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CD比色测温中烟雾干扰的滤波与温度校正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CCD比色测温中,弥漫于辐射体周围和辐射光路上的烟雾将吸收和散射辐射体的辐射光,导致测温结果失真.提出一种高温辐射体烟雾干扰的滤波与温度校正算法.先通过基于高温辐射体颜色信息的图像目标识别方法去除辐射体周围的烟雾噪声,再分割出受烟雾干扰的区域,然后利用适当的非线性校正函数对由比色测温公式计算出的该区域的温度进行校正.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烟雾干扰对测温结果的影响,提高CCD比色测温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是利用原料在初始点燃条件下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高温高热,使燃烧反应自发地进行,从而得到新的成分和结构的产物.文中对通过对自蔓延高温合成实验温度梯度范围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温度范围,选择不同类型传感器,合理选择监测点,编制满足测试需求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程序,搭建三种温度测量子系统,获取大量有效实验数据,为测定自蔓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对反应安全进行评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并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液压电磁式脱扣器的动作时间由电磁吸力、弹簧力与阻尼力共同作用而决定,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阻尼液黏度随之而变,从而导致阻尼力的变化,最终会影响脱扣器的保护特性.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液压电磁式脱扣器的电磁部分进行热态与冷态下的瞬态热分析,在同时考虑了生热与散热随温度的变化,得出不同环境温度时其各部分的温度场与温度时间曲线,并用实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结果 表明:冷态下阻尼液黏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热态下阻尼液黏度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高温自润滑滚动轴承在高温下工作,摩擦热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轴承游隙大小改变,进而影响轴承的工作精度.为探讨高温下轴承材料物理性质及其匹配性对轴承游隙的影响,基于热传导理论建立高温自润滑滚子轴承游隙变化计算模型,以纳米胶体TiO2/金属陶瓷高温内梯度润滑层材料作为高温滚动轴承滚子材料,通过高温滚动轴承游隙测量实验验证模...  相似文献   

5.
张永峰  张强 《现代机械》2013,(5):78-79,87
涡桨发动机功率输出轴载荷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大,如果应变片灵敏度系数变化,将给试验带来误差,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必须检测应变片的温度特性是否稳定。基于某型螺旋桨飞行试验的应变片温度特性试验检测方法和试验过程,对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应变片温度试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应变片特性试验检测结果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检测铝合金液位为实验对象,采用带有温度补偿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铝合金液位的波动情况。通过在高温环境中有热气流和无热气流的实验对比,分别研究了热气流和温度对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检测铝合金液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检测铝合金液位波动时,热气流对带有温度补偿的超声波测距传感的测量结果影响大,而高温对带有温度补偿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光功率的准确测量对于现代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光功率测量过程中,多采用光电二极管作为测量传感器。由于光电二极管本身的固有特性,其输出信号易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干扰,影响系统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的光功率检测方法,同时测量光信号和当前工作温度,通过所构建温度影响模型,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当前工作温度,据此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实现光功率的准确测量。实验表明:该温度自补偿的光功率检测系统能有效消除外界温度干扰,可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沉降式微粉粒度检测仪器易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失真.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在样品颗粒的沉降过程中,利用光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出不同时刻的沉积高度和环境温度,通过对采集的高度、温度等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最终得出被测样品的粒度分布.系统实现了微分粒度的自动化检测,为后续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某铝合金(5A02)机械零件为例,基于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两方面,探讨了温度变化对机械零件测量误差的影响,定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检测人员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或降低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零件设计时设计人员也可依照产品的装配和使用环境对零件尺寸公差予以适当的调整,并明确适宜的测量环境温度,从而保证零部件的有效配合及产品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利用温度平衡原理对铝电解槽进行连续测温的方法。由于采取了负反馈措施,能够用热电偶在电解槽外面对内部温度进行测量,而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初步的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使得铝电解槽温度的低成本、高精度连续测量成为可能,可望在冶金行业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水质镉在线分析仪溶出峰的电流值受环境温度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步校正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样品和校正液溶出峰电流信号随温度同步变化特性,在一个样品测量周期内同时进行校正液的测定,并将两者的溶出峰电流线性比较而计算出样品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镉溶出峰电流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从5℃上升至43℃时,溶出峰电流值增大了近2.3倍,且影响机制为镉离子在工作电极表面扩散层的迁移速率主要受温度控制。