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但尚未见到关于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介绍,我们研究了灭幼脲3号的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以便进一步研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我们参考了灭幼脲1号有关残留分析方法的文献报道,在做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中,对提取试剂、提取方法、净化条件略加修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简介: 土样用丙酮回流提取,经过滤,弗罗利硅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系昆虫肌丁质合成酶抑制剂,是苯甲酰基脲类衍生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品种有除虫脲1号、2号和3号。由于它们杀虫机理特殊,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效长、对天敌及人畜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据测定说明,灭幼脲在松林下土壤中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含量不断递减,并且所沉积的残留物,很快被土壤微生物(主要是真菌)降解而消失,故不易积累,对环境亦无污染。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灭幼脲3号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合成路线,现已在防治森林害虫中运用,尤其是防治油松毛虫用量较大,但对于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特别是在松林土壤中残留情况,尚未报道。我们首次测定在松林土壤中灭幼脲3号残留动态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在松林里大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取代苯甲酰基苯基脲类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我国开发研制出的苏脲一号,(又称灭幼脲3号)就是其中一种,它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对农、林业害虫和卫生害虫都有显著的防效。苏脲一号现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用草酰氯(或光气)和邻氯苯甲酰胺反应生成邻氯苯甲酰基异氰酸酯,再和对氯苯胺反应而制得。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Hyphantia cunea Drury)是一种杂食危险性害虫,为害多种作物及园林行道树,因同一时期虫态、虫龄不一,防治较困难。苏脲Ⅰ号(灭幼脲Ⅱ号)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合成,使其不能正常蜕皮和变态而死。我们于1985年5月用苏脲Ⅰ号进行了防治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药剂:25%苏脲Ⅰ号胶悬剂,林业部林药厂1985年产品。2.供试昆虫:美国白蛾1~3龄幼虫和卵块。  相似文献   

6.
5%灭甲乳油是由灭幼脲三号原粉及甲胺磷乳油混配而成的新型复合农药。灭幼脲类属激素型农药,对抗性害虫有很好杀虫效果。且灭甲乳油具有高效、低毒、杀虫谱广、速度快等优点,而它的分析方法目前尚未见报道,为保证这种复配农药的质量,我们对其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进行了实验探讨,在同一薄层板上,成功地作出了灭幼脲三号及甲胺磷含量的测定。1 灭幼脲三号含量的测定1.1 试剂和溶液乙酸乙酯、丙酮、苯、甲醇均为分  相似文献   

7.
<正>除虫脲为苯甲酸基苯基脲类除虫剂,与灭幼脲三号为同类除虫剂,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的合成,从而抑制幼虫、卵、蛹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虫体畸形而死亡。该品种是对人畜低毒,对天敌安全的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随着除虫脲制剂长期使用后,害虫对其的抗性逐年加大,使农药用量不断增加,导致用量增大、残留增加、药效差等不良后果。且使用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8.
农药微胶囊剂防治杨树桑天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自行研制的灭幼脲Ⅲ号、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等几种杀虫剂的微胶囊剂分别进行复配来防治桑天牛成虫Apriona germari(Hope) ,并与灭幼脲Ⅲ号胶悬剂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微胶囊剂的防效均优于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且持效期有显著延长,为防治杨树桑天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农药》1977,(5)
特异性杀虫剂灭幼脲(又名除虫脲)是一类作用机制特殊的杀虫剂。这类杀虫剂不象有机磷杀虫剂那样能抑制胆碱酯酶而使昆虫中毒,也不象有机氯杀虫剂那样使昆虫神经及内脏中毒,而是破坏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昆虫的幼虫由于在脱皮变态过程中新表皮不能形成而迅速死亡。我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室人工合成了这类高效,低毒的新杀虫剂。今年我们结合本系74届工农兵学员植物化学保护课的教学活动中对灭幼脲Ⅰ及Ⅱ的胃毒毒力进行了测定,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进高  李谱超 《农药》1994,33(3):28-29
灭幼氰悬浮剂防治松毛虫杨进高,李谱超,赵爱武(林业部安阳林药厂研究所,455000)灭幼氰是灭幼脲与拟除虫菊酯的复配制剂,该农药综合了两种杀虫剂的特点,具有高效、低毒、对害虫作用时间长、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昆虫等优点,属推广应用农药,九一年我们首次...  相似文献   

