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勇  刘安荣  刘洪波  王振杰  彭伟  钟波 《金属矿山》2018,47(10):189-192
湿法炼锌过程会产生大量铜镉渣,对资源、环境、社会产生危害。以贵州某湿法炼锌净化工序产生的铜镉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酸浸法对其进行了浸出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80%、双氧水用量为铜镉渣质量的15%、液固比为4 mL/g、硫酸浓度为20%、浸出温度为75 ℃、浸出时间为4 h条件下,可使铜镉渣中有价金属Cu、Zn、Cd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6.42%、97.65%、94.86%。试验结果可以为从铜镉渣中综合回收铜、锌、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柠檬酸从湿法炼锌净化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浸出试验,探讨了净化渣中有价金属浸出的行为规律。分别考察了柠檬酸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pH值和浸出时间对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柠檬酸浓度0.8 mol/L、浸出温度60℃、液固比10:1、搅拌速度200 r/min、pH 1.0、浸出时间90 min条件下,锌、镍、铜的浸出率分别为79.60%、75.09%、9.70%,钴的浸出率高达97.64%。本研究为湿法炼锌净化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综合回收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以高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性浸出渣(简称为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联合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中浸渣和锌精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0.074 mm,液固比6∶1,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锌和铁的浸出率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为二价铁离子,满足了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锌焙砂中性浸出渣还原酸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综合回收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以高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性浸出渣(简称为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联合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中浸渣和锌精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0.074 mm,液固比6∶1,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锌和铁的浸出率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为二价铁离子,满足了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用选矿工艺回收冶炼渣中的有价金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某些冶炼渣可用选矿工艺处理,回收有价金属。如用浮选处理铜转炉渣回收其中的Cu、Au、Ag等有价金属,提高冶炼炉床能力,用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处理金银火法冶炼炉衬废砖具有富集比大,回收率高的特点,并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流程处理金、银火治冶炼的粘渣,稀渣,金银湿法冶炼的分银渣,湿法炼锌浸出渣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朱北平  邓志敢  张帆  魏昶 《矿冶》2016,25(3):45-49
以富含铟的湿法炼锌中性浸出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酸浸出过程中锌、铟等有价金属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随着锌浸渣的溶解,浸出液中Fe3+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不断升高,抑制了铁酸锌的溶解,在第一、二段浸出条件分别为:反应温度90℃、液固比10∶1、浸出时间4 h;初始硫酸浓度160 g/L、反应温度90℃、液固比10 m L/g、浸出时间4 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两段逆流浸出工艺处理该渣,锌、铟的浸出率分别为96.53%、94.85%。  相似文献   

7.
铜烟尘加压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加压酸浸工艺处理铜烟尘,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氧压等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0.5 mol/L、液固比10∶1、反应温度115 ℃、反应时间2 h、搅拌转速500 r/min、氧压0.4 MPa, 此时Cu、Zn浸出率分别为95.4%和97.6%, Fe、As浸出率分别为6.6%和14.0%, 同时Pb、Ag等有价金属在浸出渣中得到富集, 实现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8.
湿法炼锌净化渣综合回收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明生  沙涛  苏凤来 《矿冶》2010,19(1):73-76
巴彦淖尔紫金公司锌冶炼湿法系统采用两段高温锑盐除钴工艺,所产两段净化渣均含钴,对这种难处理的混合渣本公司开创性地采用了"酸洗净化渣-β萘酚除钴"工艺来回收净化渣中的有价金属,最终达到了Co、Cu、Cd、N i分别开路处理,Zn留在溶液后返回湿法炼锌主系统的目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湿法炼锌企业每年产生大量锌浸出渣,直接渣场堆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矿产资源浪费。开展浸出渣中银经济高效回收工艺研究对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某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银嵌布粒度细、银赋存形态复杂且水溶锌含量高。为回收浸出渣中的有价金属银,降低水溶锌对含银矿物浮选的不利影响,开展水浸-分段硫化浮选回收银工艺研究。结果显示:水浸后锌浸出率达38.3%,银品位提升至205g/t,水浸-浮选试验银精矿回收率相较于直接浮选可提高8%,再通过快速浮选-两粗两精一扫的闭路浮选工艺获得银精矿1#银品位为4128.19g/t、银回收率62.17%,银精矿2#银品位为1101.56g/t、银回收率18.19%。XRD、EPMA及EDS分析结果表明,银精矿中银主要分布于石膏、硫酸铅、铁酸锌及闪锌矿等矿物中。  相似文献   

