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锂辉石矿高效选矿是锂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介绍了锂辉石矿选矿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联合选矿法是当前选别锂多金属矿的主要工艺,开发新型高效捕收剂是提高锂辉石浮选指标的有效手段.加大联合工艺研究,注重绿色环保耐低温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是锂辉石矿选矿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锂辉石矿的选矿研究现状,对其选矿工艺流程、浮选捕收剂、调整剂以及锂辉石与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阐述,指出锂辉石选矿应加大重液、重介质等选矿工艺的研究,寻找合适的重液、重介质以提高锂辉石的选别效益;对于复杂锂辉石矿,联合选矿法已成为锂辉石选矿工艺的发展趋势。在浮选药剂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药剂的高效性,探究组合药剂的影响,研制锂辉石小分子调整剂,并采用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锂辉石矿与药剂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导锂辉石浮选新药剂的合成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锂辉石选矿工艺,改善我国锂矿战略资源受限的困境,对锂辉石浮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首先概述了锂辉石的晶体结构以及影响锂辉石可浮性的因素;然后归纳了锂辉石脱泥和不脱泥浮选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情况;最后重点介绍了锂辉石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和调整剂的新进展及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锂辉石浮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表明在当前趋势下,基于矿物与药剂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筛选和开发高效的浮选药剂是锂辉石浮选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研究成果可为锂辉石浮选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稳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钛是现代工业的重要金属原料,天然金红石是钛的主要来源。但是我国金红石矿品位低、嵌布关系复杂,导致分选工艺复杂,选矿成本高。综述了我国原生金红石的选矿工艺、浮选药剂以及金红石与浮选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金红石选矿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锂辉石矿重介质选矿工业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四川某特大型锂辉石矿重介质选矿工业试验过程 ,并通过重介质分选法与浮选法在分选指标、选矿总投资、选矿车间成本、产品竞争力、对后续锂盐厂的影响等五方面的对比 ,阐明了重介质分选法是该锂辉石矿较理想的分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硫化铜矿石选矿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化铜矿石资源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铜矿资源,提高硫化铜矿石选矿技术水平对保障供给、建设绿色生态矿山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相关选矿工作者的选矿技术水平,推动硫化铜矿石选矿技术进步,从分选工艺、浮选药剂、选矿理论等3方面介绍了我国硫化铜矿石的选矿技术现状:(1)在分选工艺方面,快速、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充分体现了"快收、早收"理念,可有效预防已单体解离的有用矿物的过磨,降低后续分选的难度,节约生产成本;低碱度浮选工艺可大幅度降低石灰用量,消除后续选别作业的活化过程,减少设备与管道的结垢;铜多金属矿石的经典浮选工艺成熟性好、适应性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浮选工艺;对于性质独特的硫化铜及其多金属矿石,则必须根据矿石性质的特点,组合运用多种分选手段进行处理。(2)在浮选药剂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新型、高效、针对性强的捕收剂、抑制剂的研制与应用,以及传统药剂的合理组合使用方面。这些年,在这2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有力地推动了贫细杂难选矿石的开发,缓解了我国铜等优质有色金属精矿的供需矛盾。(3)对于硫化铜矿石选矿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电子结构、矿石性质、矿浆含氧量和矿浆溶液化学等方面展开,为硫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0年,我国选矿工作者以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突出综合利用、走矿业循环之路为根本出发点,在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矿产资源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以及尾矿处理与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尤其在提高碎磨效率、优化选矿工艺流程、复杂难选矿石的分选工艺、新型浮选药剂的研制与应用、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是关于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仍欠深入,关于新型选矿设备的研究也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8.
锂是新世纪的能源金属,而锂辉石是锂的重要来源之一。介绍了锂辉石矿的选矿技术进展,详细阐述了锂辉石的选矿工艺、浮选捕收剂和浮选调整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展望了锂辉石选矿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的选矿科研和生产实践主要围绕节能降耗和矿石的清洁高效生产展开,在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资源微生物技术、尾矿处理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复杂难选矿石的分选、新型浮选药剂和磁选设备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与此同时,研究方法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此外,针对微生物浸矿和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也愈发得到重视,而关于选矿基础理论及工程层面的系统研究则较为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锂辉石矿最常见的选矿方法是浮选法,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传统型捕收剂或选择性不佳,或对温度敏感;"难免离子"(Ca2+、Fe3+、Mg2+等)污染矿物表面,使得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差异变小;调整剂选择性较差,常用抑制剂在抑制脉石矿物的同时对锂辉石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锂辉石浮选药剂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锂辉...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山东某锂辉石矿石选矿厂1 200 t/d重介质分选流程,以原浮选和重介分选数据为基础,结合破碎后的原矿浮沉试验结果,对重介质分选—浮选联合分选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锂辉石矿石采用重介质分选是可行的;原矿中主要有价矿物为锂辉石和钽铌锰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等;新型NTMC500-350/400-T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明显提升,在分选密度2.90 g/cm3、精矿Li2O品位4.30%时,改进后的X型旋流器的精矿Li2O回收率比Y型的约高7.00%;改进后的重介质分选工艺在第一段分选密度2.80 t/m3、第二段分选密度3.15 t/m3时,得到Li2O品位5.20%的化工级锂精矿;将重介质中矿给入浮选流程再处理,重介质分选—浮选联合工艺最终得到精矿产率35.46%、Li2O品位5.20%、Li2O回收率83.43%的分选指标。该工艺减少了浮选工艺入磨矿量,降低了运行成本高和原矿损失率。   相似文献   

12.
