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三种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氨萘复合减水剂)与掺入以10%等量取代水泥的石灰石粉,并分别复掺30%粉煤灰、30%矿渣、5%硅灰的胶凝体系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掺萘系和氨萘复合减水剂的混凝土较稳定,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流动度较大,经时损失较小,但泌水现象严重。复掺时适应性最好的是粉煤灰,其次是矿渣,最差的为硅灰。  相似文献   

2.
掺和料对生土墙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矿渣、粉煤灰、水泥等掺和料单掺和复掺时对生土墙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掺和料时,水泥对生土墙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改性效果较好,矿渣次之,不宜掺入粉煤灰;复掺掺和料的生土墙体材料与单掺或未掺掺和料的生土墙体材料相比,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剪强度和收缩变形值均增加.复掺优化后的最佳组合为:矿渣、粉煤灰、水泥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2%,12%,8%.  相似文献   

3.
王昆 《福建建材》2024,(3):6-10
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高炉矿渣-粉煤灰三元体系工作性能和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粉煤灰和高炉矿渣的水泥浆体流动度要优于单掺组分,并且粉煤灰与高炉矿渣能够发挥“叠加效应”,促进了复合体系的火山灰反应,生成更多的AFt和C-S-H凝胶等水化产物。减水剂的掺入提高了复合浆体加速期的放热峰,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效果,提高了复合水泥浆体的流动度,改善了水泥硬化浆体的孔隙结构,提高了硬化砂浆的抗压强度,在加入0.08%聚羧酸减水剂后,纯水泥胶砂、单掺粉煤灰胶砂、单掺高炉矿渣胶砂、复掺粉煤灰与高炉矿渣胶砂28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46.8%、42.6%、35.3%、35.9%。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型渡槽预应力槽身混凝土的抗裂、防渗与抗冻等耐久性的较高要求,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粉煤灰单掺与粉煤灰、矿渣粉复掺等配合比设计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化出2个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并系统研究了优化的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收缩变形及抗渗、抗碳化和抗冻等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5.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碱含量低、收缩率低等特点,非常适合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C60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原材料。C60高性能混凝土掺机制砂能减少河砂的用量。掺入适当比例的矿渣粉和粉煤灰能取代部分水泥,并能显著提高C6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C60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与施工单位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复合胶凝材料流变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性能混凝土常用原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硅灰)的动电电位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减水剂对矿物掺和料动电电位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掺和料两两相互掺入水泥后,在减水剂作用下复合胶凝材料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矿物掺和料其化学成分、细度、密度决定了各自动电电位;减水剂对矿物掺和料动电电位影响不尽相同;复合胶凝材料的流变性与矿物掺和料的品种、细度、复掺量以及减水剂和水胶比的组合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单体组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普通型聚羧酸减水剂及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塑性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0~24 h内,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率比普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低;大、小单体的种类对混凝土收缩值有显著影响,缓释型聚羧酸外加剂对混凝土6h和28 d塑性收缩值均小于普通型聚羧酸减水剂,其中,小单体采用丙烯酸、大单体采用SPEG制得的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6h和2 d塑性收缩值最小。  相似文献   

8.
在膨胀混凝土中,其膨胀性能并非随掺和料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只有掺入适量的掺和料,混凝土的膨胀性能才会得到发展。如果掺入过量的掺和料,膨胀混凝土的后期膨胀性能和强度都会受到影响。矿渣和粉煤灰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40%时,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的数值最大。在改变粉煤灰与矿渣粉复掺比例的试验中,随着粉煤灰比例的增加,膨胀混凝土试件的限制膨胀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减水剂与水泥容易出现相容性不良的问题,而添加适量矿物掺合料有助于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该文研究了三种减水剂和粉煤灰、硅灰和矿渣粉与水泥的相容性,通过测定相应时间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表征相容性。通过改变减水剂的种类和掺量,确定了减水剂的最佳掺量(饱和点掺量),改变矿物掺合料的掺量,确定了粉煤灰、硅灰和矿渣粉的最佳掺量。采用TOC法测试了矿物掺合料对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的影响;采用电声法测定了水泥-聚羧酸减水剂体系浆体的zeta电位,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影响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两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水泥和粉煤灰、硅灰和矿渣粉的相容性比萘系减水剂效果好,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粉煤灰和矿渣粉能够明显增加水泥浆体的流动度,硅灰显著降低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复掺效果较好,矿物掺合料的最佳掺量为:粉煤灰15%,硅灰5%,矿渣粉10%,粉煤灰与矿渣粉有利于增加聚羧酸减水剂的有效吸附量,降低水泥-聚羧酸减水剂浆体的zeta电位,改善水泥浆体的和易性。  相似文献   

10.
以等强度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粉煤灰单掺和粉煤灰、矿渣复掺情况下C30混凝土的早龄期收缩和准绝热温升特性。结果表明:等强度条件下,单掺50%粉煤灰时,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和自收缩均小于复掺30%粉煤灰20%矿渣,更多粉煤灰的掺加降低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单掺50%粉煤灰时,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及温峰均低于复掺30%粉煤灰20%矿渣,大量粉煤灰的掺加降低了混凝土的早龄期放热。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4.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19.
材料性能的随机场特性参数的检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议根据相关函数分析结果描述材料随机场性质,提出用曲线拟合方法检定随机场特性的分析模型参数。经过实例分析,指出指数余弦式模型的现实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