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微波辐射下玉米秸杆酸水解糖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玉米秸杆进行酸水解糖化实验,考察了硫酸质量分数、液固比、微波辐射时间、 压强、功率等因素对还原糖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条件下,随着硫酸质量分数、固液比、辐射时间、压 强、功率的变化,还原糖收率都存在着一个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硫酸质量分数2%、液固比15.0、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压强0.3MPa、功率225.0W,在此条件下玉米秸杆酸水解还原糖收率达到最大值为21.8% 。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低浓度酸水解制取液体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深入了解生物质中纤维素的超低酸水解机理,在水解反应系统中研究了水解糖产率和纤维素转化率的影响因素.以定量滤纸为原料,极低浓度酸为催化剂,在自行设计的以高压全混流间歇反应器为主体的生物质水解试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工况参数下纤维素水解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酸质量分数的增加,还原糖质量浓度增加;反应温度控制在稍低于240 ℃时,还原糖得率较高;反应压力小于40×105 Pa时,反应压力越大,还原糖得率越高.在硫酸质量分数为0.05%以及反应条件为215 ℃和40×105 Pa的优化条件下,得到了质量分数为46.55%的还原糖得率和55.07%的纤维素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稀硫酸水解条件下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水解温度110℃,水解时间1.5 h,料液比1∶10,硫酸浓度3%。并在此最佳试验条件的基础上添加了有机酸或金属盐离子来提高稀硫酸的水解效果。实验研究表明,一些金属盐离子和有机酸对水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使还原糖得率提高了6.7%,而某些盐离子有抑制作用。采用了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萃取、蒸发浓缩、原位脱毒、过碱化处理等脱毒方法来提高混菌发酵制酒精的产率。  相似文献   