湖南某伟晶岩型锂辉石矿Li2O品位为1.35%,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长石,次为绿泥石、高岭石等易泥化矿物。传统的“三碱两皂”法的锂辉石浮选工艺存在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时间长、浮选指标不佳、选矿回水难以直接回用的缺点。为实现该矿石中锂的高效回收利用,基于原矿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脱泥—磁选—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6.55%的条件下,选取ZT为中性调整剂、ZB为组合捕收剂,浮选阶段经“1粗2精2扫”,最终获得Li2O品位6.05%、Li2O回收率79.77%、Fe2O3含量0.83%的锂精矿,有效实现了锂辉石中锂的高效回收,产品达到化工级-1产品的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稀有金属铍的资源分布、铍矿物种类、类型及国内需求;介绍了铍矿物不同的选矿方法,对于不同的铍矿物绿柱石、羟硅铍石、硅铍石和金绿宝石的选矿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绿柱石的选矿工艺流程、锂铍分离的工艺流程、绿柱石的常规浮选药剂、新药剂和新工艺等;羟硅铍石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以及采用化学选矿、浮选-化学选矿联合工艺等;硅铍石和金绿宝石的浮选药剂以及浮选-浸出工艺联合工艺;铍矿床中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包括锂辉石,铌、钽、铷、云母、石英和长石等综合回收利用。为了改变国内铍资源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我们要高度重视铍矿资源勘查;加强研发高效、环保、选择性强的铍矿物浮选药剂和开发合理的联合工艺流程,使低品位的铍矿山能够开发利用,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单一的选矿流程不能满足矿石性质复杂的铍矿石回收,联合工艺流程是今后回收铍矿物和伴生矿物的发展方向。重视矿山的伴生矿产资源,根据不同的伴生矿物自身的特性研发合理的联合工艺流程,综合回收这些伴生矿物,最终实现矿山的综合利用最大化,同时实现了矿山的无尾化,这是对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某含腐锂辉石的锂辉石矿选矿回收难度大,优化了药剂制度,选用调整剂BK534、BK535和捕收剂BK451,几种药剂协同作用提高了锂辉石的浮选指标,对锂辉石精矿进行反浮选除杂,提高了锂精矿的品质。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某进口锂辉石矿含有较多的矿泥,对浮选作业产生不利影响,试验采用水力沉降法、浮选法等不同方法对锂辉石矿进行预先脱泥,考察了不同方法的脱泥效果及对后续锂辉石浮选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浮选药剂对锂辉石矿进行浮选脱泥取得了最佳的脱泥效果,脱除的矿泥量大、含锂品位低、矿泥中锂的损失小,脱泥后再浮选锂辉石,获得的锂辉石粗精矿品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预先脱泥后的锂辉石矿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三次扫选的浮选流程,可获得良好的选矿指标。闭路试验表明,该进口锂辉石矿原矿Li_2O含量为1.42%,经预先脱泥—浮选锂辉石选别流程处理后,获得的锂辉石精矿Li_2O品位为5.83%,Li_2O回收率为78.54%。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江西宜春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中锂、钽及长石的综合回收, 开展了选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锂辉石矿石英、长石含量高, 采用高选择性药剂ZH与氧化石蜡皂组合作为锂辉石捕收剂, 可降低细泥在锂辉石表面的罩盖影响, 优化矿浆流体环境; 在原矿含Li2O为1.51%、Ta2O5为0.022%的条件下, 以氧化石蜡皂+ZH组合捕收剂浮选回收锂辉石, 采用细泥摇床重选工艺回收浮选尾矿中的钽矿物, 重选尾矿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工艺除铁后作为长石精矿, 获得了含Li2O 5.62%、回收率为74.65%的锂辉石精矿和Ta2O5品位为18.78%、回收率为40.21%的钽精矿, 以及产率为49.16%、含Na2O 2.45%、K2O 4.60%、TFe 0.15%、白度为62.9%的长石精矿。该工艺流程选矿试验指标良好, 实现了硬岩型锂辉石矿中锂、钽和长石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我国锂资源消耗量逐年攀升,而国内矿石型锂资源品位较低,卤水型锂资源开发难度较大,锂精矿产品难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国外某锂辉石跳汰分选中矿作为进口锂精矿的附加产品购进,为探究其选矿 工艺,以矿石性质研究结果为基础,采用重色浮联合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样中Li2O含量为3.60%,主要有价矿物为锂辉石,主要脉石矿物为长石、石英和云母。