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应用灰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麦谷蛋白各组分含量与面包烘烤品质指标间的关系。文中将面包烘烤品质中的面包评分,面包体积,评价值三项指标作为母因素,讨论了与其它11项指标的联系密切程度,不仅验证了剩余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小麦面包烘烤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得出了评价面包烘烤品质的其它几个指标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21个小麦品种(系)的麦谷蛋白、酸可溶性麦谷蛋白和剩余蛋白的含量以及流变学特性指标,作了沉淀试验(Sedimcntation test)和面包烘焙试验。研究了麦谷蛋白各组分含量与面包烘烤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酸可溶性麦谷蛋白含量与蛋白质的质量指标以及烘烤品质指标间相关不显著,剩余蛋白含量与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用剩余蛋白含量预测小麦烘烤品质比沉淀值准确,与评价值相当,因此,剩余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小麦面包烘烤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准确可靠,用于小麦定等,尤其适于育种材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测定了21个小麦品种(系)的几种蛋白含量以及流变学特性指标,作了沉淀试验和面包烘烤试验,借助于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用剩余蛋白含量预测小麦烘烤品质与评价值相当,比沉淀值准确的结论,并建议在小麦品质育种及面包烘烤品质分析中,加强对剩余蛋白含量的直接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4项面包烘烤品质指标遗传距离的测定,应用聚类分析把50个小麦品种(系)客观地分为六类四群:优质群、良质群、高蛋白群和劣质群。评价了各群品种的品质指标特征,发现优质类群的特点是大多数烘烤品质指标优良且相互协调,明确了选择面包用品种的指标体系,并讨论了劣质群的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感官评分、面包比容、色差值、质构分析为评鉴指标,探究单一食品添加剂谷朊粉、沙蒿胶、单甘酯、黄原胶对燕麦橘络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对面包比容、色泽、硬度、感官品质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各指标之间,感官评分、面包比容、色差值、弹性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其中,添加0.6%的单甘酯综合评分最高,面包比容明显增大;沙蒿胶最适添加量为0.8%;谷朊粉最适添加量为8%,但面包硬度较大;黄原胶最适添加量为0.8%,但面包芯黏度较大。综上,添加0.6%单甘酯最佳。  相似文献   

6.
聚葡萄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葡萄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制作不同聚葡萄糖添加量的面色,观察并测定面包成品的感官、比容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得出聚葡萄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面包的比容,改善面包品质;面包贮藏实验表明聚葡萄糖有延长面包保鲜期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河南省推广的小麦品种烘焙品质和其他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河南省多数小麦品种的烘焙品质处于中等水平 .对于面包体积来说 ,当形成时间大于 6min ,稳定时间大于 1 2min ,抗延伸性大于 35 0BU ,最大抗延伸性大于 5 0 0BU后 ,其面包体积增加不明显 .通过面筋性状对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通径分析表明 ,稳定时间和能量对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起主要效应 .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河南省推广的小麦品种烘焙品质和其他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多数小麦品种的烘焙品质处于中等水平,对于面包体积来说,当形成时间大于6min,稳定时间大于12min,抗延伸性大于350BU,最大抗延伸性大于500BU后,其面包体积增加不明显。通过面筋性状对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通径分析表明,稳定时间和能量对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起主要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青麦仁面包的感官品质和质构性质,以面包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5%~30%)的青麦仁粉,利用直接发酵法制作青麦仁面包,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青麦仁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青麦仁粉添加量的不断增加,面包的感官评价值、比容、内聚性、弹性不断下降,但青麦仁面包的硬度、黏性、咀嚼性、水分不断升高。最终确定青麦仁粉的最适添加量为10%~15%,制作出的青麦仁面包既具有青麦仁较高的营养价值,也具有面包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质小麦的粘度与品质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测定53 个不同品质小麦样品的粘度值、发芽率和脂肪酸值等品质劣变指标,分析了发芽率、脂肪酸值和粘度之间的关系,并认为脂肪酸值、发芽率、感观分析及品尝评分结果都能较好地说明粮食的陈化程度和品质状况,而粘度值用于评价小麦的品质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从小麦麸皮中分别制备水溶戊聚糖和水不溶戊聚糖,然后将一定量的戊聚糖酶和水溶戊聚糖以及水不溶戊聚糖添加到面粉中,研究戊聚糖与戊聚糖酶的协同作用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戊聚糖酶和水溶戊聚糖一起添加到面粉中,可削弱水溶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改良效果,而戊聚糖酶和水不溶戊聚糖一起添加到面粉中,可削弱水不溶戊聚糖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弱化效果,对面团特性及面包烘焙品质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有代表性小麦样品63份,对有关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角质率与容重反映小麦的质量;面团评价计值与馒头总分的回归方程可作为估测小麦粉筋力强弱和蒸煮品质的参考;小麦粉矿质营养素对比人类膳食的要求,Cu、Fe基本满足.Zn、Mn、Mg需要进一步补充;Ca、P需要大量强化.品质特性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可做为培育不同用途小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麦芽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布拉班德粉质仪、拉伸仪、发酵仪和粘度仪研究了麦芽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面包的焙烤实验。结果表明,麦芽粉在中筋粉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1~02%,麦芽粉能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提高面包的感官质量,麦芽粉与乳化剂共同作用可延长面包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14.
面点工艺中常因面坯的流变性使成品造型达不到预期设计效果,本文从面点烤制时间、温度以及配方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面坯流变性的影响。多因素组合试验表明膨松剂种类对面坯流散性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面粉种类、油脂种类和烘焙温度。在20个/盘的装盘量下,使用小苏打、低筋粉、色拉油等原料在140℃条件下烘焙最有利于发挥面坯的流变性。这一结论对生产企业设计色、味、香、形俱佳的面点品种,开发面点新品种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谷朊粉应用于面包生产中对主要工艺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添加谷朊粉后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面包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将脱毒亚麻籽粕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高筋粉中,探讨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团微观结构、面包烘焙特性及面包贮存过程中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处理使有毒成分生氰糖苷含量显著减少;随着亚麻籽粕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弱化度增加,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评价值降低,面团韧性、抗延伸阻力、延伸性、粉力降低;面团的微观结构发生破坏;添加1%-5%的亚麻籽粕粉提高面包的感官评分和比容,同时具有抗老化作用,面包的硬度和弹性没有明显变化,延长了产品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面粉中脂类的化学组成、在面团中存在的物理状态及其在面包、饼干和蛋糕等焙烤食品中的功能作用。认为占面粉总量不到2%的脂类能较好地修饰面粉的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