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水预处理一体化混凝-微滤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近岸海水浊度高、有机物和悬浮固体含量大等特点,开发了一体化混凝-微滤工艺对海水进行预处理.系统较长时间运行表明,出水水质好,能满足海水反渗透进水的要求.对污染的膜进行系统清洗后,膜通量基本可恢复至新膜水平;膜表面沉积物中Ca2 、Mg2 等的化合物含量较高;NaOCl溶液可有效洗脱膜表面UV254所代表的腐殖质类天然有机物.  相似文献   

2.
以滦河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混凝-微滤工艺对原水中营养物的去除效果和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该工艺对DOC的去除率随混凝剂投加量的提高而增加,在FeCl3投加量为2mg/L时,DOC的平均去除率达到22.4%.该工艺可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和总磷,并分别达到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阈值要求(BDOC<0.25mg/L和TP<5μg/L);同时,工艺出水的细菌再生长潜力(BRP)比原水降低1个数量级.因此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可有效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控制水中细菌再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微絮凝-砂滤-超滤处理淮河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絮凝-砂滤-超滤工艺对淮河原水进行了中试规模的试验.重点考察预处理条件如滤速和混凝剂投加量的变化对后续膜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工艺去除CODMn的效果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投加量(大于4mg/L)不变的条件下,滤速的变化不会影响砂滤出水的浊度和CODMn,当投加量为4mg/L时,较高的滤速导致砂滤出水的浊度和CODMn的增加.由于后续超滤膜的截留作用,膜出水的浊度和CODMn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混凝-陶瓷膜微滤处理阴极电泳漆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混凝与陶瓷膜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阴极电泳漆废水的方法,研究了pH值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操作压差、膜面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和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料液pH值为6.7时,混凝过程对CODCr去除率的贡献约63%,之后的微滤使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增加到85%.采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氧化锆膜,在膜面流速4.2 m/s,压差0.10 MPa,温度30℃,膜稳定通量约250 L/(m2.h),渗透液可作为涂装车间循环冲洗水用.混凝作为前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膜的渗透通量,降低膜污染,改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5.
对反应沉淀微滤耦合工艺的主要流程、技术优化和应用进行了总结.首先从反应沉淀微滤耦合工艺的过程出发,阐述了反应沉淀过程强化和微滤过程中膜污染控制两个优化重点;然后综述了该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和某些具有价值的离子资源回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反渗透浓水体系、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放射性废水体系的处理和铬、锰等离子的资源回收利用;最后展望了反应沉淀微滤耦合工艺在废水处理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微滤-反渗透"双膜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污水再生回用中的应用实践,产水规模为60000t/d,相关的工程项目已被列入《2012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名录》.项目运行结果表明,"双膜法"技术可靠,运行稳定,再生水水质高于国家规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及相应分类再生水水质指标,水质合格率达到100%,水价低于开发区工业自来水水价.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开发区用水紧张问题,保护了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今后城市园区污水再生回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用超滤膜处理长江水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混凝-砂滤-超滤膜的联用工艺对长江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一砂滤作为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大分子的有机物.5个月的试验中,膜压差增长缓慢,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出水的浊度、CODMn和DOC的平均值分别为0.068NTU,1.23mg/L和1.3mg/L。  相似文献   

8.
直接微滤用于舰船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了直接微滤工艺用于舰船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微滤预处理系统采用直接过滤20min→气水双洗30s→滤过水反洗30s→排污5s的运行条件处理高浊度海水时,滤过水淤泥密度指数(SDI)≤2.9,浊度<0.9NTU;滤膜抗污染性能较强,当系统跨膜压差≥37kPa时,采用次氯酸钠和盐酸化学清洗,跨膜压差可恢复到低压水平.直接微滤预处理系统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出水水质稳定,符合我国舰船装备研制相关标准的要求,可用于舰船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技术占地面积小、无化学相变、易于自动化操控等优点。预处理工艺在膜处理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以砂滤作为预处理对超滤膜运行稳定性和出水水质的影响,考察了以次氯酸钠为化学清洗试剂对膜污染的清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浊度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安全性,及对有机物也有着一定的去除效果:采用砂滤预处理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延长化学清洗周期。  相似文献   

10.
混凝-微滤饮用水处理中试装置运行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00 m3/d中试规模的混凝-微滤膜系统处理饮用水,间歇抽吸的运行方式连续运行,连续监测了系统运行期间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主要考察抽停比和气水比对于混凝-微滤中试装置处理效果及膜通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停比试验的两个阶段,分别采用8/2、13/2、18/2、28/2作为不同抽停比的对比试验,对于出水水质未出现显著影响,而膜污染会随抽停比的增加略有加强;曝气量试验的两个阶段,分别采用14.9/1、12.8/1、10.6/1、8.5/1的气水比作为不同曝气量的对比试验,对于出水水质以及膜污染情况均未出现显著影响;化学清洗过程中,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为清洗药剂,选用不同的清洗步骤对清洗效果影响不大.化学清洗后膜池的膜比通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MsISIMs五嵌段镶嵌荷电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嵌段聚合物MsISIMs为原料,PP微孔膜为基膜制备复合膜,再经化学改性而 一种新型镶嵌荷电膜,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具有精细的微观相分离结构,由阴离子交换区域,中性区域,阳离子交换区域交替排列组成,其阴,阳离了交换区域尺寸为0.01μm,十分有利于提高离子迁移效率和分离效果,该膜的膜面电阻为9.7×10^2Ω.cm^2,电压渗析系数值β=1.4×10^-9V/Pa基膜的接触度θ=69°表明该膜具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用高含氢硅油HPSO与二乙烯三胺反应交联制备了稳定的Si-O-N-C溶胶,然后加入活性组分Al粉制备了Si-Al-O-N-C先驱体凝胶,并在N2气中裂解,制备了Si-Al-O-N-C陶瓷粉末.用FT-IR、TG/DTA、XRD和TEM研究了先驱体的热分解转化过程.研究表明:得到的Si-Al-O-N-C陶瓷粉末中含有非晶相和Si、AlN、SiC、Al3O3N微晶,粉体颗粒呈球形,其粒径在50~15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为介质,用锌粉还原2,5-二甲氧基-4-氯硝基苯制备中间体2,5-二甲氧基-4-氯苯胺.最佳反应条件如下:2,5-二甲氧基-4-氯硝基苯与锌粉的摩尔比为1:4;2,5-二甲氧基-4-氯硝基苯与冰醋酸的摩尔比为1:0.1;混合溶剂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2;以氯化铵为电解质,2,5-二甲氧基-4-氯硝基苯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0.06.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还原产物收率可达91.45%、熔点为116~117℃、胺基值为97.33%.  相似文献   

16.
17.
铁基合金激光熔覆组织及其冲击磨损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ATEM研究了铁基合金Fe-Cr-W-Ni-C(w(%)为10:5:1:1:1)激光熔覆组织的相结构特征及高温时效时亚稳相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天然工质CO2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梁荣光 《制冷》2002,21(4):37-40
本文介绍了CO2制冷剂的发展前景和现状,从汽车空调、水-水热泵循环、热泵干燥系统三个月前国内外主要研究领域,分别概述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通过比较CO2制冷剂与其它几种制冷剂的物性特征,归纳出CO2作为制冷剂的独特优势。最后,展望CO2制冷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了多元铝青铜QA19—5—l—l热轧板材的工艺制定及试制开发过程,并对在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