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云南“贫、细、杂”各类型胶磷矿资源,基于光电选矿原理,探讨了贫矿磷资源在粒级较大(10~40 mm)的情况下,运用光电选矿技术提高磷矿品位,从而提高磷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方法。试验选取硅质及硅酸盐型、混合型、碳酸盐型中低品位胶磷矿矿样进行光电选矿的适应性试验。通过分析各类型磷矿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有用矿物及脉石矿物组分含量,确定光电选的可行性和分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光电选矿技术对于各类型胶磷矿均具有较好的分选效果,选别硅质及硅酸盐型矿物的效果最好。在保证精矿P2O5品位和回收率的前提下,可通过提前抛出部分低品位矿石,提高磷矿品位;根据不同类型的胶磷矿,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获得最优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偏光显微镜、MLA(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系统、能谱仪等对云南某低品位混合型磷块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基本参数及主要矿物的特征。矿样中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其次为白云石,根据下游目前用矿要求,单独脱除某一种脉石矿物难以满足。矿样中硅酸盐矿物含量相比也较多,建议先脱泥,后进行浮选。矿样的主要构造类型为条带(条纹)状和块状,胶磷矿主要结构为团块状、粒状、凝胶状,粒状结构胶磷矿磨矿易产生连生体。矿样中胶磷矿和脉石矿物的嵌布粒度均较细,当磨矿细度达到-75μm占91.55%时,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为84.98%,连生体中胶磷矿主要和硅质矿物连生,从连生类型看,硅质矿物、白云石主要呈皮壳状包裹胶磷矿,其次呈胶磷矿包裹体形式存在,故较难通过磨矿的方法使其解离,仅有少量胶磷矿和主要脉石矿物呈毗连镶嵌,可通过磨矿的方式使其解离。因此通过继续加大磨矿细度使胶磷矿和脉石矿物解离的能力有限,要想获得好的选矿指标,建议只能适当增大磨矿细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偏光显微镜、MLA(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系统、能谱仪等设备对贵州织金硅质及硅酸盐型磷块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基本参数及主要矿物的特征。该磷块岩中主要脉石矿物为玉髓,选矿需要脱除较多的玉髓才能达到精矿指标,其次该样品硅酸盐矿物含量较高,还要脱除部分硅酸盐矿物,以减小其对后续湿法磷酸过程中的不利影响。矿样中胶磷矿主要为团粒状、凝胶状、碎屑状结构,和脉石矿物嵌布紧密、杂乱,且胶磷矿、石英、玉髓均属细粒嵌布,需要细磨才能使胶磷矿和脉石矿物较多的解离。磨矿至细度为-75μm占99.41%,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为72.88%,解离情况不理想,而且细磨使-30μm粒级产率大大增高,造成次生泥化现象,降低了浮选药剂的选择性,增加了选矿的难度。该矿样难以通过磨矿的方法使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较多的解离,故通过浮选的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的选别指标。建议将该类型的矿石和其他类型的矿石进行配矿使用,以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磷酸盐矿石分选的挑战和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处理不同成因的含硅酸盐脉石矿物和含碳酸盐脉石矿物的磷酸酸矿石所用的选矿方法。本评述注意到从磷酸盐矿石中分离不同类型杂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最近改进浮选沉积型磷酸盐矿石的工艺流程和新药剂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贵州省某高品位钙质磷矿矿石性质,为后续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指导,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该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各组分赋存状态、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特征和单体解离度等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业矿物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石英、玉髓、长石-黏土类矿物,以及少量铁碳质矿物。胶磷矿与碳酸盐矿物的嵌布粒度较大,较易解离,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0%时,胶磷矿与碳酸盐矿物单体解离大于85%。石英-长石-黏土类矿物和铁碳质矿物的嵌布粒度较小,并且部分以浸染状嵌布于胶磷矿内部,解离分选难度较大,需要在磨矿细度足够细(<0.04 mm)时,该部分脉石才可解离出,此时精矿P2O5的理论品位可达到36.25%。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未蚀变或浅蚀变中低品位硅—钙质磷块岩矿石,必须经选矿除去其中伴生的碳酸盐和硅质脉石,方能合理利用。但由于该类矿石中磷矿物与碳酸盐、硅质脉石的可浮性相近,且各种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难以用浮选法分选。