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性酶从米糠中制取抗氧化性活性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性蛋白酶(Neutrase)为工具酶,在水相体系里水解米糠蛋白,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活性肽溶液,以其对OH.自由基、O2-.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探讨了温度、时间、加酶量(基于米糠质量)、pH值、底物浓度对活性肽溶液制备的影响,得出较优条件为:温度45℃、时间4.5 h、加酶量0.8%、pH6.5~7.0,底物浓度1∶15.抗氧化实验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米糠活性肽溶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洗花生蛋白制备ACE抑制肽。以短肽得率、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设计获得最佳酶解工艺条件:p H 9.3、酶解温度50℃、时间150 min、加酶量3 000 U/g和底物浓度4%,在最佳酶解条件下,短肽得率为77.89%,水解度为17.87%,ACE抑制率为76.26%。结果表明:适当的酶解时间和温度能提高短肽得率和ACE抑制率,但酶解时间过长,过度水解会使短肽失去ACE抑制结构,降低ACE抑制率。  相似文献   

3.
以核桃分离蛋白为原料,用Neutrase 0.8L酶解制备高活性的ACE抑制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酶解多肽的ACE抑制率,同时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中性蛋白酶(Neutrase 0.8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的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顺序为pH〉温度〉E/S,对ACE抑制率的影响顺序为pH〉E/S〉温度;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 6.81、温度55℃、时间2h、底物质量浓度2%、酶与底物比3.43%,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到8.52%,ACE抑制率达到67.94%.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新鲜鸡蛋蛋清为原料,以水解度(DH)作为试验衡量指标,利用pH-stat法对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时间等试验条件进行考察,并采用正交试验综合分析得到碱性蛋白酶酶解鸡蛋清制备蛋清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酶解pH值9.5;酶解温度55℃;加酶量6%;酶解反应时间4 h,水解度可达23.74%。  相似文献   

5.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比较多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2709、Alcalase 2.4L、Protex 6L、Protex 7L和Neturase 1.5MG)对菜籽蛋白水解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解产物的凝血酶抑制活性,确定Alcalace 2.4L为制备菜籽抗凝血肽的最佳用酶,并获得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3.0g/100 mL、温度60℃、pH 8.5、加酶量7 000 U/g、酶解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水解度为18.1%,酶解液的凝血酶抑制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6.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比较多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2709、Alcalase 2.4L、Protex 6L、Protex 7L和Neturase 1.5MG)对菜籽蛋白水解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解产物的凝血酶抑制活性,确定Alcalace 2.4L为制备菜籽抗凝血肽的最佳用酶,并获得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3.0g/100 mL、温度60℃、pH 8.5、加酶量7 000 U/g、酶解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水解度为18.1%,酶解液的凝血酶抑制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在人体血压调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其他相关疾病,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温度、pH、酶添加量、底物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Alcalase酶解羊乳酪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水解度及ACE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适条件为:温度55℃、pH 7.0、酶添加量E/S为5%、底物浓度为10%、水解时间为120min,ACE抑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89.09%及18.91%.  相似文献   

8.
利用木瓜蛋白酶对绿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对酶解产物的乳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乳化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pH值>加酶量>水解时间>反应温度,最佳酶解条件为pH7.0,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2.5 h,加酶量0.015 g/g底物.  相似文献   

9.
以芝麻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通过比较Alcalase酶、碱性蛋白酶2709、胰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酶解结果,筛选出Alcalase酶作为制备ACE抑制肽的工具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时间、p H、加酶量、温度及底物浓度对短肽生成率和水解度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固定加酶量为3 000 u/g和底物浓度为3%,以短肽生成率和ACE抑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Alcalase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时间147 min,p H 8.24,温度55℃。在此条件下短肽生成率和ACE抑制率分别为75.27%和70.80%,IC50值为1.004 mg/m L。  相似文献   

