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野生火棘果中红色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酸性乙醇为提取剂直接从野生火棘果中提取天然红色素。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火棘果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9,提取时间40min,提取次数4次,提取温度40℃;提取率为93·5%,产率为20%。  相似文献   

2.
火棘是我国丰富的野生资源之一,其果实富含天然色素和果胶。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工作/间歇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超声波功率350W,超声工作/间歇比6∶4,提取温度40℃,提取总时间50min,提取3次;火棘红色素的提取率为96.3%,产率为22.7%,色价为9.27。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总体效果优于常规溶剂法。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火棘果渣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火棘果渣中黄色素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工作/间歇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果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火棘果黄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2,超声波功率400W,超声波工作/间歇时间比5∶5,提取温度45℃,提取总时间60 min,提取2次;火棘黄色素的提取率为94.3%,产率为1.9%,色价为23.6.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次数少、提取率高等优点,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常规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法提取野生火棘果中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已得到的提取色素的方法将干果中的红色素及黄色素提尽,然后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果渣中的果胶.以提取剂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总时间、工作/间歇比、提取次数为因素做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野生火棘果果胶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W,超声波工作/间歇时间6 ∶ 4,提取温度70℃,提取总时间40min,提取剂pH值2,料液比1 ∶ 10,提取2次,产率为8.56%,提取率为87.3%.与传统的酸水解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用时少、提取温度低,产率高等优点;而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的火棘果果胶颜色浅,不需要脱色.超声波辅助法优于常规酸水解提取法.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提取火棘红色素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微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工艺条件,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酸性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对微波法提取火棘红色素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获得了火棘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火棘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微波功率500W,提取时间40s,提取3次;火棘红色素的提取率为94.8%,产率为24.6%,色价为8.38。与常规溶剂法相比,微波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溶剂法。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微波提取火棘果渣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野生火棘果渣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溶剂,探讨了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微波法提取火棘黄色素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获得了火棘黄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微波功率600W,料液比1∶10g/m L,提取时间50s,提取4次;黄色素的提取率91.2%,产率1.8%,色价24.1。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微波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次数少、纯度高等优点,总体效率优于常规溶剂法。  相似文献   

7.
火棘色素与果胶综合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棘色素和果胶的综合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先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火棘色素,后采用盐酸水解法提取火棘果胶,并分别采用L9(33)和L9(34)正交试验对色素和果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火棘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m/V),此条件下火棘色素粗提物的提取率为25.31%;用盐酸水解已提取色素的火棘渣提取火棘果胶,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h、pH1.5、料液比1:25(m/V),此条件下的火棘果胶提取率为4.72%。该工艺设备投入低、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8.
吴伟  曾倩兰  向福 《中国酿造》2015,34(10):116
为了优化火棘果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基于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火棘果中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 ℃、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0 h、提取3次,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74%,与理论提取率接近。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火棘果中多酚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  李格  向福 《中国酿造》2015,34(12):127
以火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通过对火棘果多酚提取的单因素试验,并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出火棘果中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0 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试验,得出火棘果多酚提取率的平均值为2.84%,与回归方程得出的理论数值2.85%基本相符。该研究为大别山区火棘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火棘籽油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火棘籽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火棘籽油,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通过L9(33)正交试验,并以出油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影响火棘籽油出油率的主要因素次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h、料液比1:6(W:V).在此工艺条件下火棘籽的出油率为7.45%.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火棘果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向阳  李桂云  刘娜 《食品科学》2007,28(9):242-244
以郑州产火棘果为原料,经冲洗、干燥、粉碎后,用70%酸性乙醇浸提制得火棘红色素溶液,并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郑州市区火棘资源的研究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光、热、常用食品添加剂都比较稳定,是一种价廉易得、安全可靠、开发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12.
以火棘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清洗、打浆除渣、成分调整、酒精发酵、巴氏灭菌、醋酸发酵、罐装杀菌得到火棘果醋。酒精发酵正交L9(34)试验表明:初始糖度18%、初始pH6、温度28℃、接种量0.6% 是最佳的组合,发酵时间3d;醋酸发酵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酒精度7%、初始pH7、温度32℃、接种量12%是较好的工艺,获得的火棘果醋醋酸含量达6.026g/100ml。  相似文献   

13.
以野生火棘果为材料,利用乙醇溶液提取原花青素,采用铁盐催化比色法测定原花青素浓度并计算得率。在单因素实验及Plackett-Burman析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进一步优化料液比、乙醇浓度、pH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料比12∶1、乙醇浓度73%、pH=3.6、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提取2次条件下,所获得的原花青素得率较高,可达到了93.446 mg/g。  相似文献   

14.
以火棘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清洗、打浆除渣、成分调整、接种发酵、澄清过滤、灌装杀菌得到火棘果酒。对初始糖度、初始pH 值、温度、接种量四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L9(34)试验,结果表明:初始糖度为18%,初始pH 值为6,温度为28℃,接种量为0.6% 是最佳的组合,发酵时间约3d;以明胶和单宁按1:1 比例混合作为澄清剂,添加量为80mg/kg;陈酿温度控制在15℃左右,时间2~3 个月;灌装后68℃、30min 杀菌,可得果香浓郁、琥珀色泽、澄清透明的优质火棘果酒。  相似文献   

15.
野生火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棘果实营养丰富,色素、果胶等含量高,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加工食品,提取天然色素、果胶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在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火棘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和综合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以实验室保藏的产酯酵母菌株T6-1和耐酸酵母菌株Y2-1为试验菌株,野生火棘果和枸杞干果为原料制作保健果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影响因子,以野生火棘果保健果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发酵工艺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火棘果保健果酒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产酯酵母菌株T6-1和耐酸酵母菌株Y2-1的接种比例1∶4(V/V),接种量9%,初始pH值5.5,发酵温度22 ℃,发酵时间8 d。在此优化条件下,野生火棘果保健果酒的色泽鲜艳、果香浓郁、口感醇厚、整体饱满协调,酒精度为11.5%vol~12.0%vol,感官评分达到94.61分。  相似文献   

17.
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3%,发酵时间90 h,发酵温度32 ℃。在此优化条件下,模糊综合评判值为0.94,发酵火棘果汁的感官评分为87.5分,总黄酮含量为0.43 mg芦丁当量(RE)/mL,总酚含量为0.38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抑制羟自由基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58.59%、36.69%、0.15%。  相似文献   

18.
杨锋  段玉峰 《食品科技》2007,32(5):79-81
以火棘果实为原料,研究了其膳食纤维的制备、性质及在挂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火棘膳食纤维产品得率约为6.5%,其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71.3%,水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的58.7%;其最大膨胀力为5.5mL/g,持水力为4.82g水/g干料;火棘膳食纤维可以降低挂面的弯曲折断率以及蒸煮后的熟断条率和烹调损失,改善面条品质,其最适使用量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