而以焙烧法论,在焙烧、消化、水洗之后,仅能除去其中的碳酸盐脉石,而硅质脉石尚需进一步用浮选法除去,在技术经济上似难合理。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我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世界铝土矿资源储量,并根据不同类型铝土矿的特点,从物理、化学和生物脱硅技术方面归纳了国内外铝土矿脱硅方法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以硅酸盐矿物形态将含硅矿物除去时,适合采用物理选矿脱硅技术;对于嵌布粒度细或脉石矿物与目的矿物紧密共生的铝土矿,适合采用化学选矿脱硅技术;对于矿山尾矿、废石及低品位难处理铝土矿,适合采用生物选矿脱硅技术。同时指出物理选矿脱硅技术中探究高效分选设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瓮福地区磷矿的矿石工业类型主要有碳酸盐型和混合型,根据组合样测试结果求得矿石中脉石矿物的碳酸盐类矿物含量来进行确定。以往勘查经验认为,a矿层的工业类型主要为混合型磷块岩矿石,属于较难选矿石,经济价值较低。笔者在该区大湾磷矿勘探过程中发现,a矿层有易选矿石碳酸盐型磷块岩矿石存在。因此,通过改进矿石工业类型的判定方法,区分出a矿层中的碳酸盐型磷块岩矿石尤为重要。通过统计分析以往组合样测试结果发现,磷块岩矿石中脉石矿物的碳酸盐类矿物含量与酸不溶物含量(H·P)呈负相关关系,通过求解其回归方程得到临界值为7.60%。以大湾磷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以a矿层酸不溶物(H·P)含量>7.60%的连续样品组合为一个样,酸不溶物(H·P)含量<7.60%的连续样品组合为一个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回归方程吻合,当酸不溶物(H·P)含量>7.60%时,矿石为混合型;当酸不溶物(H·P)含量<7.60%时,矿石为碳酸盐型。以该试验用组合样组合方法可以区分出钻孔中a矿层碳酸盐型磷块岩矿石及其分布情况,进而根据钻孔柱状对比图对比分析得出a矿层能够圈出碳酸盐型矿石的矿体,且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9.
湖北宜昌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样取自宜昌某地低品位胶磷矿,原矿含P2O516.26%,MgO 5.87%,磷灰石赋存颗粒较细,碳质和碳酸盐含量均较高,且磷灰石与碳酸盐、硅质、黏土质、碳质等脉石矿物相互嵌布或呈包裹体存在,赋存状态复杂.经选矿工艺研究,确定了反浮脱泥除碳、反浮脱镁、加温正浮脱硅的选矿流程,获得最终精矿含P2O5 31.36%,MgO 0.95%.  相似文献   

10.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成分复杂,绝大部分以中低品位复杂难选的磷矿石为主,此类矿石又以磷灰石居多,胶磷矿次之。地质工作中通常采用岩矿鉴定的方法来命名和划分磷矿石类型,由于磷矿石成分复杂种类多变,一个矿区不同矿段会得出不同的磷矿石类型。磷矿石选矿加工的目的就是去除白云石、方解石和硅铝酸盐等主要脉石矿物。选矿工艺的选择会根据脉石矿物的种类和含量而不同,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取这些脉石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将对选矿工艺的制定非常有帮助。结合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选矿目的,通过化学分析获得P2O5、MgO、SiO2、CaO、Al2O3等含量数据,然后计算推断磷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和硅铝酸盐矿物的含量,最后根据这些数据按照设计推荐的“三三制”方案进行类型划分和矿石命名。该磷矿命名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矿石类型,还可为选矿工艺的选择和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矿冶》2021,30(2)
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等含镁硅酸盐矿物常与有价金属矿物共生,在浮选分离过程中这类脉石矿物难以被抑制,造成精矿镁含量超标而对冶炼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如何实现高效选矿降镁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从选矿降镁工艺开发和浮选降镁抑制剂作用机理两方面总结了降镁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常见含镁硅酸盐脉石矿物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的结构及其表面特征,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含镁脉石难分离和难抑制的原因,对选矿降镁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选矿降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某地磷矿石为硅钙质及硅酸盐胶磷矿,为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MLA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开展系统研究工作,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磷的赋存状态和胶磷矿的嵌布特征及其与选矿的关系,并对选矿效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等含镁硅酸盐矿物常与有价金属矿物共生,在