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魏立华  闫小培 《城市规划》2006,30(5):55-60,87
以广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不同社会制度下郊区化的社会内涵、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空间分异,发现郊区化的空间不均衡性,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隔离与排斥,城市“新自由主义”发展策略、管治失效及郊区农村的自发转型成为中国大城市郊区社会空间“隔离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社会政策研究中新兴的社会理论。是应对“人们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准,参与社交与分享工作机会的权利”而产生的。社会排斥理念适用于中国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研究。这类社会排斥问题可以从现行的社会政策条款中找到踪迹。现行农民工医保体系中。其面临着不能享有与城镇职工平等医疗保障体系、医保体系一体化、医疗费用多元筹资渠道的社会排斥。目前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缺失和不足的问题。从社会政策的角度上来说.有来自地方的社会排斥的成分。这些制约农民工医保体系发展完善的全局性、结构性因素或经济社会环境因素使农民工群体收到了不公的社会排斥。本文通过对以上造成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现象的原因分析。着重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民工分类管理医保体系等四条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特点的机动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的《城市机动化年度报告》在研究美国的城市拥堵、城市机动化发展趋势等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其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对中国城市机动化的研究与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城市机动性如何导致社会排斥问题,然后描述当代中国城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庞大规模和城市无障碍交通设施供给的薄弱性局面形成的鲜明反差,揭示中国城市无障碍交通规划对策的紧迫性;总结法国,日本和韩国应对城市机动性带来的社会排斥问题的特征,以及在无障碍设计等交通规划方面的经验和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城市反社会排斥的交通规划对策四个方面(交通理念、政策,技术和规划运营管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民社会广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俊 《华中建筑》2000,(2):76-80
该文研究了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和它的价值取向对广场的功能及空间特征的影响。进而探讨“市民社会广场”对国家与社会的整合作用,还企图为理解城市规划在社会变迁之中的社会引导作用提供一种重要的视角。并阐述了历史上中国阶层阶级的三次重大变动及转型时期阶层分化对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影响;从本体论和本质论两个角度探讨了市民社会之建构对广场空间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发达地区城市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空间呈现商品化的发展态势,空间符号价值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出来。一方面,城市空间所象征的个性和品位、身份和地位、生活方式等符号意义逐渐成为大众空间消费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空间符号的消费强化了空间的社会属性,并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对作为政治哲学基本范畴和价值的自由与平等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思想理论界围绕自由与平等问题之争论的社会背景;阐述了西方主要社会公正理论的要点及其对于我国转型期城市规划的适用性,强调运用社会公正理论建构城市规划公正框架需紧密结合转型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整合自由和平等两大价值及其思想资源;并运用国内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公正理论,对建构转型中国城市规划公正框架提出了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政府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转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围绕政府、社会和市场进行相互关系分析,构建新时期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管理中政府、社会及市场的新型角色与关系架构,提出我国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管理应向着"市场主导、社会自主、政府服务"的格局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赋予了商业保险相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保障功能,但在现实生活中,以养老和医疗为导向的补充性商业保险并未充分履行其职责,反而存在对弱势群体的投保歧视,加大了社会福利在弱势群体与普通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分配。以残疾人投保为案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实证研究发现,其在投保过程中的困境表现为风险评估环节的歧视,以及由此导致的较高概率的拒保和投保渠道的阻碍。借助社会排斥理论分析可知,这种投保歧视来源于社会排斥及其再生产过程,即文化排斥和福利排斥共同引发对残疾人的身份歧视,造成风险评估和服务环节的不公平对待,使其投保出现困境,由此强化了其弱势地位,并再生产出新的社会排斥。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借助政府干预以消除文化排斥和福利排斥对弱势群体的身份歧视,并强化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职责,有效阻断社会排斥及其再生产过程,切实保障不同群体通过市场获得商业补充保障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机动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括了我国机动化的发展水平与趋势,详细阐述了机动化所引发的交通拥挤及其后果,并对此提出了道路设施供给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对策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关注于中国城市社会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社会流动、居住流动等问题的研究,并将其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予以考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逐步从宏观的社会描述转向社会空间演进机制的深刻剖析,中产阶层化、郊区化、"城中村"、边缘社区、城市贫困等敏感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经济--制度"的三重转型成为这些研究的注脚.  相似文献   

12.
