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薯淀粉在80~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4%、6%)、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5%、85%、95%)和不同水解时间(3 h、3.5 h、4 h)进行了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DE值,确定了酸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6%、乙醇浓度95%、时间3 h。  相似文献   

2.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红薯淀粉糊精。红薯淀粉在79~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4%)、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5%、85%、95%)、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DE值、糊精黏度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乙醇浓度下,随着酸浓度增加,水解程度升高。酸解淀粉糊精的黏度与原淀粉相比数值下降。以2%、4%、6%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75%和85%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95%乙醇介质中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酸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6%、乙醇浓度95%、时间3h。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木薯淀粉糊精。木薯淀粉在80~81℃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4%)、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0%、90%)、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DE值、糊精粘度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乙醇浓度下,随着酸浓度增加,水解程度升高。酸解淀粉糊精的黏度与原淀粉相比数值下降。以2%、4%、6%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70%和80%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90%乙醇介质中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酸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6%、乙醇浓度90%、时间3h。  相似文献   

4.
大米浓缩蛋白限制性水解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解度为依据,比较了4种商品蛋白酶水解大米浓缩蛋白的效率.碱性蛋白酶具有最高的水解效率,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60℃,pH8.5,加酶量1%(E/S),底物浓度6%.考察了频率40 kHz,功率40 W~100 W的超声波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的辅助作用.超声波在蛋白水解初期有一定加速度作用,不同的超声功率对水解速率影响并不显著.在蛋白水解水解度2%~10%范围内,用碱性蛋白酶制备了不同水解度的大米蛋白产品,并比较了他们溶解性、发泡性和持泡性以及口感.蛋白质的水解度与溶解性呈正相关,在水解度≥8%之后蛋白水解产物的开始出现苦味.蛋白质的持泡性随水解度的增加有一定改善,起泡性未见改善.  相似文献   

5.
大豆生理活性肽的研究(Ⅰ)--酶法水解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水解度大豆多肽的制备和脱盐工艺,采用两种蛋白酶AS1.398和Alcalase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得水解度为10%~24%的大豆多肽.结果显示在等电点沉淀分离多肽时,相同水解度下,Alcalase酶水解产物的水解得率比AS1.398酶水解产物的水解得率高20%.采用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水解液进行脱盐,得到了优化的吸附和解吸的条件.该条件下大孔吸附树脂对水解液的吸附率为89.71%,解吸率为72.3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磷脂酶A2 在水相 (富水 )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 ,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底物浓度 10 %,反应温度 5 5℃ ,pH值 8.5 ,Ca2 +浓度 0 .2mol/L。反应的水解率在 75 %~ 85 %。并研究了水解时间和水解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着重对脱脂小麦胚芽中蛋白质的充分利用进行了研究 ,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了酶法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获得较高水解率的条件。研究表明 ,在最佳条件 p H为 7.0时 ,木瓜蛋白质浓度 0 .0 6% ,加水量 2 5倍 (底物浓度 4% ) ,水解温度 60~65℃和水解 6h时 ,能获得质量高、风味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高翔  王蕊  张嫚 《食品科学》2008,29(10):195
以底物浓度为10%、Flavourzyme与Papain复合酶比为1:1的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pH值、加酶量、温度、酶解时间对龙虾副产物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合适的底物浓度.结果表明,Flavourzyme-Papain复合蛋白酶水解龙虾副产物的最佳条件为:pH7.0、加酶量1.5%、温度50~55℃、时间5h,在底物浓度25%的条件下水解,最大水解度为26.2%.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预水解硫酸盐蓝桉浆性能的研究。首先对蓝桉木片进行了5个级别的水预水解,然后对水预水解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以得到3种不同卡伯值的硫酸盐蓝桉浆。实验从浆料组分、蒸煮条件、成浆卡伯值及得率、黏度、浆料纤维形态、浆料纤维表面性能及成纸主要强度性能等角度探讨了预水解对后续的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水解的硫酸盐浆半纤维素含量从未预水解的21%~22%降到3%~4%,而纤维素含量从73%~75%增加到85%~90%。经过预水解的所有纸浆纤维长度均降低且纤维扭结指数大幅度增大。采用反相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出未预水解浆样和预水解120 min后制浆(成浆卡伯值为15)的浆样的表面能色散分量分别为30.8和34.9 mJ/m2。实验提出了2个模型方程来预估预水解中木片的质量损失和成浆卡伯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水解鸡骨架蛋白制备富含氨基酸、生物寡肽的水解液,确定了酶解的前处理条件、理想用酶及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理想用酶为复合蛋白酶,其适宜添加量为2400UP/g蛋白。采用响应面(RSM)法对复合蛋白酶酶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复合酶的酶解条件为:[S]=2.8%(蛋白),T=54.0℃,起始pH=7.0,在优化条件下水解5h时的水解度(DH)=42.39%,较常规法水解度提高了约8%~10%,氨基酸分析表明,酶解液中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和生物寡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