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的基本理念和控制方案,提出了防喘振控制的主要算法和关系函数,以及设计时在实现算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大庆炼化公司沈鼓压缩机组的防喘振控制方案,结合应用程序推导出该方案的数学模型。该文还阐述了在GEPACRx7i控制系统中如何实现防喘振控制方案以及实现该方案所采取的主要算法,并着重分析了一些技术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PID控制在倒立摆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单级倒立摆系统的单输入双输出、强非线性、强耦合的不稳定系统,提出了双回路PID控制方案。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双回路PID多种组合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并选出最佳方案——双回路PD-PD控制方案。通过在实际单级倒立摆装置上的实时控制试验证实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以实现了对小车位置和摆杆偏角的同时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3.
吕喆  赵军 《自动化博览》2011,(12):86-89
针对火力发电厂亚临界控制循环汽包炉水位控制方案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了几种三冲量水位控制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控制循环汽包炉水位控制方案的优选因素,肯定了串级三冲量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的基本原理、几种常用的控制方式以及分布式并联系统中有功无功控制方案和平均瞬时电流控制方案,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案的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业务特征,并对物联网的拥塞控制需求、核心网侧和无线侧拥塞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物联网拥塞控制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辅助给水系统控制性能,对辅助给水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的辅助给水系统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方案。通过仿真验证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后,利用LSTM神经网络训练出蒸汽发生器液位预测器,以反应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应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案,根据蒸汽发生器液位估计值实时优化控制变量。验证结果表明,与手动控制/核电厂自动控制方案相比,模型预测控制方案可实现更快、更准确的设定点跟踪功能,同时需要的控制工作量更少,可达到有效减少对系统部件的磨损、延长系统部件使用寿命的作用。此外,所提方案可被应用于其他需要精确和有效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央空调系统这类时变、大时滞被控对象,在分析改进型Smith 预估补偿控制方案的基础上, 研究了滤波时间常数tf的调整规律,提出了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控制方案。仿真研究表明,当参数发生变化时,该方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特殊工业对象的PID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延迟系统、高阶系统、非最小相位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是比较特殊的工业对象。介绍了对前三种对象所采用的PID前馈控制方案,并由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出控制器整定经验公式,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案能达到较满意的控制效果;另外还介绍了对非线性对象所采用的多PID控制方案,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案优于单个PID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半导体蒸铝炉温度的控制问题 ,提出了模糊控制方案 ,着重介绍了其控制思想 ,并给出了硬件电路。实际运行表明 ,此控制方案具有升温速度快、精确度高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琦  姚亮 《自动化应用》2014,(12):123-126
针对传统下垂特性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下垂特性的改进并联控制方案。改进方案在传统下垂特性控制的基础上增加电压频率、幅值修正环,提高了逆变器并联工作性能,削弱了连线阻抗等电气参数对逆变器的影响。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在工业加热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舜  穆志纯  胡巧会 《控制工程》2004,11(1):31-33,58
针对工业控制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控制过程—电加热炉的炉温控制,采用了一种基于模糊基函数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并给出了应用于此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算法。最后,将该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应用于实际的工业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改善具有时变及大滞后的炉温控制系统,特别是对于一些缺乏先验知识的实际工业控制过程,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彬  刘晓琳 《控制工程》2004,11(1):63-65
根据分解炉温度控制的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了三次风、煤粉和生料流量配比、阀门开度与分解炉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解炉温度控制的数学模型。由于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复杂非线性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选定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BP神经网络作为控制算法,对三次风和煤粉阀门开度进行预测,为计算机进行计算处理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工控机为核心的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加热炉燃烧过程及传热机理极为复杂、建模困难、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对其炉温及加热过程精确有效控制的问题.文中将模糊控制理论与脉冲燃烧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脉冲燃烧加热炉炉温完全模糊控制策略.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加热均匀、炉温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加热炉加热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汤秀琴  王云川  张东平 《控制工程》2006,13(3):218-220,281
针对鞍钢线材加热炉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在线实时专家系统主控模型和基于传感器的在线实时最佳燃烧状态、空燃比例、炉膛炉压等辅助动态优化模型.针对加热炉各种工程情况下的主要过程参数,设计了加热炉专家模型数据库,绘制了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图;经过多次实际操作、反复修正,确定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实现了加热炉加热过程优化控制;改善了加热炉的生产状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热炉混合模糊控制的方案。该方案采用了“短周期”预测炉温的模糊控制策略,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在一起,利用协调因子的在线自整定来确定重油流量,实现了空燃比的自寻优模糊控制。该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行,具有动态响应好,稳定性高等特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工业加热炉的基于内模的分层递阶智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加热炉的传统串级比值控制抗干扰能力不足。设计了基于内模的鲁棒性主回路控制器;对于加热炉的燃烧工况做了深入分析,指出燃烧过程存在两种异常工况。在两种异常工况下,常规串级比值控制必然使系统失去稳定,从而界定了串级比值控制结构控制能力的极限。针对此问题,增加了控制嚣的稳定性智能监督和智能优化层,构造了基于内模的分层递阶智能控制嚣。实际投运结果表明,这种分层递阶控制很好地解决了加热炉这种复杂的工业过程的控制,实现了加热炉平稳。经济燃烧。  相似文献   

17.
加热炉是冶金企业中的主要耗能设备,针对目前我国轧钢加热炉的热效率较低及自动化低下的现状,开发了用于双蓄热式加热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换向控制中采用了基于状态转移的调度策略,降低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燃烧控制中采用了基于生产率模型的自动调温控制及空燃比自寻优策略,实现了燃烧优化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高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温度场分布的淬火炉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传热学的角度推导出24m大型模压锻件淬火炉内辐射—对流复合传热过程的 数学模型,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出不同初始输入条件下的炉内径向温度场分布,利用该分析结果修正并优化淬火炉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温度场分布的淬火炉智能控制系统.简要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2%,满足了波音公司对铝合金模压锻件淬火炉温度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脉冲控制技术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温度控制回路中不能适应所有加热炉工况的局限性,应用模糊控制原理,对莱钢大H型钢数字化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器调节参数进行动态整定,并将计算机堆栈技术应用于脉冲燃烧控制,实现了煤气、空气、加热炉等压力的自动调节。实际运行状况表明,应用了脉冲燃烧控制和PID参数模糊化整定技术的数字化加热炉,在燃料损耗、加热质量、炉温控制、钢坯热烧损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