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葡萄糖处理对青花菜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缓青花菜采收后的黄化,采用不同质量分数葡萄糖处理青花菜,并对颜色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
酶活性、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12%葡萄糖处理能显著延长青花菜的货架期。葡萄糖处理明显抑制了色泽角(hue angle,H)值的下降和明
度(L*)值的上升,减缓了叶绿素的降解。在贮藏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处理组维持了较高水平的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提高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
总酚含量。  相似文献   

2.
紫外照射处理对蒜薹品质与活性氧代谢影响的多变量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紫外照射处理对蒜薹品质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蒜薹的呼
吸强度上升,光泽降低、颜色泛黄,导致蒜薹的品质降低,紫外照射处理加速了蒜薹劣变过程,其中处理15 min的
效果最显著。主成分分析发现,a*、b*是影响紫外照射处理对蒜薹劣变作用的主要品质指标,过氧化氢(H2O2)含
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花青素、谷胱甘肽
(GSH)含量是主要决定指标。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都表明:H2O2含量与SOD活性呈显
著正相关,与总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GSH、MDA和花青素含量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葡萄籽培养基对平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葡萄籽培养基栽培平菇,对平菇多酚的组成以及含量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分析,并以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还原能力为测试手段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不同品种(赤霞珠和龙眼)、不同质量分数(39%和78%)的葡萄籽培养基对所培育平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78%质量分数的赤霞珠葡萄籽培养基所栽种平菇的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其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平菇多酚提取物浓度为41 mg/m L时达到69.4%),并检测到了芦丁等10种多酚类物质。因此,葡萄籽可代替传统的棉籽壳培养基培育平菇,提高平菇的抗氧化性能,实现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采集于新疆不同地区的20个野生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福林酚法测总多酚,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DPPH、ABTS、还原能力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法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野生苹果的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HDM-23的总多酚含量最高(4714.33μmol没食子酸/100g鲜果),XY-31的总黄酮含量最高(2452.84mg芦丁/100g鲜果)。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总多酚与总黄酮是野生苹果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物质。  相似文献   