4.
探索一种在微波辐射下通过臭氧氧化葡萄糖制备葡萄糖酸的高效绿色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下,臭氧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可快速催化氧化葡萄糖为葡萄糖酸溶液。对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上升,葡萄糖酸产率逐渐下降;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臭氧气体流量增加等因素对葡萄糖酸产率的影响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通过试验设计,得到本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组合为:葡萄糖溶液浓度400mmol·L-1,气体流量2465mL·min-1,微波辐射功率210W,微波辐射15min时,葡萄糖酸产率为85.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麦秸秆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稀酸水解实验研究,探讨了原料与稀硫酸的固液比,反应时间、稀硫酸浓度和温度对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为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确定麦秸秆最佳水解条件是:固液比为1:8、0.6%稀硫酸在160℃下反应1h,得到还原糖浓度50.34g/L、得率为61.96%。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超低酸水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间歇反应釜中,以超低酸(硫酸质量分数为0.05%)水解的方法对5类1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评价,并考察了温度与时间对不同秸秆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同种类不同地区秸秆水解后还原糖浓度有很大差异,这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及转化率有关.黑龙江的稻草、玉米秸秆及山东小麦秸秆的还原糖浓度较高,4种棉花秸秆的还原糖浓度都较低;还发现,木质素含量较高的秸秆,超低酸水解还原糖浓度较低,只是水解了部分半纤维素及极少量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7.
以制糖工业的副产品糖蜜为原料,通过酸水解法制备乙酰丙酸(LA),再用富含LA的糖蜜水解液发酵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B)。本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对糖蜜酸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液固比1.24 mL/g、反应温度146 ℃、反应时间1 h。该反应条件下LA的最高产率达到44.09%,大大优于未优化时LA的产率(17.39%),也优于已报道的响应面法优化硫酸催化甘蔗糖蜜制备LA的产率(30.11%)。随后利用该水解液培养杀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48 h后生物量达到2.99 g/L,菌体中PHB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14.85%。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水解反应条件能够明显提高糖蜜酸水解制备LA的产率;富含LA的糖蜜酸水解液直接用于PHB的生产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技术,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利用聚乙烯醇(PVA)醇解液,与α-萘酸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甲酯.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100W,辐射时间为30min,物质量比n(PVA醇解液):n(α-萘乙酸)=31:1,硫酸氢钠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58%时条件较佳,产率达93.6%.产品通过折光率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技术,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利用聚乙烯醇(PVA)醇解液,与α-萘乙酸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甲酯.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功率为100W,辐射时间为30min,物质量比n(PVA醇解液):n(α-萘乙酸)=31:1,硫酸氢钠用量为α-萘乙酸质量的58%时条件较佳,产率达93.6%.产品通过折光率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乙醇-水溶液中对灯盏花乙素进行酸水解制备野黄芩素,用正交试验对水解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水解条件:温度80%,硫酸浓度20%(质量分数),乙醇浓度80%(体积分数),固液比1:2(质量-体积比,mg/mL),反应时间3.5h,该条件下的平均收率为90.7%.利用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加压浸取枳椇中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进行了微波辅助加压浸取枳椇中总黄酮的研究。获得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乙醇水溶液质量分数50%、压强131.733 kPa和液固比10 mL/g,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高达97.28%,比常压浸取装置的提取率提高了22%。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微波辅助加压浸取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萃取装置进行了乙醇水溶液常压微波辅助浸取枳椇总黄酮的单因素实验研究,获得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辐射(时间)至溶液沸腾,辐射1次;乙醇的质量分数50%;固液比1:10;预泡时间1 h和颗粒尺寸60目,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高达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SO42-/TiO2/HZSM-5固体酸催化剂。通过对混合碳四在SO42-/TiO2/HZSM-5固体酸催化剂上的低温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考查了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硫酸浸渍浓度、硫酸浸渍时间、液固质量比、粘和剂的质量分数、沉淀老化温度和焙烧温度等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以及空速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合剂的质量分数和硫酸浸渍浓度对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粘合剂γ-Al2O3在质量分数为30%时催化性能最好;低的体积空速有利于提高BTX(苯、甲苯、二甲苯)和芳烃的选择性;此外,同ZnNi/HZSM-5催化剂相比,达到相近的BTX和芳烃的收率,SO42-/TiO2/HZSM-5催化剂可使反应温度降低1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粉渣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果胶工艺.对比了液料比、提取pH值、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功率和硫酸铝用量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优化提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提取pH值为2,微波加热时间为5 min,微波功率0.4 kW,硫酸铝用量7 mL,果胶提取率为1.853 7%,比传统提取方法时间缩短、产率提高、大量节约溶剂.  相似文献   

15.
以硫酸为浸出剂,对某表面处理工业园电镀废水处理污泥中的铜做了浸出试验研究.将污泥干燥、研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污泥中含铜19.03%.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探讨了固液比、反应时间、浸出温度、硫酸质量分数、搅拌速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质量分数为20%,固液比为1∶10,搅拌速率为700r/min时,在20℃下反应40min,铜的浸出率可达97%以上;根据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对硫酸浸铜过程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浸铜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固体膜扩散控制,其反应级数为0.828 2,浸出活化能为11.809kJ/mol.研究为含铜电镀污泥安全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主要进行硅胶担载硫酸铈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重点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担载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1.4,催化剂担载量15%,反应时间5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乙酸转化率分别为93.8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芝麻渣中蛋白质,并用超滤法进行纯化.实验考察了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固液比、溶液pH值、微波功率、提取时间等因素,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同时考察了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以及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 W,固液比1∶20,溶液pH11,微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90 s,提取率约55.32%;采用10万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在0.18 MPa压力下对芝麻渣蛋白质纯化后,蛋白质纯度提高了15.67%.  相似文献   

18.
以盐泥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硫酸钙晶须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搅拌速度150r/min,原料配比(盐泥、硫酸、水的质量比)1:1.84:2。在该条件下,晶须产率为33.28%,晶须平均长径比为85,白度为68.4%,硫酸钙纯度达到92.75%。  相似文献   

19.
以橘皮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用盐酸溶液萃取、硫酸铝沉淀提取果胶。探讨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温度、pH值、液料比及硫酸铝用量对果胶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