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丁秀中  王恭亮 《冶金能源》2002,21(5):23-25,38
介绍石钢30t电弧炉偏心底出钢改造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100 t高阻抗超高功率电弧炉的设计理念和特点,该电弧炉为常规交流型,采用偏心炉底式出钢,并集成了超高功率技术、高阻抗技术、铁水热装技术、多功能炉壁集束氧枪技术、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等高效节能技术。生产实践表明,该电弧炉各项技术指标良好,铁水兑入量在65~75 t时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偏心炉底出钢技术是在炉底出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德马克与蒂森·艾德尔钢厂和丹麦DDS厂于1983年初共同开发的,也称EBT系统。它具有炉底出钢的全部优点,而且能无渣出钢,并能充分利用剩余热料。目前,利用偏心炉底出钢电弧炉和钢包炉精炼,已成为许多新建电炉炼钢车间的标准化设计工艺。偏心炉底出钢电弧炉的结构、操作特点最能满足现代炼钢电弧炉  相似文献   

4.
宋文林 《河北冶金》1991,(5):19-21,63
一、炉底出钢电弧炉出现的技术背景电弧炉炼钢与炉外精炼配合可满足各部门对钢材质量日益增加的严格要求,可提高电弧炉的生产率,并降低钢的成本。但炉外精炼要求电弧炉提供无渣的钢水。因此普通电弧炉用出钢槽出钢时,出钢前要先扒渣,或在出钢后用倒包的方法除渣,或在钢包内进行扒渣,这些除渣方法操作繁重,延长冶炼时间,并增加热能损失。因而促使冶金工作者研究电弧炉无渣出钢的方法,于是出现了炉底出钢电弧炉。  相似文献   

5.
傅锋  晋军杰 《特殊钢》1998,19(4):34-35
大连钢铁集团二炼钢分厂11#电弧炉改造工程于1996年6月开始实施。1996年10月竣工投入试运行。电弧炉改造工程主要是将原普通侧出钢电弧炉改造成偏心炉底出钢电弧炉(即EBT电弧炉)。EBT电弧炉解决了电弧炉无渣出钢的问题,为LE炉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在节能降耗及提高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技术改造主要内容(1)炉壳改造,由原有直桶形改成瓢形,即用出钢箱代替出钢槽;(2)改造和加固电弧炉摇架,使之能满足钢包车开进炉体下部及出钢要求;(3)增设出钢日启闭机构;增设悬臂吊,满足检修出钢口及吊运水冷盖板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150t电弧炉出钢机构卡阻现象的原因,介绍了改造以及自润滑轴承的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7.
电弧炉冶炼工艺对钢液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分析了南钢100t电弧炉冶炼工艺对钢液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批废钢,随着铁水加入量的增加,出钢钢液氮含量下降;出钢过程加铝脱氧则增加钢液吸氮量。  相似文献   

8.
L.Gould 《中国冶金》2005,15(8):27-31
总结了一些对钢铁生产链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展情况,包括150万t/a产能的FINEX炼铁厂、FINMET直接还原技术的现状、产能达180万t/a的奥钢联福克斯新型ULTIMATE电弧炉、EUROSTRIP带钢生产技术、小方坯高速连铸和高效长材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J55管坯钢92 t钢包炉(LF)精炼工艺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兵 《特殊钢》2005,26(5):60-61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公司采用92 t偏心底(EBT)电弧炉-92t钢包炉生产成分(%):0.32~0.38C,1.25~1.55Mn J55管坯钢。电弧炉出钢时[C]≥0.10%,[P]≤0.015%;EBT出钢约1/4时,加入硅铝钡脱氧剂200kg/炉,通过控制LF精炼时渣中FeO浓度小于0.5%,可使钢中S含量低于0.015%。在LF处理时,通过喂Al线吹氩8~15 min后再喂0.4~0.6kg/t CaSi线处理,以促进夹杂物上浮,防止中间包水口堵塞。  相似文献   