5.
以老黑谷米面粉为原料,提取分离其中的可溶性多酚、游离多酚、酯化多酚、醚化多酚、键合多酚,利用比色法进行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测定,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TEAC)、还原能力测定(RP)和H2O2清除活性等5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测定体系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多酚中,可溶性多酚含量最高,酯化多酚含量次之,显著高于游离多酚、醚化多酚、键合多酚。多酚中类黄酮含量最高为键和多酚和可溶性多酚,显著高于其他3种多酚。5种多酚均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键合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可溶性多酚的H2O2清除能力、FRAP还原能力、RP还原能力和TEAC总抗氧化能力最高。本研究为老黑谷米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细胞模型,经过不同粉碎条件处理香菇柄粉后,研究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及多酚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值为9.90~24.22 μmol QE/100 g,普通粉碎组最高,纳米超微粉碎组最低,CAA值随粉体粒径减小而降低(不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清洗);气流超微粉碎组CAA值为0.65 μmol QE/100 g,普通粉碎组和纳米超微粉碎组未表现出细胞抗氧化活性(PBS清洗)。香菇柄粉游离酚的抗增殖活性(半数有效浓度(median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为1.888~5.213 mg/mL,结合酚的抗增殖活性(EC50值)为2.225~4.751 mg/mL,气流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粉结合酚的抗增殖活性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六种不同热风干燥方式对香菇多酚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法和HPLC法对香菇多酚定量定性分析,并用化学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恒温干燥(ID)游离酚含量最高(2.69 mg GAE/g DW),结合酚含量最低(0.19mg GAE/g DW);均匀间歇干燥(UID)游离酚含量最低,结合酚含量相对较高。游离酚主要成分为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结合酚主要成分为没食子酸、槲皮素。六种干燥方式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ID组游离酚和结合酚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分别为0.53μg/m L、0.06μg/m L;ID组游离酚的ABTS+·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为3.32μg/m L,各干燥组间结合酚ABTS+·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不同干燥组间的还原力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处理香菇多酚的含量、组成、抗氧化性有所差异,恒温干燥(ID)是香菇干燥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市售平菇为试材,分析低温处理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对平菇进行不同时间(4、8、12、16 d)的低温(4℃)处理,测定平菇贮藏期间感官特性、白度、硬度、失重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细菌菌落总数、活性氧含量、丙二醛含量、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延长低温处理时间可降低平菇感官特性、白度、硬度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平菇的失重率和表面菌落数;诱发平菇细胞的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内活性氧、丙二醛及总酚含量的增加;同时也增强了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NADPH氧化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因此,长时间低温处理降低了平菇的贮藏品质,低温保藏只能作为一种平菇极短时间的保存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观音座莲叶为材料,探究其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Al(NO33络合法和福林酚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各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以(DPPH、ABTS、普鲁士蓝)法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综合评价各部位抗氧化活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2种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福建观音座莲叶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271.05±2.82 mg/g)与总酚含量(59.62±3.23 mg/g)均最高;各部位均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呈明显量效关系。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部位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福建观音座莲叶各部位均含有总酚、总黄酮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三个不同等级红茶的抗氧化活性强弱及关键差异成分,该研究检测分析了红茶样品抗氧化活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红茶抗氧化活性随红茶等级的升高呈现出递增趋势,其中特级红茶和二级红茶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这五款不同品类红茶间抗氧化活性强弱水平也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检测成分发现,红茶样品内的咖啡碱、多酚、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没食子酸、茶黄素含量随红茶等级升高逐渐增加;而多酚和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则与品类间红茶活性变化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红茶的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没食子酸、茶黄素等成分含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其中多酚含量与4种抗氧化活性指标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T-AOC值和DPPH值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综上可知,红茶的等级会对其抗氧化活性造成影响,多酚及其衍生物是决定红茶等级和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8 种不同组成的培养基培养的平菇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培养基对平菇香气成分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8 种培养基生产的平菇香气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培养基平菇香气种数分布在26~35 种之间,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物质,其中醇类物质含量达到总量的一半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6 个主成分以代表8 种培养基平菇的112 种香气成分,6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超过92%,其中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是C组培养基和A组培养基,即70%棉籽壳、30%桑枝屑(棉籽壳含水率18%、陈桑枝屑含水率20%)培养基和100%棉籽壳(棉籽壳含水率18%)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吴海霞 《食品科学》2014,35(18):241-245
为探讨60Coγ射线辐照在平菇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以黑平1号为试材,分别采用0.5、0.8、1.0、1.3、1.6 kGy和2.0 kGy 60Coγ射线对平菇进行辐照,研究其在6℃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0.5~1.0 kGy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可以改善平菇的贮藏品质,贮藏第12天时1.0 kGy处理平菇的保鲜度为0.5,贮藏效果最佳;0.5~1.0 kGy辐照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平菇褐变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强,统计分析表明褐变度(browing degree,BD)与PPO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BD=0.0183 PPO活性-0.1527(R2=0.753 9,P0.05);0.5~1.0 kGy 60Co γ射线辐照能延缓平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修复酶活性的降低,减少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积累,降低质量损失率。因此,采用0.5~1.0 kGy 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平菇,可以延缓平菇的褐变及衰老,保持其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至10~12 d。  相似文献   

13.
4 个葡萄品种葡萄籽冷榨油的性质与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4 种葡萄籽冷榨油脂肪酸组成、总酚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收集单品种葡萄籽榨油,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Folin-酚法测定总酚含量,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Fenton反应和总抗氧化能力法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4 个品种葡萄籽冷榨油均富含亚油酸(72.77%~77.3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12%~91.06%;总酚含量为60.77~100.53 μg GAE/g,爱格丽葡萄籽冷榨油总酚含量最高,其次是北冰红、媚丽、赤霞珠葡萄籽冷榨油;4 个品种的葡萄籽冷榨油都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的能力,且随着葡萄籽冷榨油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增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变化范围为10.19~13.82 mg/mL,清除ABTS+·的IC50变化范围为11.62~19.25 mg/mL;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范围为13.18~27.08 U/mL;总抗氧化能力范围为1.08~3.68 U/mL。4 个品种的葡萄籽冷榨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爱格丽>北冰红>媚丽>赤霞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产地羊肚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组成,以3 种不同产地(云南、西藏、新疆)尖顶羊肚菌为原料,提取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2,2’-联苯-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其组分。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平均总酚含量为5.958 mg GAE/g,游离酚约为结合酚的25 倍;云南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高((6.157±0.192)、(0.250±0.018) mg GAE/g),西藏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低((4.928±0.045)、(0.188±0.026) mg GAE/g)。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和黄酮,组成较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西藏尖顶羊肚菌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最强;新疆尖顶羊肚菌多酚的ABTS+·清除能力最强,ORAC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外源物质对新疆紫草毛状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gNO3、L-苯丙氨酸、乙酸钠影响下新疆紫草毛状根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AgNO3质量浓度为5 mg/L时,毛状根中紫草素、总多酚及总黄酮的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0.3 倍和0.8 倍,而花青素的含量在AgNO3质量浓度为3 mg/L时达峰值,较对照提高了0.4 倍。在AgNO3质量浓度为5 mg/L前提下,L-苯丙氨酸质量浓度为25 mg/L时,紫草素、花青素及总黄酮的含量均达峰值,分别较对照提高了0.3、1.4 倍和1.2 倍。而总多酚含量虽然并未高于对照组,但是在各个处理中仍然含量最高。在AgNO3、L-苯丙氨酸质量浓度分别为5、25 mg/L时,总多酚和紫草素含量均在乙酸钠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达到最高,花青素的含量在乙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达到最高,而乙酸钠不同处理的毛状根中总黄酮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外施一定质量浓度的诱导子AgNO3及AgNO3和L-苯丙氨酸的联合作用均能促进新疆紫草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外施一定质量浓度的AgNO3、L-苯丙氨酸及乙酸钠可协同促进毛状根中总多酚、花青素和紫草素的积累,但显著抑制总黄酮的合成积累。  相似文献   