10.
某些冶炼渣可用选矿工艺处理。回收有价金属。如用浮选处理铜转炉渣可回收其中的Cu、Au、Ag等有价金属,提高冶炼炉床能力。用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处理金银火法冶炼炉衬废砖具有富集比大,回收率高的特点,并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流程处理金、银火法冶炼的粘渣、稀渣,金银湿法冶炼的分银渣,湿法炼锌浸出渣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冶锌废渣中铜锌镉的湿法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法炼锌废渣中含有铜、锌、镉等多种有价金属,且含泥量很大,采用常规浮选比较难以分离,采用湿法浸出是目前的有效办法。通过大量条件试验,采用铁粉置换铜,锌粉置换镉,除去铁、铝、锰等杂质,最终得到了高品位的有价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朱北平  邓志敢  张帆  魏昶  李存兄 《矿冶》2016,25(4):36-40
我国锌资源储量丰富,含锌矿物中很大一部分以高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并且其中含有丰富的铟资源。为了综合回收高铁闪锌矿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开展了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还原酸浸试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硫酸浸出中性浸出渣中以铁酸盐形式残留的锌和铟,同时利用锌精矿将溶液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实现锌精矿中锌、铟的同步浸出。研究了锌中浸渣和锌精矿的投料质量比、浸出剂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浸出时间对锌、铟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74μm,液固比6,温度9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实现了浸出与还原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氢氧化钠碱浸-碳分工艺处理废旧电池回收中间产物——铝渣, 实现了废渣中的镍钴锰与铝分离并分步回收。结果表明, 在反应温度200 ℃、氢氧化钠浓度6 mol/L、苛性比为5、碱浸5 h条件下, 碱浸液中铝浸出率可达97.70%, 镍钴锰浸出率小于0.23%; 碱浸渣经浸出-除杂-萃取后, 得到Ni、Co、Mn含量均大于100 g/L, Fe、Al含量均小于0.001 g/L的纯净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溶液, 从而实现废旧三元锂电池中铝与镍钴锰的资源化高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选择性脱铜—氰化提取金银的湿法处理工艺综合回收含金银硫酸烧渣中的有价金属。重点介绍该工艺中选择性脱铜试验研究。确定的最佳选择性脱铜条件为:加酸量60 kg/t烧渣,磨矿粒度-0.045 mm占80%,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 h,矿浆浓度40%;在该条件下,铜、锌浸出率分别为84.36%和62.28%,铁浸出率仅为2.79%,金、银等不被浸出,取得了较好的选择性脱铜效果;脱铜渣氰化金、银浸出率分别为85.61%和69.91%,得到的铁精矿含铁64.16%,其它杂质金属含量较低,实现了烧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本研究有效解决了传统硫酸烧渣氰化提取金、银存在的浸出率低,得到的铁精矿杂质金属含量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冶炼渣是冶炼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这些废渣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综合利用冶炼渣是冶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1]。朝鲜某冶炼渣是冶炼企业产生的废渣,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冶炼渣中含银370 g/t,银含量较高,具有综合回收价值。铅、锌含量较但氧化程度较高,通常可采用烟化法回收,但存在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工作环境差、运行费用高、能耗高且需消耗大量冶金焦等缺点,故不作回收。该冶炼渣中银的嵌布粒度细,泥化严重,采用氰化法回收。研究考察了浸出细度、保护碱种类及用量、氰化物浓度、浸出矿浆浓度等因素对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冶炼渣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细度为-2 mm,保护碱采用石灰,用量为30 kg/t,此时p H=11,氰化物浓度为0.10%,浸出矿浆浓度为30%,在此条件下银的浸出率最高可达84.05%,实现了该冶炼渣中银的有效回收,为该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湿法炼锌净化产出的铜镉渣,经提镉处理后的铜渣(即镉浸出渣)含铜8% ~10% ,此外还含有Zn、Ge、In 等有价金属。本文详细分析了从中回收铜、锌的工艺流程。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已取得成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贵州某湿法炼锌厂浸锌渣中主要有价金属元素为锌、铁、铅,含量分别为15.41%、9.68%、2.33%,主要非金属元素S、Si含量分别为11.64%、13.67%;锌主要为Zn S,铁酸锌和硅酸锌少量,铁主要以Fe S形式存在。为从该二次资源中高效提取锌、铁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3.67%,氧分压0.8 MPa,硫酸浓度140 g/L,液固比4∶1,浸出温度160℃,浸出时间90 min,木质素磺酸钙与浸锌渣的质量比0.3%,搅拌转速800 r/min情况下,对该浸锌渣进行氧压酸浸,锌浸出率96.58%、铁浸出率60.47%,该方法可为浸锌渣的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锌浸出渣处理工艺存在着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工艺技术指标差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开展了锌中性浸出渣的SO_2还原浸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热酸浸出相比,采用SO_2还原浸出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原料中锌、铟的浸出率。用SO_2作还原剂,研究了温度,初始酸浓度,SO_2压力对中浸渣中锌、铟的浸出率的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0g/L,反应温度110℃,液固比10∶1,时间120min,SO_2分压0.3MPa的浸出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最高,分别为93.8%、92.3%。  相似文献   

19.
钴渣是湿法炼锌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常含有钴、锌等有价金属,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从湿法炼锌净化钴渣回收钴的方法,介绍了氧化沉淀法、选择性浸出法、β-萘酚沉钴法、氨-硫酸铵法、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认为溶剂萃取法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铜渣中含有铜、铁、锌和银等多种有价金属,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其回收利用工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根据国内外铜渣回收利用文献,简述了火法铜冶炼过程中所产生铜渣的物相组成,从直接浸出、间接浸出、微生物浸出三个方面详细综述了湿法工艺处理铜冶炼渣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优缺点,指出了现阶段湿法浸出铜冶炼渣存在的问题,对铜冶炼渣湿法工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