10.
现代100 t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于 《特殊钢》2004,25(2):29-31
对DANIELI、VAI、PW、DEMAG、CLECIM、NSC等公司20世纪90年代制造的100t电弧炉基本技术参数的分析表明,当代100tAC和DC电弧炉技术的共同特点为:EBT无渣出钢(出钢量100t);炉壳直径约6m,变压器容量70000kVA;采用静态无功补偿供电系统(SVC);电极直径-AC炉600~610mm,DC炉610~700mm;多数带有氧-油烧嘴;炉料含35%铁水;冶炼周期51~59min;采用密闭罩加屋顶罩二次除尘系统。  相似文献   

11.
The blast furnace process is still the predominant method for primary iron production.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s inherent to the proces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processes such as the mini blast furnace process, smelting reduction process, and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Many of these alternative processes are still under development. However,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es have reached some level of commercial applicability and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developed alternative ironmaking route. It is coke-les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ier when compared to the blast furnace process. In addition, direct reduced iron has a well-defined chemical compos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steel scrap and has efficient melting properties in the electric arc furnace. Consequently, there is a great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direct reduced iron in electric arc steel making. These attractive features have led to an increase in worldwide production of direct reduced iron, which is currently approaching 50 million tons. Thus, direct reduced iron is gaining more importance. He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asic properties and features of direct reduced iron.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new ore-reducing furnace with a capacity of roughly 5000 tons of alloys per year. The furnace has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at a plant in Rustavi. With an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of 4500 kWh/ton, the furnace has a daily productivity of approximately 18 tons of silicomanganes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etallurg, No. 8, pp. 61–62, August, 2006.  相似文献   

13.
张璐 《山西冶金》2010,33(4):48-49,56
从外围煤气输配、加热炉的设计条件及特点两大方面详细介绍了首钢长钢60万tH型钢生产线步进式加热炉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广州南方钢厂20吨电炉适应炉料结构变化,改进炉体砌筑方法.炉龄从67次提高到84次,已取得经济效益31.24万元,节省换炉时间31.84h,可多产413吨钢。  相似文献   

15.
江铜贵冶电炉渣回收铜技术改造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形成了30万t/a的矿铜生产能力。贵冶的闪速 炉渣处理方式为电炉贫化,电炉弃渣中含有部分铜,在国内铜精矿资源缺口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从电炉弃渣中回收 铜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江铜贵冶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闪速炉渣选矿法及缓冷电炉渣的浮选试验,最终确定使 用电炉渣和转炉渣混选工艺流程回收电炉渣中的铜,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从废弃的电炉渣中回收5000t铜金属。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电弧炉炼钢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代电弧炉炼钢的关键技术的技术要点,同时就国内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对鹿泉钢铁公司3t电炉使用海失冶炼进行总结。通过1996年2月进行的4炉对比冶炼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小电炉使用30-50%海绵铁;总的冶炼周期缩短约20%;电炉单位电耗减少17-27%,单位耗氧量降低4-27%。电炉使用海绵铁做原料补充废钢的不足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庆奎 《炼钢》1993,9(5):3-7
本文叙述了我国1992年炼钢生产的技术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全国年产钢8000万t,重点企业连铸比达到31.94%,地方企业连铸比达到32.12%,品种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还总结了我国炼钢生产在转炉,电炉,平炉和相关技术上的开发和展望,今后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品种,质量,节能和降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凤喜 《工业炉》1999,21(2):17-20,33
本文概述了现代电炉是集各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电炉,从直流电弧炉、竖式电炉、偏心底出钢技术等介绍了世界上电炉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炉炼铁合理配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的生铁产量超过2亿t,作为炼铁原料的国产铁精矿和进口铁矿几乎各占一半;国产铁精矿是细粒度的磁选精矿,进口铁矿则以粉状赤铁矿为主.如何合理配矿,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回顾了我国炼铁工作者贯彻"精料"方针取得的成就,并就国内外铁矿资源的状况、特点及合理配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