浮选分离过程中这类脉石矿物难以被抑制,造成精矿镁含量超标而对冶炼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如何实现高效选矿降镁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从选矿降镁工艺开发和浮选降镁抑制剂作用机理两方面总结了降镁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常见含镁硅酸盐脉石矿物蛇纹石、绿泥石和滑石的结构及其表面特征,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含镁脉石难分离和难抑制的原因,对选矿降镁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选矿降镁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某低品位氧化锌矿石含锌2.45%,可通过选矿回收的主要有用矿物是异极矿和菱锌矿,碳酸盐及部分硅酸盐脉石矿物含量高、硬度小,磨矿过程易泥化,属于较难选的氧化锌矿石。使用对石英、钙镁碳酸盐和镁硅酸盐等脉石矿物及矿泥抑制效果显著的六偏磷酸钠和硅酸钠作组合抑制剂,同时使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氧化矿捕收剂CA-1,降低了泡沫黏度,提高了氧化锌矿物的分选性。釆用不脱泥直接浮选的工艺流程,通过优化浮选的药剂添加制度,闭路试验获得了锌品位32.13%、锌回收率78.76%的氧化锌精矿,实现低品位难选氧化锌矿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远安低品位胶磷矿双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远安低品位胶磷矿采用阴离子捕收剂反浮镁、阳离子捕收剂反浮硅的双反浮选工艺,在不加温的条件下,取得了磷精矿P2O5品位30.13%、回收率80.74%、MgO含量0.93%的选矿指标,实现了胶磷矿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刚果(金)加丹加矿区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含Cu2.21%和Co0.16%,铜钴元素均达到了工业回收标准,为确定合理高效的选矿工艺,进行了矿石性质分析及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中的目的矿物种类复杂,目的元素铜除硫化铜和氧化铜形态赋存外,还有部分铜以铜锰铝硅氧化结合物中的铜形态赋存。钴主要以含钴黄铁矿及水钴矿形式赋存,脉石矿物主要以易泥化的碳酸盐类脉石为主。结合矿石性质分析和探索条件试验的结果确定了硫化矿物浮选—氧化矿物硫化钠硫化、组合捕收剂协同捕收浮选氧化铜矿物—氧化矿尾矿高梯度强磁选的选矿工艺,该工艺根据不同类型的目的矿物可浮性和磁性的差异性,分段产出硫化铜精矿、氧化铜精矿和磁选精矿三个产品,三个产品总铜回收率达到了91.54%,总钴回收率达到了56.48%,实现了对该硫氧混合型铜钴矿石主要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弱碱性条件下,对远安胶磷矿采用抑制剂抑制脉石矿物硅,后用捕收剂浮选磷的正浮选试验流程,取得了磷精矿P2O5品位27.80%、回收率86.20%的选矿指标,浮选精矿呈弱碱性,胶磷矿中的SiO2从24.19%降到7.84%,为在酸性条件下反浮选降镁元素的试验提供良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沉积型含方解石和白云石磷块岩矿石的反浮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品位磷矿石储量的枯竭,促进了适于经济处理储量巨大的低品位磷矿石的选矿方法的研究。世界75-80%低品位磷矿石含有碳酸盐脉石,用一般的简单工艺不能处理它。选别沉积型的含有大量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磷块岩矿石存在一些难题,如碳酸盐矿物与磷酸盐矿物具有相近的表面性质。两段阴离子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反浮选可从沉积型磷块岩矿石中除去碳酸盐矿物。在脂肪酸阴离子反浮选中,用正磷酸作为磷酸盐矿物的抑制剂处理几  相似文献   

19.
磷矿资源是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磷矿浮选过程中矿浆溶液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钙镁离子改变矿物表面性质,导致含钙盐类矿物相互之间浮选分离的难度增加。通过矿物表面微观形貌、矿物表面接触角和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量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钙镁离子对胶磷矿的浮选影响显著,对白云石的浮选影响微弱,钙镁离子在碱性介质中生成了碳酸盐沉淀或溶胶,粘附于胶磷矿的表面,改变了胶磷矿表面的疏水性,导致了胶磷矿的可浮性下降;但并未粘附与白云石的表面,呈自聚状态存在于矿浆中,对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张家垭矿区磷矿石类型有三种:白云质条带磷块岩,块状磷块岩及泥质条带磷块岩,分别位于矿体上、中、下部。块状磷块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和石英,平均品位29.28%;白云质条带磷块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次为石英,平均品位22.57%;泥质条带磷块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次为白云石,平均品位17.46%。三种矿石中的胶磷矿均为粒度极细的磷灰石。矿床为热水生物化学沉积成因,成矿介质为源于秦岭海槽深部的热卤水。本类型矿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