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坝高>100m)坝名国家坝高/m用途建成年份坝坡上游下游面板厚度(m+CH)每向配筋率/%趾板宽度/m面板面积/103m2堆石坝类型坝体积/103m3库容/106m3咸泉镇美国100发电/供水19311.1~1.41.40.3+0.0067H0.5基...  相似文献   

2.
黑河金盆水利枢纽为大(2)型Ⅱ等工程,是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黑河大坝设计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33m,坝顶宽11m长440m总填筑方量为775万m^3,坝壳用砂卵石料填筑,上游坝坝坡比为1:2.2,下游坡坡比为1:1.8,粘土心墙顶宽7m,坡比定为1:0.3,岩坡段心墙坡比由1:0.3过渡到1:0.6,反滤层分两层,第一层为粒么菠于5mm的砂反滤层,第二层为  相似文献   

3.
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水稻控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宁夏引黄自流灌区示范应用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节水高产效果。结果表明,1961.1hm^2的控灌水稻的产量比常灌水稻增产519kg/hm^2,增产幅度为5.3%;灌水次数平均减少16次,灌溉定额平均减少7057.5m^3/hm^2,节水38.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了65.3%;稻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0.21%,整精米率提高了1.59%,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了1.12%和0.29%。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大河电站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境内,大坝为砼面板堆石坝。坝体总填筑量75.0万m^3,其中垫层料2.36万m^3,过渡料3.09万m^3,主堆石料47.39万m^3,次堆石料21.5万m^3,坝后干砌石0.82万m^3x坝前坡碾压砂浆0.99万m^2。石料开采后期用洞室爆破替代深孔梯段爆破,垫层料用河床砂砾料替代人工碎石掺天然砂等措施,从技术上满足了上坝填筑要求,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5.
陆水水库在1995年7月初发生了建国以来后汛期最大洪水,入库流量4500m^2/s3天洪量5.0亿m^3。由于调度中根据洪水预报及参考短期天气预报,及时加大预泄力度,扼制水位上涨,使最大下泄流量控制为2450m^2/s,较下游安全泄量小50m^3/s,坝前水位55.98m,较防洪高水位仅低0.02m,既保证了下游安全,又减少了上游洪灾损失。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多平均降水量645.7mm,地表水资源量0.081亿m62,地下水资源量0.134m^3,扣除重复量后,水资源总量为0.186亿m63。全市1994年供水5.066亿m^3,其中市区2.895亿m^3,郊区2.17亿m^3。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有:1.供水保证率不高;2.缺水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3.水质较差影响身体健康;4.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与棉花(蔬菜)套种的沟灌模式。该模式下灌水技术要素优化组合为:沟宽0.5 ̄1.0m,沟长70m,单宽流量3.4L/(s·m),灌水定额466.5m^3/hm^2,灌水历时16min。  相似文献   

8.
莲花水电站工程共需成品混凝土骨料71.01万m^3,浇筑51.53万m^3混凝土。采用的天然砂石料由设在大坝下游左岸的1座生产能力为420m^3/h的砂石骨料筛分系统生产。考虑到工程所耐需混凝土部位,确定为大坝下游左,右岸各设一处混凝土拌和系统,其所需骨料均由左岸筛分场供应。混凝土骨料和混凝土生产,通过招议标方式确定分别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和第六工程局承担。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只要总体生产程  相似文献   

9.
金永堂 《防渗技术》1998,4(2):25-26,36
洮北总干渠防渗段总长17.473km,过水流量28.69m^3/s ̄23.28m^3/s,渠道底宽22m ̄24m,边坡1:2。地方单位原设计投资总额5822.9万元。超过工程单位能承担的经济能力。经笔者详细审查修改设计,采用改性LDPE防渗膜,厚0.2mm,渠道采用二层膜,用六角形预制混凝土块护砌;渠底用一层膜,以5cm细砂和25cm厚砂砾石保护。工程总投资降到950万元(为原设计的1/6)。在设  相似文献   

