出100%的现象,福林酚-标准曲线法测得的多酚含量在30.08%~88.76%之间。茶多酚制品中多酚含量宜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即福林酚-标准曲线法和福林酚-换算系数法,且换算系数为88.13μg/mL。  相似文献   

13.
借助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福林酚法对枸杞中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优化料液比、提取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确定枸杞中总酚提取的最佳条件,即70%乙醇、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为90 min。同时分析宁夏4个产区4个品种枸杞中总酚含量。结果表明:枸杞中总酚含量在4.53 mg/g^16.07 mg/g之间,其中夏果总酚含量在4.53 mg/g^14.57 mg/g,秋果总酚含量在11.60 mg/g^16.07 mg/g,秋果中总酚含量明显高于夏果,是夏果的1.1~2.6倍。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区总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芽对粟米中多酚含量变化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发芽粟米多酚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总酚得率为响应值,设计Box–Behnken试验;结果表明,粟米中总酚含量在发芽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ρ<0.05);提取总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min、料液比为1∶30,在此条件下,提取总酚得率为2.65 mg/g。  相似文献   

15.
小曲酒丢糟中抗氧化剂总酚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用乙醇作溶剂对酒糟进行萃取,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小曲酒丢糟提取物中总酚的含量,并对提取物的还原能力进行测定.实验确定了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的最适条件和总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的最适条件为福林酚试剂3.5mL,与10%Na2CO3之比为1:1,常温下显色反应30 min;酒糟中总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乙醇浓度100 %vo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研究百香果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百香果叶多酚,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及料液比四个单因素对总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测定清除3种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方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估;并测定了百香果叶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提取百香果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下百香果叶总酚提取量为(2.200±0.015)mg/g。结论:百香果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羊肚菌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对溶剂类型、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等提取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并对影响较为显著的三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10%,料液比1:67(g/mL),超声时间90 min,超声温度33 ℃,超声功率300 W,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羊肚菌多酚含量为22.39 mg/g。根据响应面实验数据分析,模型较为显著(P<0.000 1),失拟项不显著(P>0.05),拟合程度高(96.2%),三因素对得率影响顺序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同时对各提取条件下的羊肚菌多酚进行了HPLC检测,共检测出10种酚类物质,且各单因素条件下提取的10种酚类物质的含量曲线也与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UMAE)对菠萝蜜果肉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分析,建立多酚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得到多酚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8%,料液比1︰26(g/mL),微波功率64 W,微波时间383 s。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7.23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菠萝蜜果肉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呈量效关系,其EC_(50)分别为152.64μg/mL和169.77μg/mL。  相似文献   

19.
筛选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国沙棘浆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成分。在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提取的粗多酚进行纯化,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单因素筛选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g/mL、乙醇浓度为60%、超声温度为80℃和时间为30min时,多酚提取量达到最大。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1%,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中国沙棘浆果的多酚提取量可达3.03mg/g。有机溶剂萃取法可有效纯化多酚粗提物,纯化后的总酚含量是粗提物的2倍,总黄酮含量提高了5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共鉴定出纯化多酚的5种酚酸和4种黄酮醇,酚酸中以咖啡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原儿茶酸、没食子酸;黄酮醇中以芦丁含量最高,其次是槲皮素和山奈酚。综上所述,超声波辅助提取可有效提高中国沙棘浆果中多酚的提取量,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利用液液萃取法研究了橄榄油中极性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提取次数与提取时间对总多酚提取量影响较大。根据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了橄榄油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溶剂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料液比2 mL/g,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橄榄油的总酚含量为11.16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