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永由  覃富智 《大氮肥》2005,28(5):299-300
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采用改良型苯菲尔流程,在2004年12月以前,脱碳系统溶液中加入的活化剂是DEA,由于脱碳溶液自装置开车以来还未整体更换过,经过几年的运行,前系统带来的催化剂粉尘使溶液变脏,为配合2004年12月大修的增产节能改造,大修时,将脱碳溶液全部换掉,并在配制新脱碳溶液过程中,加入新的活化剂ACT-1.从开车至今,脱碳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效果明显比加入DEA时好.  相似文献   

2.
《中氮肥》2019,(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石化分公司450 kt/a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采用BASF的活化MDEA两步法吸收工艺,脱碳系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系统,其运行的稳定性及节能环保属性对整套合成氨装置的运行效能有着重大影响。为保持脱碳溶液的清洁度,实现脱碳系统的节能环保,2018年2月底合成氨装置复工开车至9月17日计划停车,在连续运行的198 d里,塔石化分公司实施了避免MDEA溶液浪费的技改、MDEA溶液过滤器(A301)清洗优化、甲烷化工艺冷凝液泵(P309)停机时机优化、脱碳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优化等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改及优化。实践表明,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改与优化措施落实后,有效地保证了MDEA溶液的清洁度,避免了MDEA溶液的浪费,减少了废水排放,减少了脱碳系统的电耗和蒸汽耗,确保了脱碳系统的稳定运行,降耗增效效果显著,节能环保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氮肥》2020,(1)
简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450kt/a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2017年10月17日装置开车脱碳系统建溶液循环过程中CO_2汽提塔给料泵(P303A)发生气缚导致脱碳系统溶液循环中断这一事故的经过,并通过排除法判断出机泵气缚的症结所在,采取应对措施及操作优化后,克服了调节阀内漏等诸多不利因素,成功解决了P303A的气缚问题,使脱碳系统溶液小循环及大循环得以建立,没有影响系统的开车进度。同时,通过事故的处理提出对半贫液流量调节阀(FV-3021)、泵出口电磁阀和最低流量阀进行研磨维修以及修订脱碳系统建溶液循环操作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化公司引入俄罗斯先进的日产600t合成氨TanDem天然气换热转化技术,对已有合成氨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配套建设年产200kt合成氨气体净化装置。在装置开车前,对脱碳系统、高变废锅、低变废锅、汽堤塔进行了化学清洗;循环水系统进行了化学清洗及预膜;脱碳系统的填料环进行了清洗,开车后,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赵国忠 《大氮肥》2022,45(1):51-59
借鉴以往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工程设计及现场开车经验,通过对脱碳系统开车流程中的清洗、进液、钒化、导气等主要工序进行深入探析,同时结合脱碳系统开车及运行阶段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为满足装置开车及运行顺利实施的工艺设计优化及改造方案,以满足脱碳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可靠性,进而确保装置的正常连续生产,提高...  相似文献   

6.
胡育华  孟新东 《气体净化》2006,6(C00):21-23
某合成氨厂2004—09—01至09—12大修,13日合成氨系统开车。在重新开车的一段时间里,净化车间脱碳系统出现了一些从未遇到过的不正常现象:a)09—21前后发现脱碳液中有大量的灰黑色沉淀物,滤去沉淀后观察溶液的颜色时,几乎看不到什么颜色了,而正常时总是草绿色的。分析其中的偏钒酸钾(KVO3)含量,只有0.55g/L,而正常指标是2~5g/L;  相似文献   

7.
总结国产MDEA脱碳技术与MDEA溶液在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的应用情况,并对系统运行中存在的腐蚀等问题进行讨论,为国产化MDEA脱碳技术及溶液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化肥生产中,原料气经转化、变换、脱碳、合成氨的流程是当今世界合成氨的经典生产工艺。作为脱碳单元的关键设备,溶液泵在合成氨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脱碳生产装置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因为脱碳溶液泵故障而危及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中氮肥》2018,(6)
塔西南化肥厂200 kt/a合成氨装置在近年来的开车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开车步骤、统筹好各环节的交叉作业,以及对转化系统、脱碳系统、合成冷冻系统等开车中的一些操作及参数控制进行优化,实现了自2015年以来合成氨装置连续3 a春季重启(上年冬季停车)均一次成功,达到了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目的,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复工开车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中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二化肥合成氨装置试车过程中脱碳系统开车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 ,对期间再生塔发生的液泛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低温甲醇洗脱碳塔系统模拟与改造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低温甲醇洗脱碳塔系统在焦炉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中气体净化工段的应用以及改造方案的研究。改造后的流程在原脱碳工艺基础上增加了脱碳塔的塔底循环,即脱碳塔塔底液相部分经氨冷器冷却后重新进入脱碳塔下塔再吸收CO2,提高了系统CO2在甲醇溶液中的饱和度。本文用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脱碳塔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冷量不足的问题,并使生产达到了满负荷。  相似文献   

12.
余士良 《化肥工业》2011,38(5):56-60,66
介绍了合成氨系统短期(在8h以内)停车检修后再开车时煤气系统存在的氧含量高的问题,并从循环洗涤水中的解吸氧、气化炉开车时下吹煤气管道内的填充空气、清理洗气箱过程带入的空气、煤气总管温度降低后易形成负压而吸入的空气4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计算和论证.提出了解决合成氨系统停车及开车时氧含量高的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13.
合成氨装置快速开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铭  孙振梅 《大氮肥》2005,28(2):120-122
从合成氨装置操作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改进冷态下一段炉系统的开车方法,寻找化工投料的最佳速度、时间、低变炉最佳升温时机及采用合成催化剂自热均衡升温等措施,从而达到节约开车时间,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杨强国 《大氮肥》2010,33(1):26-28
对影响合成氨装置开车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及工艺优化措施,实施后缩短了开车时间,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280kt/a合成氨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情况及技术特点,总结了开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该低温甲醇洗装置的操作弹性为生产能力的50%~110%,吨氨耗电量120kW-h(包括冰机在内),吨氨甲醇消耗1.5~1.6kg。  相似文献   

16.
介绍威顿达州800 kt/a硫酸装置的建设和投料试车情况。装置采用"3+1"二转二吸工艺,设有低温热回收系统(HRS)和氨法尾气吸收系统。装置投产后运行顺利,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对装置施工情况进行了总结,特别强调了国内外的没计差距对施工的影响,建议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乌拉山化肥有限责任公司18万t/a氨醇新系统检修前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检修前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生产系统检修的过程及检修后系统开车的过程。大检修及改造后,开车快捷顺利,各种消耗显著下降,氨产量增加,生产的综合效益较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吴艳波  余攀 《大氮肥》2012,35(6):387-388,391
某合成氨厂低温甲醇洗装置高负荷生产时,不能提供足够的热负荷,需要投用开车再沸器才能保证热再生塔的再生效果,导致装置能耗增加。分析原料气再沸器热负荷不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ICI74-1催化剂自开车以来的使用情况,以及目前的运行状况。通过运行15年来催化剂的氨净值、压降、热点温度、合成效率和合成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催化剂目前的实际状况,为经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