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云泉煤业公司带式输送机过风门防逆风装置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带式输送机过风门防逆风装置.该装置在9103工作面运输巷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穿越防突风门墙体的方案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理想,有效减少了防突风门的漏风量,有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时造成的风流逆转,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安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7,(7):113-115
利用杠杆原理,自主研发水沟防逆风装置、刮板输送机道防逆风装置、防逆风窗装置等新型防逆风装置;介绍了防突风门防逆风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瓦斯爆炸时,设计的防逆风装置在冲击波的作用下,自动挡严通风通道,阻挡有害气体蔓延至风门另一侧,阻止风向逆流发生,有效控制受灾面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FM反向防突风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结合我国普通反向防突风门的破坏情况,研制出的FM反向防突风门能有效地阻挡突出冲击波的破坏,防止瓦斯逆流,现已成功地抵挡住2100t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后发生瓦斯逆流,结合流体动力学研究突出冲击波对防突风门和风筒防逆流装置的破坏失效机制.基于理论推导,得到了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的冲击波传播模型,给出作用在风门和风筒防逆流装置处的反射超压.利用突出能量传播模拟系统,模拟井下发生突出事故后冲击波在巷道中的传播,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对4种不同突出条件下冲击波在巷道内的传播进行模拟研究,并且将风门和风筒防逆流装置处的超压随时间变化数据输入LS-DYNA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的冲击波衰减比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更加快,试验和模拟误差不大且总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冲击波传播规律是可行的;风筒防逆流装置处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大于风门位置的超压峰值,且冲击波超压在第1个波峰出现后震荡下降;由于风筒中反射出的冲击波叠加,风门位置的超压峰值是在第2个波峰出现,突出压力和突出孔径越大,相应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就越大.研究成果对防突风门和防逆流装置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液压传动防突型自动风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通风系统运行安全和矿井防突管理方面的作用,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运行及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防治创造了有利条件,展示了其在高突矿井通风安全和瓦斯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突掘进工作面胶带输送机穿过风门时,由于截面较大,漏风严重,且在掘进工作面发生灾害时容易造成灾变扩大。为解决胶带过风门处漏风率高、风门防突强度不足的问题,设计制作了胶带过风门装置。现场使用表明:装置结构简单,胶带联动实现了自动化,大大降低了风门漏风率,提高了风门抗灾拒变能力,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实例介绍了FM反向防突风门在井下煤与瓦斯突出时阻挡突出冲击波和高浓度瓦斯逆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FM反向防突风门在古宋煤矿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例介绍了FM反向防突风门在井下煤与瓦斯突出时阻挡突出冲击波和高浓度瓦斯逆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矿井防突风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与瓦斯突出是突出煤层特有的动力现象,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很大。在揭穿突出煤层以及采掘突出煤层过程中,必须在进风侧设置防突风门,防止突出后涌出的瓦斯逆流到进风区域。本文综合运用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及材料力学原理,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的条件及特征,对矿井防突风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设计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孟鑫博  杨赫 《中州煤炭》2019,(7):155-157
为保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进工作面作业安全,防止突出事故后发生大范围伤害事故,在突出煤层进风侧应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防突反向风门,以防止突出物、突出冲击气流流动到进风侧和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回风道进入专用回风巷,需要简单、稳定、可靠的反向风门防逆风装置。现在调节风窗下部安装锯齿状卡尺,通过调节锯齿角度,调整调节风窗板与锯齿卡尺摩擦阻力,当突出事故发生时突出冲击波和突出气流冲击防逆风风窗板时冲击压力大于调节风窗板与锯齿状卡尺的摩擦阻力时,防逆风风窗板克服摩擦阻力,实现防逆风装置的自动闭锁,确保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淮南煤田在地质构造带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针对性,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淮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对淮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动力学特征,以及该构造控制下的煤体结构、瓦斯赋存、构造应力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煤田的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煤田南北两缘,由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于印支-燕山期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向北推覆,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北向南推覆,形成了反向相背倾斜的构造系统。淮南煤田逆冲推覆构造带内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高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物质基础条件,而较高的构造应力及瓦斯压力为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动力条件。从逆冲推覆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望峰岗矿"1.5"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分析表明:发生事故的C13煤层内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高,构造应力集中,当主井施工揭开C13煤层时,原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煤与瓦斯大量喷出,导致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矿井下的带式输送机要求高起动转矩和时变负载运行的特点,运用复合连接新技术,"去匝"新技术和双向切换控制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双功率隔爆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装置。它可根据输送机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电动机功率,达到节能运行,以提高功率因数和运行效率。该电动机及控制装置经煤矿井下工业性试验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煤与瓦斯突出报警系统在开滦集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架构及功能情况。该系统以矿井通风网络为基础,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为依据,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突出事故发生时快速判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及波及范围,并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及断电指令,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及时撤离等功能,为矿井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魁  刘泽功  刘健  康亚  黄凯峰 《煤矿安全》2012,43(8):174-176
通过对构造煤特征、构造应力场特征、地质构造带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和构造组合特征的综合论述,分析了地质构造物理环境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分析表明:构造煤分层的存在为煤与瓦斯突出的初始激发和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质构造破坏复杂程度、构造带煤层瓦斯赋存状态、构造应力场叠加和构造煤发育是影响突出发生的关键因素,增加了突出发生的危险性。提出了构造物理环境和采掘活动等扰动因素的综合作用控制地质构造带的煤与瓦斯突出。  相似文献   

15.
景红涛  戴强  申伟鹏 《煤矿机械》2011,32(5):136-137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在穿过风门时,由于截面较大,必然会有严重的漏风现象发生。为解决带式输送机穿过风门时的漏风问题,设计制作了带式输送机过风门密封装置。现场使用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景国勋  张强 《煤炭学报》2005,30(2):169-171
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分别从孕育和突出两个阶段阐述了瓦斯在煤与瓦斯突出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煤层吸附瓦斯和裂隙瓦斯对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由于空隙瓦斯的存在, 加剧了煤体失稳破坏的过程;特别指出突出的主要能源来自于瓦斯的膨胀能;并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应的防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扬飞 《煤炭技术》2013,32(4):108-109
通过对2005~2011年贵州省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数据统计和典型突出事故调查分析,探讨了贵州省近七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特点,并详细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贵州省预防煤与瓦斯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白国保  许丽  张仲  武晨阳 《煤矿机械》2021,42(2):142-144
根据阳煤集团五矿8721工作面实际情况,在下运带式输送机上加装液压盘式制动器,将原有人工张紧改为液压自动张紧,采用阻尼托辊和四象限变频开关,在输送带变坡点加装压带装置。通过改造降低启动电流,减小对电机、减速器、滚筒的机械冲击,解决了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飞车、打滑、飘带以及电机、开关损坏等问题,实现了电能的双向流通,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张进红  郁钟铭 《煤炭技术》2012,31(10):91-93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定性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并建立评价模型。实例分析了贵州某矿发生的突出事故,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评价结果与实际比较相符,为制定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