10.
忻州地区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组成部分,到2000年P=50%和P=75%,分别缺水1.41亿m^3和2.49亿m^3,滹沱河南庄区域来水稳定水,水质发,济胜桥==南庄区间实测年径流值3.08亿元m^3,最枯年份年径流1.3亿m^3,通过来水,供水保护分析基本满足所引水1亿m^3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力坝功能叠合区受力结构体系复杂、不易评价坝体应力安全的特点,以某水利枢纽工程的混凝土重力坝的安装间坝段为例,对坝体应力计算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计算过程中,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在高水位工况坝体上游面出现了约0.1Mpa的拉应力,然后通过建立考虑结构整体受力的计算模型和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得出了所有工况坝体均处于受压状态的合乎标准要求的结果。研究表明,对于类似功能叠合区的特殊体型的大坝坝体应力分析计算,如果采用偏保守简化的计算模型和材料力学法进行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并影响安全评价结论;因此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细化计算模型,进行更切合实际的受力分析,以便得出更加准确的大坝安全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2.
后帮式重力坝加高存在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和新老坝块分载的问题,结合面有限结合部分传力时传统的材料力学法和整体刚体极限平衡法不再适用于应力和稳定计算.本文介绍了重力坝加高模拟的有限单元法,提出了新老坝块应力和稳定计算的有限元等效法,以丹江口7#坝段为例进行了不同结合面状态的多工况计算,与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重力坝坝体应力分析时,坝踵、坝址的应力计算结果一直无法作为设计坝体断面的依据。本文将有限单元法所求得的应力合成截面内力,用材料力学公式求出重力坝建基面上任意点对应的线性化等效应力,并分析了影响有限元等效应力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等效应力法有效地避免了坝踵、坝址的应力集中现象,解决了坝踵应力随网格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计算出的建基面应力具有数值稳定性,得出的应力结果可以按现行的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的应力标准评价重力坝坝体安全度。因此,结合有限元结果和等效应力法计算的坝踵、坝址应力结果,可为重力坝坝体强度的综合评定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极限状态分析法对岩滩大坝典型16号坝段进行抗震能力研究,坝体强度抗震按照重力坝设计规范,坝体水平截面上上下游边缘正应力计算以及上下游边缘主应力采用规范规定的材料力学方法,满足抗震强度要求。坝体沿建基面的抗震稳定安全性按强度最不利应力叠加原则进行分析,则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为4.24;按稳定最不利应力叠加原则进行抗震稳定安全分析,则坝体沿建基面的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为2.47。两种分析法的结果均大于规范要求的1.0,表明坝体抗震稳定安全系数满足极限状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NGA模型的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重力坝损伤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亚飞  毕仲辉  唐彧杰  马天骁 《水利学报》2020,51(2):152-157,168
传统的线弹性模型和弹塑性DP模型难以真实反映混凝土、岩石地基在遭遇超出其抗拉压强度时的损伤破坏规律。为更加全面地评估余震作用对已损重力坝结构的累积破坏影响,本文采用塑性损伤力学模型来模拟坝体的动力损伤,同时考虑岩石材料的非线性性质,将塑性损伤力学的方法推广到岩体材料,建立了大坝坝体与地基的整体损伤力学模型,实现了重力坝整体动态损伤演化全过程模拟。结合主震与强余震统计关系和NGA地震动衰减关系构造了主余震地震动序列,分别研究了单次主震、单次余震以及主震后余震对强震区混凝土重力坝坝体地基整体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余震作用对坝基的塑性应变累积效应显著,对于主震受损的混凝土重力坝结构,余震作用能够引起结构较大的二次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16.
根据Hardfill坝的特点,分别对Hardfill筑坝的4个方面,包括Hardfill筑坝材料的特性,Hardfill坝的断面和结构形式设计,Hardfill材料坝的现场施工,以及Hardfill坝与RCC的成本对比进行了阐述。分析结果表明,Hardfill材料是区别于混凝土和堆石料的一种新材料,用Hardfill材料筑坝是安全、快速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岩土力学、数理统计等理论 ,对鲁布革风化料心墙堆石坝变形观测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将变形合理分解为填筑分量、水压分量和时效分量。通过对材料各参数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大量的有限元计算 ,按照交集域优选法的思想、辨识鲁布革堆石坝各区材料的非线性参数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面板堆石坝施工期采用临时断面挡水度汛方案时,由于临时断面上游尚未施工混凝土面板,因此临时断面的大部分区域及坝基材料将处于饱和状态,这种状态有可能对大坝竣工期的坝坡稳定产生某种影响。为研究临时断面挡水度汛对于大坝竣工期坝坡稳定的影响,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首先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临时断面挡水度汛情况下的渗流分析,然后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临时断面是否挡水度汛两种情况下大坝竣工期的坝坡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临时断面挡水度汛施工方案对于大坝竣工期上游坝坡抗滑稳定的影响要大于对于下游坝坡的影响,但其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与抗力山体联合作用是大坝抗滑稳定常用的措施,但由于受力复杂,通常采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出于工程实用的需要,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对大坝与下游抗力山体联合作用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并以重力坝坝基刚体极限平衡抗滑稳定求解方法为基础,提出坝基抗滑稳定计算简易方法,并推导出相关公式。通过与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材料力学方法的基本假定较为合理。结合典型算例和工程实例,进行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实例,在正常工况下,不考虑下游山体的抵抗作用及考虑该作用时,坝体抗滑稳定系数分别为2.97和4.87; 在地震工况下,这2个抗滑稳定系数分别2.24和3.89; 考虑抗力山体作用后,2种工况安全系数均大幅度提高。作为一种探索复杂受力状况下坝基稳定问题的方法,其物理力学意义清晰,计算过程简便,对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便捷性和实用性,其求解思路也可供其它类似工程的大坝抗滑稳定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右岸高趾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电站进水口的引渠段与坝体之问通过高50m的高趾墙连接,高趾墙的结构设计计算采用了材料力学法和有限元法。首先,用平面单宽材料力学法初步确定高趾墙的体形,然后用三维整体材料力学法及有限元法对高趾墙的稳定性及应力、应变进行核算,最终确定高趾墙为潜没式,并采用横向施工缝接缝灌浆使之成为三维整体结构,优化了高趾墙体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