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概述桃林口水库大坝是“金包银”式碾压混凝土(RCC法)重力坝。最大坝高74.sin。为了监测大坝蓄水后的安全运行情况,同时为北方地区推广此种坝型提供翔实的资料,大坝埋设f比较完备的安全监测仪器,并配置f先进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为水库的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观测仪器布置2.IPL部观测外部观测分变形观测、渗流观测和水文观测3部分。2.1.l变形观测变形观测包括水平位移观测、垂直位移观测、倾斜观测、挽度观测和基岩变形观测。在坝体79.00m、110.00m和130.00m高程的观测廊道内布设4条引张线,用于…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 ,主要指大坝外部及内部变形观测 ,混凝土面板位移变形及应力应变观测 ,坝体、坝基及坝肩绕坝渗流观测等。只有重视对整个监测系统的准确实施 ,保证观测仪器埋设的完好率、准确率 ,才能为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反馈设计、优化设计及确保大坝蓄水期、运行期的安全 ,提供可靠的观测成果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介绍了两岔河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安全监测的测点布置、仪器的埋设安装与观测等情况 ,并对坝体施工期及蓄水初期变形、渗流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两岔河大坝的施工期质量、运行情况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178m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规模、施工方法、主要技术指标等情况。大坝现已安全蓄水(水位高程740m),经坝体观测仪器分析及坝体渗流观测表明,大坝未出现异常,漏水量不大,但尚待正常蓄水位780m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1概述江垭大坝是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28m.在100m以上的高坝应用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并采用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的结构型式,尚属少见.为了监测大坝蓄水后安全运行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新坝型的应用积累更丰富的资料,大坝设置了完备的安全监测系统,其中的内部观测仪器在施工期的温度测值,对施工温控有直接的指导作用.2观测仪器布置2.1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主要项目为视准线、引张线、垂线和多点基岩变形计.在坝顶下游侧平行坝轴线布置一条视准线,基点埋设在大坝两岸边坡的基岩上,在坝体200.00m和160.00m高程的观测廊道内布…  相似文献   

6.
1工程概况  桃林口水库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原三道河村附近的青龙河上,是一座集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一期工程坝顶高程146.5m,最大坝高74.5m,坝顶长500m,正常蓄水位143.4m,总库容8.59亿m3。  一期工程大坝观测分内部观测和外部观测两部分。内部观测包括应力应变观测、温度观测、坝体渗压观测、接缝和裂缝观测。外部观测包括变形观测、渗流观测、水文观测。2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网络系统  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范围包括埋设在坝体、坝基及消力池内的全部永久性内部观测仪器及引张线、…  相似文献   

7.
对蓄水安全监测资料进行及时有效分析,是提高水电站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以西藏拉洛水电站为例,从原型观测资料出发,结合有限元模拟,对高海拔地区土石坝监测项目及仪器布设、资料分析方法等进行研究,重点探究坝体填筑及蓄水运行后水位升降对沉降变形、渗流渗压与应力分布等安全监测资料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坝基础及心墙渗...  相似文献   

8.
对昌马水库土石坝蓄水运行初期6年的大坝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究蓄水运行后水位升降对大坝坝体黏土心墙及灌浆帷幕防渗效果的影响,坝肩绕坝渗流、坝体位移变形评价,结果表明:坝体浸润线、坝基渗流均在正常范围内;两岸坝端有绕渗现象;主观测断面渗压正常,下游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350m的SC沉降仪和ZP引张钢钢丝式水平位移计是目前世界上埋设管路最长的垂直水平位移计,已在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坝体填筑中安装成功,并经调试后观测出初始值。根据仪器测试,其重复测读误差均不超过3mm,远远高于设计精度。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之一,最大坝高178m,坝顶长1168m。埋设垂直水平位移计是为监测大坝堆石体和垫层料的沉降量和水平位移值,用以监控坝体填筑质量并计算堆石体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变形模量,为大坝安全提供保障。在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安装的水平位移计和沉降仪由测头、管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了解和监控枢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特别是拦河大坝的变形、渗流及应力发展,枢纽中埋设了大量观测仪器并进行了持续的监测,并取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这些资料为该坝的反馈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根据大坝监测资料整理及分析成果,对某心墙堆石坝进行了有限元变形渗流反馈,并预测和评价坝体今后的变形和渗流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坝基承压水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某水电站坝基承压水水压发生十分罕见的大范围、大幅度异常突降,一夜之间承压水水位下降23.8 m,自动化监测系统记录了突变全过程。文中根据自动化观测数据,分析异常期间大坝变形、扬压力、渗流量的变化以及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并根据形变场与渗流场相互作用,提出坝基承压水水压与基岩岩块变形位移相互作用的机理关系,得到了实测数据的支持和验证。坝基承压水异常后,承压水水位与库水位的相关关系甚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97,标准差小于0.07 m,回归方程满足真值方程的条件,对形变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和短时间形变回弹  相似文献   

