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的建立,将雨洪控制与利用纳入到实际建设,采用规模化的雨洪利用系统,建设雨洪利用示范工程,以展示城市雨水排放新概念,实现雨水资源化。对于中心区地表径流水质进行检测,深入研究和分析,科学的展示了雨洪利用示范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人们对雨水利用的意义有直观认识,了解简单易行的雨水利用技术,从而把雨洪利用技术措施推广到今后的城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有大量的雨洪利用工程,主要包括透水铺装地面、绿地、渗滤沟(井)、集水池、水系等。建设规模达84.7hm^2,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雨洪利用示范工程。整个雨洪利用系统主要体现了先下渗、净化.再收集、回用的设计原则.通过对天然降水水质、地表径流水质、渗滤井水质和雨洪利用收集池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得出,雨洪利用系统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已经对雨水水质进行了一定的净化(蓄水池水质满足林业灌水的水质标准),减少了以往雨洪利用系统繁琐的水质净化步骤,并使得工程投资和后期管理的运行费用大大减少,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规划用地内大面积设置雨洪利用设施,在雨洪利用设施设计标准范围内的雨水不允许排放,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仅为超雨洪利用标准的道路广场以及休闲花园绿地内人行道等地面径流雨水的排放系统。因此,中心区雨水排放系统的雨量设计参数力求与雨洪利用设计标准配套,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按照溢流排水的原则开发并采用了多项新型雨水的收集设施。中心区内景观道路与市政道路交织,包括多条机动车道,赛时,庆典广场等将会停放新闻采访等重型车辆。因此在管材、喾井的选型及管道开槽、基础、回填等方面采用了市政管线的做法,并采用了相关的市政施工规范及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河北省平山县雨洪水资源利用的发展与现状,指出山丘区雨洪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兴建梯田和修建雨水集蓄工程,建议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积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资料,进行科学规划,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旱作农业技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实现山丘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洪利用成套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硬化铺装、绿地、树阵、下沉广场、市政道路和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的特点,研究出满足部分公共设施和景观用水需求、经济适用的雨洪控制和利用技术.通过雨洪综合利用成套技术与集成之间的联系,研制出一套完整的雨水渗滤、净化系统.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工程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总规划用地面积97.39hm2,赛时将是人员集散、赛事管理以及各类展示的中心区域。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概况,设计中涉及到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雨水再利用及绿化灌溉系统、雨洪利用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污水系统、广场管道直饮水系统、水景喷泉系统、奥运水系循环系统等九大系统。总结了该工程采用新技术、绿色环保、节能节水等情况,并列出了专栏中拟报道的文章题目。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山东省水利基地及雪野水库管理处试点开展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期形成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低影响开发综合技术,建成典型生态示范工程,为生态山东建设提供示范和推广。通过节能型的无动力雨水收集法,收集莱芜市雪野水库管理处示范点建筑物屋面240 m2的雨水,利用雨水重力流的基本原理实现对初期雨水的汇流与抛弃工序,对初雨进行抛弃,进行过滤、消毒处理,处理后的清水进行绿地绿化和立体绿化。根据收集水量以及用水量之间的平衡,可实现面积为300 m2的绿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水资源的紧缺,城区雨洪利用成为水务工作的重点.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建设城区雨洪利用工程,运用多种洪水调度方式,对雨洪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尽可能蓄滞汛期雨水.在对城区雨洪资源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洪水调度方案及出境水量,对城区雨洪利用现状及调度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孟娜 《人民珠江》2007,(3):51-53
介绍深圳雨水利用工程实例,雨水利用技术,通过深圳市雨水利用条件,雨水水质分析,雨水利用潜力分析,对深圳城区的雨洪利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雨洪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条有效途径,北京的缺水状况严峻,建筑小区的雨洪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雨洪利用能够补充水体、滋养绿地、补充植被浇灌用水以及洗车等,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文章以海淀燕保·辛店家园为例,对雨洪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雨水可利用量和需求量,设计了雨水收集、利用方案,通过分析得出,该雨洪利用工程正常运行后,每年可累计节约9 768 m~3水资源,这将大大减缓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洪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分析城区雨洪利用的潜力和效益规模,需要分析该城区的降雨资源特性,包括城区降雨总量、降雨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降雨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为了分析雨洪利用排水设施、蓄水设施规模,需要分析城区短历时暴雨、暴雨强度和设计降雨及设计降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城市硬化路面集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昀  张升堂 《人民黄河》2011,33(9):71-73
针对我国目前雨水利用现状,分析了硬化路面雨水收集的需求.根据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及道路建设情况,认为实施硬化路面雨水收集具有可行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以青岛市平度地区为例,采用扣损法对2009年6-9月雨水可收集量进行了估算,若集雨路面达50%,则汛期可集雨量为543万m3,经济收益将超过1 357.5万元...  相似文献   

13.
城市降水的不合理引导与利用将会造成雨洪,给城市的防洪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城市降水资源的利用。研究城市雨洪对提高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改善区域水资源紧张状况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计算与分析方法,从石家庄市城镇化后雨洪资源利用效益方面,分析了石家庄城镇化后雨水资源利用的潜力,得出石家庄城市化雨水的收集利用和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石家庄市开源节流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华北山前平原城区雨洪预报、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和邯郸市雨洪资源状况,分析了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必要性,介绍了雨洪资源利用的进展,分析城区不同下垫面雨洪水质变化规律,提出了城市雨洪利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雨水收集利用,具有开发水源、滞洪、蓄洪、美化环境等多重功能。学校雨水可收集范围大,冲厕、绿化浇灌用水用量较大,可优先作为雨水利用示范区域。以合肥市某小学为例,依据多年日降雨数据记录,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水量日平衡法模拟,从水量平衡、经济性角度计算出最佳的蓄水池容积、雨水利用率及自来水替代率等利用能力指标,分析评价了雨水利用规模和效益。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面源污染的加剧,学校雨水利用具有较好的节水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北京市城区局地性、短历时、冲击型暴雨对雨水排水系统、防洪除涝和雨水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总结北京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指出了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的方向:建立精细化、智能化、高效率、高水平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消除城市暴雨内涝,安全利用雨水。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评估山地城市屋面雨水可利用量,以重庆市沙坪坝某片区为例,分析了重庆市的降雨特征,利用改进的径流系数法定量评估了代表年屋面雨水可利用量,并分析了降雨特征对可利用量的影响;运用设计降雨量和设计暴雨强度两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蓄水池规模,使其满足径流控制率和防洪减涝的要求。研究表明:在代表年降雨量为1 198.9、1 104.4和962.7 mm时,研究区域屋面雨水可利用量分别为267 951.8、247 421.3和198 917.9 m~3,雨水利用潜力较大,降雨量对可利用量的影响较大,而降雨强度对其影响很小;研究区域蓄水池总规模为9 312 m~3,屋面径流控制率达到86.4%,为山地城市雨水利用系统中蓄水池的规模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现行的太湖调度线时段划分的合理性,优化太湖流域水利工程调度,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原理,选取反映流域水情特征的降雨、水位、用水量等3个要素,共5个指标,在现行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研究。本次优化方案调整了部分时段分点,优化了太湖流域非汛期、汛前期、主汛期、汛后期划分,将非汛期结束时间推迟了5 d,汛前期结束时间推迟了10 d,主汛期结束时间提前了10 d。与现行方案相比,该方案全面考虑了雨洪资源利用和太湖水生态环境安全,统筹兼顾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是更为综合的划分尝试,研究成果可为太湖流域水利工程调度提供一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