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基性农药制剂的开发和前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华乃震 《农药》2006,45(12):805-809
论述了水基性农药制剂的内容和类型,详细地讨论了悬浮剂、水乳剂和微乳剂水基性制剂的开发、优劣和前景。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国内开发微乳剂应审慎对待;而开发悬浮剂和水乳剂的水基性制剂是更有利和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2.
董广新  周良佳  杜微  崔勇 《农药》2006,45(5):311-312,315
介绍了一种以水为介质的环保型绿色农药新制剂-10%啶菌噁唑微乳剂,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乳化剂及溶剂品种的筛选,并且考察了水质对微乳剂配制的影响,考察了配制的微乳剂低温、热贮、乳化和对原药分解率等性能,表明该微乳剂品种分解率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开发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农药水基性制剂的内容和类型。较样细地讨论了悬浮剂、水乳剂和微乳剂水基性制剂的开发、优劣和前景。指出微乳剂在国际上不是剂型开发的趋势,国内开发微乳剂应审慎对待:而开发悬浮剂和水乳剂的水基性制剂是更有利和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4.
微乳剂FAO标准编写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  言微乳剂是由水以及水不溶物和水可溶物组成的感观均匀和透明的液体。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可能存在于水相 ,非水相或两相中。有各种不同的微乳剂 :水相可以看作是分散相 ,或是连续相 ,或者两相被看作是连续的。但不管是那种情况 ,微乳剂都能分散到水中形成一般的乳状液或稀微乳液。微乳剂的主要优点是 ,与其他常用的分散制剂不同 ,微乳剂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这一点有些象水溶性液剂 (SL)。不过 ,微乳剂往往只是在限定的温度范围内才是稳定的。基于此 ,对该制剂的贮存条件要求要作具体说明。还应指出 ,微乳剂用水稀释后形成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5.
选用新一代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为乳化剂,研制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溶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进行了对比与筛选,通过制剂质量技术指标的测定,确定了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最佳配方。对最佳配方进行了重复性试验,表明该剂型具有良好的热、冷贮稳定性,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微乳剂产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0.5%苦参碱微乳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一种水基化的苦参碱农药制剂。按照自创苦参碱微乳剂的制备工艺和微乳剂技术指标控制实验的要求,进行配方筛选实验,确定了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苦参碱原粉0.5%,乙酸乙酯20%,乳化剂C 20%,丙三醇0.5%,甲醛0.1%,去离子水58.9%。通过对该配方产品的验证实验,包括低温稳定性、抗冻、乳液稳定性等,检验产品的合格性,结果显示0.5%苦参碱微乳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微乳剂质量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表明该配方可行。  相似文献   

7.
以新型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醇醚糖苷(AEG)作为乳化剂,研制5%戊酸氰醚酯微乳剂,筛选配制该微乳剂的最佳配制工艺和方法。对复配得到的制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以AEG作为乳化剂的戊酸氰醚酯微乳剂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达到该类微乳剂产品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3%啶虫脒微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长英 《安徽化工》2003,29(1):36-37
报道3%啶虫脒微乳剂组成和配制方法,研究了温度,水质等因素对该制剂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证明该制剂成本低,药效好,质量稳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阿维菌素·哒螨灵微乳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赵宝顺  李嘉诚 《农药》2003,42(9):21-23
报道到了一种新型复配微乳剂—阿维菌素·哒螨灵微乳剂的研究情况 ,简述了它的制备方法 ,配方筛选及贮藏稳定性等实验研究结果 ,表明该配方优良、制剂稳定、价位低、药效高、使用安全 ,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0%残杀威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思桥  吴志华  曹永松  梁骥  王霖 《农药》2006,45(9):587-590
根据微乳剂形成的机理,选用了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制备出了10%残杀威微乳剂,经过试验得出10%残杀威微乳剂的组成为:残杀威10%,DBS—Ca/1602(1:1)10%~15%,环己酮10%~15%。去离子水60%-70%。该微乳剂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其粒径范罔在4~10nm之间。该制剂质量达到国家农药有关标准,本研究确定了10%残杀威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pH=5~7,透明温度范围为-10℃~60℃。  相似文献   

11.
0.5%溴敌隆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锋  王宏光  高宏航 《农药》2000,39(10):13-14
报道了0.5%溴敌隆微乳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研究了温度、水质和贮存时间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老查了制剂的杀鼠毒力和对鼠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2.
王守华 《山东化工》2006,35(1):11-12
在对以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磷为有效成分的5%高氯毗微乳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慕础上,相应研究了温度、水质和贮存时间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5%阿维菌素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和乳化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并且考察了水质对微乳剂配制的影响.考察了配制微乳剂的低温、热贮、乳化和原药分解率等性能.表明该微乳剂品种分解率低,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照下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在微波辐照下制备聚硅氧烷微乳液。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微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D4、DBSA、SDBS和OP-10分别为微乳液质量的15%,3%,4%和1%时微乳液的流体力学半径最小。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催化剂用量越大,D4转化速率越快,但最终的平衡转化率接近。  相似文献   

15.
详细地叙述了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微乳剂剂型的制备过程,并对调配微乳剂型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在无机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乳液的结构特征及制备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主要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乳化作用,综述了微乳液在无机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姚琳  徐桂英 《日用化学工业》2007,37(1):34-37,57
简单介绍了微/纳米SiO2的优点和应用;阐述了反相微乳液中制备SiO2的反应原理和具体过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综述了改变微乳液的参数对SiO2粒子的尺寸及形貌等的调控措施,并对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分离膜不仅拓展了膜材料的选择范围和成膜工艺技术,并为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从微乳液的组成、乳化剂的性质等对微乳液聚合制备的分离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方面,对微乳液聚合在分离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的研发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微乳液的结构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延平  孙新波  赵德智 《辽宁化工》2004,33(2):96-98,116
系统阐述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相态、制备方法,并就微乳液在3次采油、纳米材料制备、有机化学反应、聚合反应、催化、分离过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微乳液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微乳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乳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阐述了微乳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一些影响因素,以及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