16.
选取10 个品种马兰(M1~M10)为研究对象,测定M1~M10的β-胡萝卜素、多酚、黄酮和皂苷的含量;并初步分析10 个品种马兰抑制蛋白糖基化的活性及其与各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兰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其中M2、M5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M3、M10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多;M4、M6的皂苷含量最高。10 个品种马兰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蛋白糖基化效果,抑制率达到49%~71%。马兰对由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O)和乙二醛(glyoxal,GO)引发的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与其多酚含量和黄酮含量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而皂苷含量仅与对MGO引起的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郭丽  王鹏 《食品科学》2015,36(7):137-142
为获得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分别以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 种食用蕈菌为发酵菌株,对含有蓝莓果渣的固态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发酵时间对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3 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总酚、黄酮、蛋白质和花色苷含量影响较显著(P<0.05)。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3 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总酚、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P<0.05),其中,香菇发酵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香菇发酵产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活性达71.77%,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达65.2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54.77%,固态培养10 d抗脂质过氧化率达到89.63%。  相似文献   

18.
郑平  吴幼茹  杨继伟  邹毅  王在谦  李楠 《食品科学》2016,37(11):242-247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探讨由甘蔗汁发酵而成的甘蔗酒、甘蔗醋在体外及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整个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对多酚和黄酮具有一定的提取作用;在醋酸发酵阶段多酚和黄酮含量呈现波动状态,这可能和发酵过程中的氧化、水解作用有关。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具有极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同时甘蔗酒还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多酚和黄酮经过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后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多酚和黄酮在胃液环境中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在肠液环境中含量略有上升。通过对不同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能力、总还原能力的比较,表明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不仅受食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而且受消化液中pH值、蛋白酶、磷酸盐等多种生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超微粉碎对香菇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鲜香菇分为伞、柄后进行适当干燥,利用超微粉碎得到不同粒径的香菇伞粉和香菇柄粉,比较气流超微粉碎和纳米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处理在香菇伞粉和柄粉多酚溶出率、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碎可以使香菇伞粉总酚溶出率提高1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分析,香菇多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芦丁、阿魏酸和槲皮素,其中游离酚以没食子酸和儿茶素为主,结合酚以没食子酸、儿茶素和槲皮素为主。抗氧化能力评价中,气流超微粉碎能明显改善香菇多酚的还原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总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capacity,ORAC);纳米超微粉碎能够提高柄粉多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力。超微粉碎能够提高香菇多酚的溶出率及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以香菇为原料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一种前处理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朱素英 《食品科学》2015,36(10):65-69
目的:探究三七花多酚的提取优化工艺以及其抗氧化性。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 个因素,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得到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三七花多酚提取量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响应面图及三七花多酚提取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三七花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47 min、乙醇体积分数48%,多酚提取量(以没食子酸当量计)预测值可达58.95 mg/g,且实际值为预测值的98.44%,抗氧化性与三七花多酚提取量的相关系数为0.757 208。结论:最佳条件下实际值与预测值相符,说明预测结果可靠,可作为三七花多酚提取的优化条件;三七花多酚提取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的相关性说明三七花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