锂辉石粒度大部分在1 mm以上 ,主要脉石和连生体粒度为2 mm以上;②+0.5 mm粗粒原料在重液密度为2.85 g/cm3时,可以获得Li2O含量大于5.5%的锂辉石精矿,精矿作业回收率较高,经计算机模拟所得两段连续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预测结果与之契 合度高,工业推广可行性高;③+0.5 mm粗粒原料采用筛分分级—重悬浮液分选流程,在介质密度为2.70 g/cm3的条件下,可以抛掉产率为21.76%,Li2O品位为0.18%的重液尾矿,Li2O在重液尾矿中的金属量损失仅为 1.09%;④重液精矿经色选机分选,精矿Li2O品位由5.73%提高至6.18%,精矿质量提高一个等级,Li2O作业回收率高达89.23%;⑤色选尾矿、重液中矿和-0.5 mm矿石作为混合中矿,其Li2O品位高达2%~3.57%,以自主 研发的EL为锂辉石浮选捕收剂,经“1粗2精2扫”,最终获得Li2O品位6.53%、Li2O作业回收率91.51%的浮选精矿。全流程试验分选指标优异,有效降低了磨矿成本,具有一定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闫克勤 《金属矿山》2018,47(11):95-97
贵州某锂辉石矿石Li2O含量为1.21%。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磷灰石、磁铁矿、高岭石等。为确定锂辉石的回收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矿石采用浮选工艺富集锂辉石、磁选工艺剔除混入锂辉石精矿中的磁铁矿。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3.2%的情况下,以油酸钠+水杨羟肟酸(质量配合比为1∶1)为捕收剂,总用量为1 200 g/t,以氯化铁为活化剂,用量为100 g/t,采用1粗1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浮选流程富集锂辉石,1次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98.94 k A/m)流程脱铁,最终获得Li_2O品位为6.16%、含铁0.45%、Li_2O回收率为85.43%的锂辉石精矿。  相似文献   

19.
某锂辉石矿石Li2O品位为1.46%,矿物组成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锂辉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锂辉石与石英、长石的嵌布关系密切,多呈聚粒状分布,局部分散,有的呈针状被云母、石英包裹,或呈片状、粒状等形态分布于云母裂隙中,属于复杂难选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为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2.2%的情况下,采用磁选(636.94 kA/m)脱铁、浮选锂辉石工艺回收锂辉石,其中浮选以Na2CO3+NaOH作pH调整剂和脉石矿物分散剂,CaCl2作锂辉石的活化剂,TSY-15作捕收剂,经1粗2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Li2O品位为6.02%、Li2O回收率为80.65%、Fe2O3含量为0.67%的锂辉石精矿,达到陶瓷级锂辉石精矿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细粒铅锌矿浮选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粒铅锌矿较难回收的主要症结在于微细粒铅锌矿物的浮选捕集困难。为给细粒铅锌矿的高效、低成本回收提供技术参考,对其选矿工艺、设备及药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细粒铅锌矿回收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并对其选矿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总结分析表明,细粒铅锌矿的高效回收主要依赖于新型高效选别药剂的研制、选矿方法的拓展、磨选工艺流程的优化及选矿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在新型高效选别药剂的研制方面,要借助表面胶体化学、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技术等的发展,研发能强化细粒铅锌矿物表面疏水化的特效药剂;对浮选效果不理想的矿泥可考虑开展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浸出工艺的研究,通过多选矿方法并举的工艺流程去破解单一浮选流程长、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对易磨、易泥化的细粒嵌布的铅锌矿石,除了应确定合适的磨矿细度、实施粗细分级分选工艺,还应充分考虑能收早收的阶段磨选工艺,减少铅锌矿物过粉碎;针对传统浮选设备普遍不适用细粒-微细粒铅锌矿回收的问题,应大力推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等新型、高效浮选设备的应用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