11.
周艺峰  王萃莲 《农药》1999,38(12):24-25
运用自行研制的灭幼脲Ⅲ号,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等几种杀虫剂的微胶囊剂分别进行了复配来桑天牛成虫Aprionagermari(Hope),并与灭脲Ⅲ号胶悬剂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微胶囊剂的防铲均优于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且持效期有显著延长,为防治杨树桑天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周振惠  徐正茵 《农药》1991,30(1):9-10
本文研究在单因子控制条件下灭幼脲3号在蔬菜-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结果表明,虽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天,但它的消失期仍较长,蔬菜从土壤中吸收它们的能力较弱,吸收后主要累积于根部。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即使土壤中有一定的残留量,也难于导致蔬菜有较高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3.
高晓辉  李本昌 《农药》1989,28(1):7-8
除虫脲与我国生产的灭幼脲3号为同系化合物,同属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昆虫幼虫吃下后,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受到抑制,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使之变态受阻而形成畸形或死亡。该杀虫剂对粘虫、尺蠖、舟形毛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是有发展前途的农药品种。为了评价除虫脲在苹果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我们于1986~1987年进行了两年的残留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在灭幼脲界面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残余质量浓度法、ζ电位测定和IR法研究了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在灭幼脲颗粒界面的吸附量、吸附状态、ζ电位、吸附作用力等性能。分析认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在灭幼脲颗粒界面吸附后具有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双重作用,这对维持灭幼脲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灭幼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和对其性能的测试来提高灭幼脲的稳定性与环境的相容性。[方法]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囊壁材料,利用静电吸附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LbL法)制备灭幼脲微胶囊。正交优化灭幼脲微胶囊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微胶囊表面结构,研究了微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加入1 mL海藻酸钠(1.0 g/L)、1 mL壳聚糖(1.0 g/L)、20 mg灭幼脲、1 mL氯化钙(1.0 g/L)能得到相对更好的结果。正交试验4个因素中,氯化钙质量浓度对评估结果影响最大;利用优化后的体系制备的灭幼脲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μm,Zeta电位为+23.5 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8.8±0.86)%和(69.1±0.86)%。[结论]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灭幼脲微胶囊具备明显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6.
化工简讯     
无毒农药投入应用 近年来,因食用蔬菜而导致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惠州市石化工业总公司与国家化工部明达公司、深圳市科达化工工业公司合作,投资100万元,研究、探索无毒性、无公害的新型农药,筛选出灭幼脲三号的科学配方。经中山医科大学按国际毒性等级分析法标准评定,属无毒级。灭幼脲三号的杀虫机理不是靠毒性,而是以抑制几丁质的合  相似文献   

17.
深圳星火化工有限公司最近研制成功“灭幼脲3号”农药,经试用,对防治松毛虫等虫害有显著效果。该产品具有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特性,同时不杀伤松毛虫的天敌,持效期长,能防治两代松毛虫。而且不受气候影响,喷药后即使当时就下大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6,(10)
[目的]明确3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幼脲悬浮剂不同剂量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进行不同剂量的3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幼脲悬浮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比较。[结果]第1次施药7 d后,3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幼脲悬浮剂122、183、244 mg/kg(有效成分)对美国白蛾的防效,均达90%以上。[结论]3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幼脲悬浮剂122~244 mg/kg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好,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新杀虫剂——灭幼脲类抗蜕皮激素(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 Chitin—Synthet-ase inhibitor)是一类苯甲酰苯基脲类似物(Analogues),是荷兰 Philips—Du-phar 公司近年来的新产品。由于它的杀虫机制特殊,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长、能保护多种天敌和优良的环境特征等优点。近两年,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0.
韦昆  王晓宇  刘琴  李兴忠  罗会 《化学试剂》2020,42(7):761-766
采用交叉筛选法,从有机溶剂、助剂对配方进行筛选,制备灭幼脲·阿维菌素超低容量喷雾油剂并表征其基本性质,该药剂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润湿性,雾滴分散均匀。通过室内活性试验以及田间生物活性试验,评价了灭幼脲·阿维菌素超低容量喷雾油剂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灭幼脲·阿维菌素超低容量喷雾油剂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对照商品药。同时,该油剂是一款适合植保无人机喷施的专用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