12.
龙马水电站运行阶段,随着库水位不断上升,陆续出现大坝渗流量不断增加、变形增大、坝顶防浪墙施工缝张开等异常现象。通过分析大坝渗流量变化及其变形规律,当蓄水高度超高97m后的大坝变形和渗漏量均有突变增大趋势,还分析了绕坝渗流、引水洞、排沙洞、溢洪道、降雨量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大坝面板缺陷促成渗漏量不断增加,变形随之增大,这为大坝检查及处理提供了决策依据。文章着重介绍了与大坝渗漏有关所取得的监测成果,对面板坝变形特点及薄弱部位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莲花大坝防渗帷幕施工包括右岸(长50m)岸幕,大坝帷幕总长1079.503m。1178个固结孔灌浆量为8068m;750个帷幕孔灌浆量为18724m。水泥总耗约510t。左岸与二项帷幕衔接。灌浆后检查,大坝下游坝基无明显渗漏通信。这说明帷幕灌浆质量是比较好的,帷幕作用有效。目前,蓄水位211.41m,距正常高水位还差6m多,帷幕效果还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4.
蓄水初期谷幅变形对拱坝当前工作性态和长期安全状况的影响是坝工界和学术界面临的新课题。针对我国锦屏一级拱坝蓄水期间出现的谷幅收缩问题,基于非饱和渗流分析理论,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对裂隙岩体吸湿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非饱和渗流过程中的谷幅变形规律,并分析了谷幅变形对大坝位移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饱和渗流场作用下,两岸边坡向河谷中心变形,且上游比下游的谷幅变形值大。随着水位的升高,谷幅变形值不断增大,当渗流场达到饱和时谷幅收缩值最大。在非饱和渗流过程中坝体位移和应力的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不变,但随水位的升高坝体最大顺河向位移和最大主压应力略有减小,最大主拉应力略有增加。谷幅收缩对坝体产生挤压作用,导致坝体最大顺河向位移减小,最大主拉应力由坝踵向坝肩上游侧转移,下游面高压应力区向拱冠梁中部扩展,且饱和渗流场对拱坝位移和应力的影响比非饱和渗流场明显,但渗流场作用的谷幅变形对坝体位移和应力的改变有限,不会影响坝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隧洞开挖对滑坡渗流场、坡体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在对某滑坡滑体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odflow有限元差分三维软件对隧洞开挖前后的地下水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洞开挖后渗流场的变化,并以此结合Geo-Studio软件对滑坡处于天然及开挖情况下水位变化后的稳定性及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洞开挖后地下水渗流场发生改变,隧洞开挖处产生明显涌水现象,开挖2 a后地下水位降低约20 m,开挖区形成明显“落水洞”,地下水位变化主要体现在滑坡前缘;隧洞上部2#次级滑体在抗滑力减弱和有效应力增大的双重作用下变形加剧,其下滑带动1#次级滑体变形。隧洞上部2#次级滑体最大变形量12.42 cm,但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高坝洲水利枢纽岩溶渗漏研究与工程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坝洲水利枢纽坝址与水加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溶化程度很高。水库区存在沿清长分长岭、清渔分水岭和土地岭河间地块渗漏问题,坝址区存在严重的绕坝渗漏问题。经大量的地质调查、试验研究、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多种手段,查明了坝址区及水库区的岩溶发育规律,最终规定:在正常水位80m高程时,高坝洲水库不会发生渗漏,经帷幕处理后,也不会发生绕坝渗漏。200年4月30日工程正式蓄水,经二年半满库运行的检验,验证了上述地质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红江水库为沥青斜墙土坝 ,最大坝高 45.0m ,由于坝端混凝土齿墙未达相对不透水层 ,而后浇的混凝土铺盖过短 ,因此渗透比降大 ,工程自建成蓄水后 ,先后发生过多次渗透破坏事故 ,被定为三类危险水库 ,控制水位运行。本工程除险加固采用复合土工膜全坝及坝端外延铺设 ,延长渗径 ,减少渗透比降 ,达到除险加固目的。从 1 996年 9月竣工验收蓄水 3年多高水位运行观测看 ,大坝无异常现象 ,渗流量及斜墙下干砌石垫层入渗水位明显减少 ,达到了预期防渗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红源水库粘土心墙渗流稳定计算,根据试验测定并结合工程类比选用参数采用有限元计算.计算主要进行了上游正常蓄水位与下游相应最低水位、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坡稳定最不利的不同工况坝体的渗流稳定计算,为红源水库大坝加固断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库初次蓄水速度直接影响土石坝的渗流安全,水位上升使得坝体内应力场复杂多变,影响渗流性态,而忽略应力场影响对渗流分析易造成偏差。基于饱和-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在考虑初始应力场和渗流场的基础上针对蓄水速度对渗流场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和研究了蓄水过程中考虑和不考虑应力场影响下的渗流性态。结果表明,蓄水速度较慢时,应力对各水力要素影响不明显,提高蓄水速度,心墙上游局部存在较大的水力梯度,孔隙水压力突变并集中分布,对坝体不利,考虑应力耦合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因此,初次蓄水渗流分析有必要考虑应力场的影响,并严格控制初次蓄水速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谷水库大坝渗流监测资料,定性分析了测压管水位变化过程、位势过程、渗漏量过程等.建立了测压管水位、渗漏量回归统计模型,定量分析了测压管水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归拟合效果较好,大坝浸润线趋于升高,渗漏量趋于减小,坝体整体渗透性降低,大坝渗流运行正常,分析结论可为东谷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