在快速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的社会过程被长期忽视,来自社会学理论下的审视更是稀缺。引入社会资本视角,讨论社会主体及其社会资本在城市规划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根据"信任-网络-规范"结构对社会资本进行分类,发现我国传统型社会资本存量丰富,现代公民型社会资本缺乏。通过构建社会资本、社会过程、城市规划三者的逻辑关系组织,进而提出了"社会过程预测—社会资本需求与存量分析—社会过程重塑"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针对社会资本需求的特殊性,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分析框架对不同类型的具体规划行动进行分析,提升社会资本的使用率,完善规划的社会过程并营造公民型社会资本,为我国城市规划社会过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社会,机动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机动性的能力并不是人人相等的.由于体能、技能、家庭负担、经济贫困等原因,造成某些社会群体的实际机动性能力低于其他群体,从而导致社会孤立甚至是社会排斥现象.笔者旨在提出这个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UK and wider Europe,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use of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t only recently entered Australian housing and urban policy debat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ominant debates that emerged about housing and inequality in two major reports, which investigated future options for East Fairfield (Villawood) public housing estate in New South Wales prior to its demolition. In conceptualising the debates, the analysis draws on the framework devised by Watt and Jacobs (2000,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17(1), 14–26), which identified three different discourse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British housing and urban polic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minant debate at East Fairfield estate drew extensively on a moral underclass discourse that implicated public housing tenure as a major cause of inequality. Whilst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serious problems existed on the estate,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the utility of this moral underclass depiction and the rationale it provided for adopting demolition as the definitive solution. The experience of East Fairfield demonstrates that demolition is not a low-cost solution in financial or social terms.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师正共同面临一个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都更加复杂化.快速的交通方式和新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具有越来越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本文将重点论述随着交通和通讯速度的提高,城市机动性对当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生命历程研究方法,基于深度质性访谈资料,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中国城市单位居民的迁居历程。通过宏观社会变迁和徽观个人特征的结合,探讨单位居民在再分配体制下的迁居特征,以及在住房市场化后自由迁居的动机和变化。研究发现,单位居民的迁居历程从高度同构性逐渐演变到异质多元化,自19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使单位居民的住房轨迹开始分化。在单位导向下的迁居过程中,单位掌控住房分配权,居民所隶属的单位行政级别、经济效益等因素决定个人迁居机会和住房质量的上限,居民的实际迁居能力以身份级别、个人绩效行良的住房资格为取向,受非规范性的因素影响。在市场化下的自由迁居过程中,引致单位居民迁居的需求因素包括家庭变化、居住环境、居住通达性和社区交往。另外,住房市场政策的完善,一方面加强了普通单位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多层次化的住房市场、加大了单位居民的迁居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换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劳动就业问题、老年问题、贫困问题和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等,尤其是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必将在城市空间结构上有所体现,在城市空间上表现出空间分异。本文着重介绍空间分异的产生背景及成因。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takes the view that concepts of social exclusion are socially construct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re meaning of social exclusion is bound up with social isolation and social segregation, and it is therefore argued that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or the lack of it)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and extent of social exclusion. Three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are briefly consider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ausa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appears to have three interrelated dimensions: economic, legal/political, and moral/ideological. The main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social exclusion, encompassing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are then examined, and a new, more holistic theory is proposed, using the concept of a duality of interrelated labour processes. This theory is developed o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exclusion to housing processes. The latter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headings of housing production, housing tenure,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housing mobility, and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homelessness and leaving home. It is shown how housing processes cut across the different social levels (labour process,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ideology), how they reflect prevailing patterns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how they can either mitigate or reinforce those patterns. Social exclusion is distinguished from forms of housing exclusion (for example, relating to tenure), with which it is sometimes confused. It is noted that the groups which are commonly socially excluded through housing processes are those which are to be exp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namely unwaged, unskilled, not within a 'traditional' family household, and seen as 'undeserv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