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第三代以后的移动通信网络都将向全IP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如何在移动IP上提供QoS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介绍了基于移动IPv6移动管理信令的扩展QoS信令,并且描述了基于此信令进行QoS协商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杰  高岭  潘飞 《微机发展》2006,16(6):230-232
下一代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SIGTRAN作为下一代网络中专门用于传输信令的传输层协议,对信令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QoS问题是IP网络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下一代网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SIGTRAN协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许多保证QoS的措施,从而保证了下一代网络中信令消息的传输性能。文中简要介绍了SIGTRAN协议的体系结构,给出了SIGTRAN中的QoS定义,分析了SIGTRAN中的各种QoS保障措施,最后对这些QoS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SIGTRAN作为下一代网络中专门用于传输信令的传输层协议,对信令传输的可靠性、时延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QoS问题是IP网络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下一代网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SIGTRAN协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许多保证QoS的措施,从而保证了下一代网络中信令消息的传输性能。文中简要介绍了SIGTRAN协议的体系结构,给出了SIGTRAN中的QoS定义,分析了SIGTRAN中的各种QoS保障措施,最后对这些QoS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Diffserv与Intserv相结合的端到端QoS提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IP网络的OoS研究促使了两种不同体系结构的出现:综合服务体系结构Intserv及其相应的信令协议RSVP和区分服务体系结构Diffserv。但这两种IP网络的QoS控制方案各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都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为了支持端到端的QoS可考虑将Intserv/RSVP和Diffserv看作相互补充的技术,将其结合共同实现端到端的QoS提供机制,同时满足类似状态相关网络的强有力的服务及与状态无关网络近似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对这两种体系结构的结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IP网络上开展多业务商业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保障多业务应用的服务质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将多业务IP网络规划与QoS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在分析了各种QoS的机制、将IP网络信息作适当分类建模后,提出一种统一链路模型,最后给出了三种网络规划方案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业务开展还是从技术实施的角度出发,QoS的保证都是在IP上支持各种实时应用所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IP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网络的发展和融合看到了希望,但在接入方面,以前ATM网络如何平滑升级到下一代融合的IP网络,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在IP网络上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的业务流,这要求能够按业务区分去提供不同的分类服务。因此,IPQoS(IP网的服务质量)机制的建立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不同需求具不同质量IPQoS是指IP网的服务质量,也是指IP数据流通过网络时的性能(广义的IPQoS是从整个IP运营网络的角度来分析QoS)。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协议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o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网络中保证端到端QoS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研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QoS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多个协议结合起来提供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端到端QoS体系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应用单个QoS协议所带来的有关问题,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实现高端应用中端到端QoS的关键问题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端网络应用的兴起及近几年网格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传榆服务模型和QoS实现机制已经不能适应高端应用对网络和其它资源的需求。因此,如何在高端应用间提供更优的QoS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IP网络传输控制机制和端点QoS系统结构两个角度,探讨了端到端QoS实现的关键问题,同时详细分析并比较了几种端到端QoS实现构架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采用基于服务的本地策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IP网络基于Diff-Serv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iffServ的IMS网络QoS控制机制.利用基于DiffServ QoS模型适用于大规模成熟网络、实施相对简单等特点采实现端到端的IMS网络QoS控制.主要涉及到的技术有QoS映射,策略控制,所涉及到的网元有GGSN,PDF,边界路由器等.  相似文献   

10.
江涛  朱光喜  黄本雄 《计算机应用》2002,22(6):32-34,37
如何为IP网络中的业务提供QoS保障正式成为IP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从IP电话QoS机制的定义出发,介绍了IP电话的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机制特点及层次结构,详细了IP电话的QoS作 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石龙广电HFC网络为基础,基于IP技术实现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数据网融合;同时利用下一代网络(NGN)技术,通过广东铁通软交换平台,解决了软交换中语音的QoS保障及穿透NAT/FW设备关键技术等相关问题,完整的设计实现了三网融合.  相似文献   

12.
QoS技术的简单介绍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迅猛发展,IP网络已经渗入各种传统的通信范围,基于IP构建一个多业务网络成为可能。但不同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不同,如何在分组化的IP网络实现多种实时和非实时业务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人们提出了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IP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被提供,如视频点播、VoIP、视频会议等。但是,IP网络只能够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而不能提供有效的QoS保证,尤其对于多媒体应用。借鉴IPv6支持QoS的新特性,结合RSVP协议并将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基于IPv6网络实现了一个保证多媒体通讯QoS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IXA架构的IP QoS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Intel IXA架构和IXP2400网络处理器,讨论了当前发展中的QoS技术.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IXA的IP QoS技术实现的硬件框架结构和模块实现方法,最后说明了如何利用这个方法来实现其他相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崔玉萍  孙华 《微机发展》2006,16(12):100-103
全IP移动网络中的QoS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RSVP)是一个关键技术。为了保证切换时的QoS,需要进行资源预留。针对RSVP不适应移动环境的缺点,文中在全IP移动网络的接入网的微移动域中,提出一种动态资源预留的QoS解决方案,实现微移动协议和RSVP协议之间的互操作。当有多个移动主机需要进行预留时,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文中提出了一种在全IP移动网络中基于信令预测优先级排队的动态排序算法,以有效地对多个移动主机进行资源预留。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融合IP和ATM的MPLS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即多协议标记交换。传统的IP技术是无连接的,报文的传递依靠逐条查路由表,速度慢,实现QoS、流量工程等比较困难。ATM和帧中继使用虚电路技术,速度快,易于实现QoS。用ATM网络承载IP协议,即IP over ATM,是近年来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先后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如Classical IPOA、LANE、MPOA及IP Switch等,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MPLS技术将ATM与IP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被认为是目前IP over ATM的最佳方案,同时并不局限于在ATM网络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3G核心网中支持多媒体会话,3GPP在R5中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并选择SIP作为IMS中的呼叫/会话的控制信令.IMS可以提供多媒体业务和语音业务,对Q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讨论IMS QoS的一个重要参数-SIP会话建立时延.分析了SIP会话建立时延模型和相关因素并从3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SIP的传输协议选择,信令重传机制的改进以及对SIP信令的压缩,最后进行了性能仿真.  相似文献   

18.
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保证需要提高IP网络基础设施的处理能力,并与网络层运行机制相结合,以解决QoS管理的兼容性和标准化问题.介绍了主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QoS支持功能,在分析现有QoS模型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总结了QoS主动管理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个IPv6环境下基于主动网络和移动代理技术的QoS主动管理模型.最后,探讨了基于移动代理的QoS主动节点的结构和IPv6主动选项扩展报头的格式.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IP网上的实时业务量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实时业务对网络传输的延时、延时抖动等特性较为敏感,当突发性高的FTP或含有图像文件的HTTP等业务量在网络上传输时,实时业务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在IP网络上导入QoS技术,以确保实时业务的通信质量。最初,QoS是与ATM技术紧密相连的,随着IP网络上实时业务的增多,人们开始研究IP网络上的QoS技术。早期的许多工作都源于资源预留协议  相似文献   

20.
无线移动网络中的QoS是最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RSVP)是一个关键技术.为了提供更多的服务,蜂窝在变小,这样切换更频繁了.因此为了保证切换时的QoS,需要进行资源预留.当有多个移动主机需要进行预留时,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本文提出一种在全IP移动网络中基于信令预测优先级排队的动态排序算法,以有效地对多个移动主机进行资源预留.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既保证了快速切换,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预留,有效地分配了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