采用改进的同步校正方法,镉在线仪器在5~43℃测量值的误差均小于10%,有效解决了仪器测量值对环境温度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质量流量控制器中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实用的梯度温度补偿方法,即将环境温度划分为若干梯度,针对每一梯度配置不同修正系数,有效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对标准气配气仪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环境温度的干扰问题,保证了流量控制及标准气稀释的精度,为其它温度敏感设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智能车辆检测仪灵敏度自修复与自校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磁阻传感器在强磁场干扰下会导致灵敏度降低,使用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零点偏移电压及灵敏度变化,传感器使用的环境磁场也会影响测量结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新型车辆检测仪的智能水平,对新型智能车辆检测仪灵敏度的自修复与自校准技术进行了研究,新型智能车辆检测仪采用磁阻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通过对自修复线圈施加强电流脉冲产生强磁场重新磁化磁阻传感器的方法进行车辆检测仪的灵敏度自修复,通过对自校准线圈多次施加电流产生特定磁场对车辆检测仪的零点偏移电压和灵敏度进行自校准,同时可消除环境磁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车辆检测仪强磁干扰后的灵敏度自修复,自校准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能够对智能车辆检测仪的灵敏度进行自修复和自校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望远镜设备探测过程中实时调节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光学系统组合焦距偏离,建立了温度与成像焦点位置调节的对应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卡塞格林望远镜系统组合焦距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利用步入式可编程高低温箱设计了温度实验,得出系统单位温度焦点位置的变化量,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了二次标定,得出望远镜设备的离焦量为-0.14 mm/℃。最后,结合理论实验设计了一种基于环境温度反馈的望远镜自动调焦装置,应用于设备外场观测实验,得出自动调焦装置使用前后望远镜系统的成像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离焦量与温度变化量具有相关性,调焦装置使用后所成图像的均方根误差由5.056降低为0.729,成像信噪比由41.09提高到49.50。环境温度反馈的自动调焦技术有利于望远镜设备更好地捕捉观测目标,抑制背景噪声,提高信号采集的精确度与参数测量的准确度,增强了外场探测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涂硼正比计数管工作原理,分析了电磁干扰、接地干扰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涂硼正比计数管中子探测的不利影响;开展了一种抗干扰涂硼正比计数管研制,探讨了其结构、关键工艺和主要参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核电站堆外核测量系统源量程中子注量率测量,以及四代堆型等高温场合下中子注量率监测。  相似文献   

16.
环境温度变化是影响气压传感器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使用压力温度联合控制箱对4台维萨拉PTB系列气压传感器进行了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测试,分析了温度变化引起的气压传感器测量误差,以及误差的变化趋势,以期为气压传感器的使用者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彩色CCD的高温场辐射测温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基于彩色CCD的高温场辐射测温问题,提出利用红、绿基色值进行比色测温来获取单一光圈快门组合内的最大测温范围,并进一步利用变换光圈快门组合来使得测温范围能够覆盖高温生产的常用温度范围;通过标定减少CCD光谱响应带宽和被测对象光谱发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提高测温精度.在此基础上,开发了CCD高温场测量仪.计量校准结果表明,测温仪具有较高的测温精度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常见高温生产过程对于温度测量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环境温度的改变和传感器工作温度的漂移严重影响了SnO2类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稳定度以及重复性.采用数字PI算法,通过控制SnO2传感器内部加热电阻的功率,使传感器工作在稳定的绝对温度下,从而抑制了温度变化对传感器的干扰,提高了该类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通过对含有CH4气体检测的大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抑制环境温度变化对传感器的干扰,提高传感器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液伺服阀在极端温度服役环境下复杂零件各部位的温度分布规律无法测量的难题,在工作介质温度为-40~140℃和环境温度为-55~250℃的工况下,建立了一种考虑传热过程的电液伺服阀及其精密部件的温度分析方法,取得了各零部件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力矩马达壳体以及阀体的外表面温度最为恶劣,温度接近环境温度,阀体从外表面到内部呈现温度梯度;阀芯、阀套与工作介质直接接触,温度状况较好;力矩马达从上至下具有较大温度梯度,如高温工况下温度差值约为66℃,其中弹簧管上、下温差约为45℃,反馈杆上、下温差约为26℃。较大的温度梯度极易造成材料刚度、偶件配合尺寸等变化,显著影响服役性能,在材料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温度显著影响力矩马达组件中不与工作介质接触的部分,且对磁性材料性能、气隙、线圈均产生明显影响;介质温度通常低于环境温度,与介质接触的零部件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本文分析方法和结果可用于宽温域下电液伺服阀的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时差法超声波流量检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温度变化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问题,通过在实验室中建立温度-声速模型检测两种常用液压油的工作特性,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理论推导出两种常用液压油的温度-声速关系,为降低温度变化对超声波流量检测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测量精度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