10.
酶解蚕蛹蛋白工艺的研究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工艺的实验研究,并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中选用已确定的中性蛋白酶和动物蛋白酶对蚕蛹蛋白水解。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7.0,底物蚕蛹蛋白的质量分数1.0%,动物蛋白酶加量150U/g,中性蛋白酶与动物蛋白酶酶活比为4:1.水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7.36%,酸溶性肽得率为55.1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于336~638。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脱脂米糠中同时提取植酸钙及米糠蛋白生产工艺的研究及成份分析,试求得生产的最佳条件,促进米糠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从脱脂米糠中所制取的米糠蛋白及纤维质残渣,作为蛋白强化剂及纤维素强化剂应用于烘焙食品中,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目的是从米糠脂质中制取磷脂。我们利用新鲜的米糠油作原料,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提取率为米糠油的1.32%,磷脂含磷量4.6%(以五氧化二磷计),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为7。  相似文献   

14.
稻米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稻米碾磨加工过程中各米样和各道米糠主要营养成分和5种矿质元素Cu、Zn、Ca、Mg、Fe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糙米含有比精米更加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一道米糠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1.88%、15.57%,二道米糠中油脂和蛋白的质量分数较大,分别为13.26%、13.41%,三道米糠中淀粉质量分数高达51.39%;稻米中矿质元素较多地存在于米糠中,各道米糠中5种矿质元素的总量依次为13 006.81、9 901.53、6 767.78μg/g,明显高于各米样,稻米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是:Mg〉Ca〉Zn〉Fe〉Cu。  相似文献   

15.
用多种化学物质与米糠进行混合、再经储藏性能试验,分析不同化学物质对米糠稳定化的效果。研究表明,用次氯酸钙处理过的米糠与新鲜米糠进行28d常温储藏试验,用次氯酸钙处理的米糠酸值仅为未处理米糠的21.2%,稳定化后米糠的储藏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米糠为原料,溶剂萃取米糠蜡,精制后提取三十烷醇。考察溶剂、萃取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萃取条件;精制后,确定提取三十烷醇的最佳条件,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异丁醇为萃取剂、异丁醇与米糠质量比为10、萃取温度为105 ℃、萃取时间为5 h的条件下,米糠蜡收率为1.0%~1.5%;精制后米糠蜡采用乙醇皂化,在皂化温度为55 ℃、反应时间为8 h、氢氧化钠浓度为3 mol/L、乙醇⁃氯化钙为提取液的条件下,三十烷醇收率为3.1%;红外谱图分析表明三十烷醇被提取,产品熔点为85.0~86.5 ℃。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米渣中蛋白质的提取效果,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碱溶两步法提取米蛋白.固定碱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预酶解的基本条件;并以pH和加酶量和反应时间为自变量,蛋白质提取率和质量分数为响应值,采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预酶解条件进行响应面(RSM)优化,确定了预酶解的最优工艺.最优条件下得到米渣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8.27%,质量分数为72.86%,较直接碱提取,两者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且以蛋白质提取率提升幅度大,且优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与RSM回归方程预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选用国产定型设备与自行设计的脱蜡和脱脂专用设备组成米糠色拉油精炼生产线。在多次生产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先脱胶、脱蜡,后脱酸、脱色、脱臭及冬化脱脂的工艺路线。用国产设备及生产线炼制出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米糠色拉油  相似文献   

19.
毛糠油经过脱胶脱蜡以后,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利用米糠油中原有的甘油—酸酯、甘油二酸酯或加入甘油,与游离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可以有效地降低酸价,并增加中性油的数量.酯化脱酸能量消耗较高,因而适用于高酸价油的脱酸.  相似文献   

20.
通过米糠膨化浸出制油中间试验,建立了30t/d米糠膨化浸出制油生产线;稳定了米糠贮存性,提高了米糠制油的得率;毛油出油率平均为175%,出油效率为95%~97%,出粕率为85%~87%,溶剂损耗平均为45kg/t,粕残油平均为1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