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铁质文物复合封护剂防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淳淳  于凯  于淼 《腐蚀与防护》2004,25(6):231-233,241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研制的铁质文物复合封护剂和纯丙乳液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用缓蚀剂和纳米材料改性的复合封护剂防蚀性能明显好于纯丙乳液。纯丙乳液中添加的高效缓蚀剂和分散均匀的纳米材料是复合封护剂防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铁质文物复合防蚀封护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可以成功应用于铁质文物保护的复合封护剂.该复合封护剂采用纯丙乳液作为基料,选用合适的分散剂,将纳米TiO2和SiO2均匀地分散在基料中,添加合适的助剂制成铁质文物的表层封护剂;选择一种高效的缓蚀剂,适量地添加到基料中,作为铁质文物的底层封护剂.根据铁质文物的保护要求对这种复合封护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未改性的纯丙乳液的封护性能进行了对比,发现这种复合封护剂在紫外屏蔽、耐蚀性及耐污染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这种复合封护剂无色、透明、无毒、无味,有锈无锈表面均可使用,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封护剂用于铁质文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上浆剂对国产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种高温型上浆剂(溶液型和乳液型)对国产CCF300(表面已去浆)碳纤维进行上浆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试等手段,研究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测试,研究上浆剂对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上浆剂均能在碳纤维表面引入大量含氧官能团,增加碳纤维的表面能,并改善碳纤维与树脂间的浸润性;溶液型上浆剂使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17%,乳液型上浆剂使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12%,在高温下溶液型上浆剂表现出更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对石质文物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硅酸盐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进行改性,制备了石质文物表面防护剂。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砂岩为保护对象,测定了该表面防护剂的防水性、耐水性、接触角、耐紫外线、安定性和耐盐性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硅酸盐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对石质文物的表面保护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铸钢冒口覆盖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铸钢冒口覆盖剂的组成,着重研究了覆盖剂中发热材料、保温材料与触发剂对覆盖剂的发热和保温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出一种新型铸钢冒口覆盖剂。结果表明:该覆盖剂具有发热和保温的双重作用,能明显延长冒口中钢液的凝固时间,提高冒口的补缩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书团 《钢管》1990,(5):15-17
简介了第三代磷化剂(三磷剂)的成膜原理。通过使用,比较了三代磷化剂的工艺技术性能。实践证明,第三代磷化剂是目前使用性能最好的一种冷拔钢管磷化剂。  相似文献   

7.
国外铝—钛—硼细化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占我国晶粒细化剂进口量较大比重的英LSM(伦敦与斯堪的纳维亚冶金有限公司)公司的细化剂,细化效果及其应用,以期为我国铝加工业细化剂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分析和一系列实验研究,选用镁粉、氧化剂JTY-1和LYH-3型粘接剂等为发热保温冒口套的点火剂配方成分。研究发现:当镁粉、JTY-1和LYH-3以质量比为5:6:1且按一定混制工艺配制而成时.该点火剂具有较好的发热效果。对该点火剂在冒口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就点火剂对冒口套整体发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刘峥  朱占群 《腐蚀与防护》2004,25(5):185-188
通过化学氧化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胺乳液,利用单因素轮换法探讨了聚苯胺乳液的最佳合成条件,并以聚苯胺乳液为基料,配制了水溶性带锈涂料。研究了涂料的组分及配制方法.讨论了转化剂、缓蚀剂、防锈颜料、填料等对涂料除锈和防锈能力的影响。试验所制涂料可将钢铁表面的铁锈转化为成膜物牢固结合在钢铁表面。  相似文献   

10.
艾秋实  王唯  朱丽 《表面技术》2018,47(5):177-181
目的为提高复合材料涂装前的喷漆表面平整度,保证漆膜表面状态。方法分别采用表面修整剂、针孔填充剂和封孔剂等三种工艺材料,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喷漆前的表面修整,并涂装配套的防护底漆。通过对修整材料的固化性能、与基材及漆层的表面结合力以及涂层系统相容性等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未使用工艺材料进行表面修整处理的复合材料喷漆后的表面状态进行对比,评价三种工艺材料的工艺性能、附着力及与涂层的相容性等。结果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涂装前配套使用针孔填充剂和封孔剂或针孔填充剂和表面修整剂进行表面修整,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表面针孔、凹坑等缺陷对涂装外观的影响,且漆层与基底的结合力大于15 MPa,与未使用工艺材料的涂层系统比较,性能未下降。结论三种工艺材料与底面漆的相容性良好,对涂层力学性能及耐介质性能无不良影响,可配套用于复合材料涂装前的表面修整,提升涂装表面状态。  相似文献   

