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合成2,3-二氰基丙酸乙酯的工艺,与已知的合成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产品纯度好(〉98%)、收率高(〉90%)的特点。该工艺系目前已知的最佳工业合成2,3-二氰基丙酸乙酯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该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由温州市嘉力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两条乙酸乙酯生产线,两条2,3-二氰基丙酸乙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周期2014至2015年。  相似文献   

3.
陈淑贤  黄山  张惠斌 《江苏化工》2008,36(5):31-32,45
对氟虫腈的重要中间体--2,3-二氰基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氰乙酸乙酯,氰化钠,多聚甲醛为原料进行一步合成反应,对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合理的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摸索,确定最佳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4 h,采用先酸化后水洗的后处理方法.收率达85.3%,产品质量分数为92.1%.  相似文献   

4.
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式(I)结构的2,3-二氰基丙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0℃至50℃温度下,将碱金属氰化物溶于溶剂中,用具有式(II)结构的2-氰基-2-丙烯酸酯溶液处理2至15小时,然后冷却到20℃以下,得到具有式(I)结构的2,3-二氰基丙酸酯的钠盐;以及ii)使用中和剂  相似文献   

5.
以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和2,3-二氰基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氟虫腈主要中间体芳基吡唑腈。研究确定的关环反应的小试优惠条件为:18g偶氮中间体溶于40mL二氯甲烷,再加浓氨水30mL,于10℃下搅拌3h。采用该工艺路线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且减少了废酸的处理和高毒性试剂的使用,收率达91.4%。  相似文献   

6.
以对氯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经硝化、氯代制得3,4,5-三氯三氟甲苯,通过路线选择,最终选定肼解还原法制得中间体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各步产率均在90%以上。经重氮化制得的重氮盐与2,3-二氰基丙酸乙酯缩合后,在碱性条件下,闭环制得3-氰基-5-氨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再经一步反应制得氟虫腈。反应总产率可达38.8%,纯度95%。各步产物经红外、质谱、核磁表征,证明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7.
曹凤  陈敬华 《精细化工》2012,29(6):580-583
以异戊醛和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经Knoevenagel缩合、氰基加成、高温脱羧3步反应合成了普瑞巴林中间体异丁基丁二腈(Ⅲ),其中第1步和第2步反应产物分别为5-甲基-2-氰基-2-己烯酸乙酯(Ⅰ)和5-甲基-2,3-二氰基己酸乙酯(Ⅱ)。通过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的考察和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下化合物Ⅰ、Ⅱ、Ⅲ的收率分别达到92.3%、93.6%和94.2%,总收率为81.4%。各反应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IR及MS进行了表征和确认。  相似文献   

8.
王耀良 《现代农药》2004,3(6):12-13
由氰化钠、多聚甲醛和氰乙酸乙酯在溶剂中反应,一步合成二氰基丙酸乙酯,收率(以氰乙酸乙酯计)达80.2%,含量90.8%  相似文献   

9.
张红芬 《现代农药》2006,5(3):26-27,30
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分离测定呋喃虫酰肼的重要中间体2,7-二甲基-2,3-二氢-6-氯苯并呋喃的含量。方法的变异系数0.18%,回收率100.02%。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以实际应用于2,7-二甲基-2,3-二氢-6-氯苯并呋喃的生产监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4-三氟甲基苯胺、浓盐酸、双氧水为起始原料合成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再和2,3-二氰基丙酸乙酯反应合成中间体芳基吡唑腈,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吡唑经过硫氰化、缩合、催化氧化合成目标化合物氟虫腈。重点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投料比对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和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吡唑收率的影响。采用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且减少了废酸的处理和高毒性试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聚醚多元醇中环氧丙烷单体的含量,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使用DB-1(50 m×0.32 mm×0.25 μm)型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用内标法(甲醇为内标物)进行分析定量.微量单体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10%,试验的回收率在(100±3)%以内,检测限低至4×10-6.该方法还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相色谱内标法建立了环十五内酯合成中的重要化合物1,15-十五碳二元酸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色谱条件:色谱柱C18(4.6×250mm),以月桂酸为内标物,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80∶5∶15(0.1%三氟乙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方法的相关性好(γ〉0.9990),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加标回收率为99.25%,检出限为4.543×10-4g/(s·L)。  相似文献   

13.
陈雪峰 《广州化工》2010,38(12):199-201,216
选择正癸烷作为分析一溴硝基甲烷的内标物,使用GC112A型气相色谱仪,在确定的温度、气体流量、进样量、保留时间等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下,对四种不同比例的一溴硝基甲烷和正构十碳烷烃进行检验,采用微机归一,求出相对质量校正因子(f)值,进行一溴硝基甲烷含量测定。对此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一溴硝基甲烷偏差≤0.5%,回收率≥98.90%,且有较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14.
董艳辉 《广东化工》2011,(8):135-135,138
目的:改进速效救心丸中冰片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乙酸乙酯为溶剂超声提取20min制各供试品溶液;应用SE-54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33μm)、FID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在最佳色谱条件下,样品中冰片与内标物能得到很好的分离,冰片在0.2016--2.016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H=6),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0.95%,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的冰片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醇和乙醇的方法。通过考察稀释液、内标物和气相色谱柱等条件,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稀释液,异丙醇作为内标物,选用DB-FFAP毛细管柱进行色谱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并与《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中气相色谱顶空外标法测定甲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醇和乙醇的含量,在0.8 mg/L~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甲醇=0.999 8和R2乙醇=0.999 7),相对误差<2.4%,回收率为92.7%~104.7%(n=6)。  相似文献   

16.
孙旭峰 《广东化工》2014,(8):138-139
采用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快速测定调味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试样中加入3-MCPD的氘代同位素作为内标,过柱,用正己烷淋洗,乙酸乙酯洗脱,经氮吹浓缩后采用七氟丁酰咪唑(HFBI)进行衍生化,采用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添加回收率≥80%;相对标准偏差≤7%;检出限达到5.0μg/kg。本方法步骤简便,溶剂用量少,定性定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王强  马凤云  熊梅  陈顺文  唐军 《煤化工》2011,39(6):21-23
确立了使用气相色谱法(GC)定量测定洗油中萘及联苯的方法,该法以甲苯为溶剂,正十二烷为内标物,用内标法对萘及联苯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洗油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共鉴定出14个主要组分。结果表明,洗油中各组分能很好地分离,其中萘质量浓度平均为0.072 4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0%~1.76%,加标回收率为95.46%~102.86%;联苯质量浓度平均为0.041 8g/mL,RSD为1.18%~3.83%,加标回收率95.19%~103.49%。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以1,2,4,5?四氯苯为内标,建立了生物降解塑料中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3种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明确了PLA、PBS和PBAT的定量特征峰,建立了定量计算公式。同时测定了7批市售生物降解购物袋中上述3种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内标物与目标物定量特征峰面积比1∶5~5∶1范围内,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3种组分精密度、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3 %,定量分析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均≤3.0 %,该方法准确且简便可行;该方法适用于生降解塑料样品中PLA、PBS、PBAT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肖峥  孟斐  李海燕 《上海化工》2011,36(11):17-20
建立了汽车用防冻液中甲醇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789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DB-170160 m×0.32 m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以异丁醇为内标,以乙腈为溶剂。内标法对防冻液中的甲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甲醇浓度与内标浓度的比值在0.5∶1~2.5∶1(g)之间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回收率99.1%,样品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06,变异系数为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