11.
硅丙乳液在鳞片状无机富锌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硅丙乳液改性后基料与鳞片状锌粉均匀混合,制备硅酸锌系列水性无机富锌防腐涂料;并研究了涂料及其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涂料中加入20 mass%的硅丙乳液改性后,基料对鳞片状锌粉有更好的润湿分散性,所得涂层的黏结力、耐水性、耐酸性、耐高温性、阴极保护作用均明显提高,改性涂层的耐蚀性良好,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潜伏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及其水性环氧涂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双酚A、甲醛、双氰胺等为原料,合成了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潜伏性固化剂/环氧树脂E-51体系的固化行为,并研究了所配制水性环氧涂料乳液的稳定性和漆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潜伏性固化剂固化E-51环氧树脂的最佳用量为45%,固化温度为150℃;乳液稳定性好,以3 000r/min离心30min不分层,乳液粒径为0.38μm,室温下可储存6个月以上,而且该水性涂料漆膜表面光滑平整,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压铸用水基脱模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筛选原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组分之间的配比,得出的配方(质量分数)为:某牌号机械油为25%、脂类化合物为12.5%、羊毛脂为3.3%、Span80为1.6%、OP-10为3.2%、黄原胶为0.2%、防腐剂为0.3%、防氧化剂为0.2%、消泡剂为0.3%、水为53.4%;通过转相乳化法制得的脱模剂具有良好稳定性、高温润湿性和成膜性。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脱模剂以1∶90的比例稀释,具有较好的脱模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制具有优异防腐性能的水性环氧类防腐蚀涂料。方法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与水性环氧固化剂聚酰胺作为成膜树脂,异丙醇、丙二醇甲醚作为助成膜剂,湿法绢云母、重晶石粉、滑石粉作为填料,防锈颜料体系采用氧化铁红、三聚磷酸铝、磷酸锌,并在涂料体系中添加防闪锈剂、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防沉剂,经过高速分散、研磨制成水性环氧防腐涂料。通过物理机械性能试验,耐酸、碱、盐溶液浸泡和耐中性盐雾试验,测试涂层的综合性能。结果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能分别达到1级、1 mm和50 cm。涂层的耐酸性(5%H_2SO_4,168 h)、耐碱性(5%NaOH,168 h)、耐盐水性(3%NaCl,30 d)和耐盐雾性能(按GB/T 1771—2007,1000 h)良好,各试样完成后,涂层完好。结论成膜树脂采用环氧当量为500±50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与聚酰胺类水性环氧固化剂,控制环氧基与活泼氢当量配比为1:1,颜料体积浓度为30%,并使用三聚磷酸铝、磷酸锌与氧化铁红复配作为防锈颜料,所制备的涂层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环氧树脂水性化制备技术及防腐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各国纷纷限制甚至禁止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发展水性环氧树脂成为大势所趋。水性环氧树脂最大的优点是VOC排放量低甚至为零,并且其耐腐蚀、耐盐雾、机械强度、电气绝缘等性能也非常出色,这对于水性环氧树脂在更严苛环境下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系统地介绍了防腐环氧树脂水性化的主要方法。机械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环氧树脂水性化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化学改性法可以获得均一、稳定的纳米级别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相反转法是一种获得具有高分子量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有效方法;固化剂乳化法能够利用固化剂直接与环氧树脂发生反应制备水性环氧涂层。阐述了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过程,并分析了实验条件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规律,重点讨论了其研究现状和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通过对当前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方法的总结和分析,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智西巍  瞿培磊  王康健 《轧钢》2017,34(4):30-35
实验研究了搅拌器转速、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等因素对冷轧乳化液的粒径大小及浓度变化的影响;对生产现场磁性过滤器内不同粒径乳化液的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过大粒径的乳化液是导致现场乳化液浓度不稳定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指导现场生产时对乳化液粒径进行了优化,最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因乳化液系统导致的轧制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tm803聚氨酯乳液为基体,以BYK-151为润湿分散剂、BYK-011为消泡剂、BYK-333为流平剂、BYK-425为增稠剂,以纳米碳酸钙为填料,制备出一种新型水性可剥离防护涂料。讨论了纳米碳酸钙用量及涂层厚度对涂膜拉伸和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放置时间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当纳米碳酸钙的加入量为2%,涂层厚度为0.13~0.14mm时,涂层平均拉伸强度达9.51MPa,平均断裂伸长率达274.54%,具有较好的可剥离性能。涂装7天后,放置时间对涂层性能影响很小,涂层平均拉伸强度及平均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因此可使用该涂料对设备进行长期封存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