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西湖山林景观营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风景山道作为山林开发的基础,其植物景观却缺少研究。本文基于明清时期西湖风景山道植物造景发展的梳理,揭示商业经济繁荣与佛学理念兴盛两点驱动因素。以古籍文献为主,对风景山道植物造景主要植物种类进行整理考证;以绘画为主探究植物造景形式;以现有主要植物群落和古树名木探究植物造景地域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由自然声境、人文心境、民俗城境所构成的西湖风景山道植物造景意匠,以期为西湖文化景观营造与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西湖山林景观营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风景山道作为山林开发的基础,其植物景观却缺少研究。本文基于明清时期西湖风景山道植物造景发展的梳理,揭示商业经济繁荣与佛学理念兴盛两点驱动因素。以古籍文献为主,对风景山道植物造景主要植物种类进行整理考证;以绘画为主探究植物造景形式;以现有主要植物群落和古树名木探究植物造景地域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由自然声境、人文心境、民俗城境所构成的西湖风景山道植物造景意匠,以期为西湖文化景观营造与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宋晓萍 《建筑知识》2014,(6):195-195,197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产生其他造景形武所无法替代的效果,以海安老坝港滨海新区中央公园为例。简述了植物在几种景观空间的营造手法,以及其所表现出的空间感知。  相似文献   

4.
植物造景是指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供人们观赏的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植物造景的核心在于植物景观的配植.它既是美学意义上的景观营造.也是生态意义上的景观营造。城市公园是供市民游览、休憩、健身和从事户外文娱活动。具有一定游览服务设施和绿地面积的开放园林。兼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以及防灾避灾等功能。目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某公园植物造景为例。我们作如下讨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国军 《中州建设》2014,(23):64-64
从竹类植物的艺术特性、中国竹类植物造园的历史、竹类植物的造景、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1)
竹类植物是园林美学中重要的景观元素。该文将竹类植物的园林美学特质分为自然与意境两方面,以此概述竹景观的美学特征,并探究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美学实践,以期为竹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汉东湖磨山风景区不同功能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区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生态、美化、休憩、文化、生产等多种功能,基于不同功能的植物景观营造研究将能够更好地分类保护风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风景区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武汉东湖磨山风景区97个植物景观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景观单元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提取35个适宜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功能类型的植物群落模式。研究得出以马尾松+香樟群系、麻栎+槲栎群系等为主的10个生态型植物群落模式,以池杉群系、三角槭群系、毛竹群系、杜鹃群系等为主的观赏性强的9个观赏型植物群落模式,以枫香群系、朴树群系构成的"内向型"植物空间为主的6个休憩型植物群落模式,以柏、枫、桂、栎、楮、竹、樟、榆、桐、梧桐、柳等具有文化意境或荆楚文籍记载树种为主的8个文化型植物群落模式,以及荷园和盆景园等以专类园形式存在的生产性植物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8.
《园林》2018,(8)
正竹类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分布广泛等特点,是我国园林绿化建设中常用树种。它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的造景特点,丰富园林植物景观,而且还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对体现中国传统的园林意境起着重要作用。竹类植物造景应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充分发挥竹类的景观特色,运用传统的自然式造园手法,揭示和反映竹韵、竹风和竹文化内涵,提高园林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两堤三岛是西湖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湖山观赏游览格局,其传统植物景观历经百年来的建设,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重生于当下。以民国时期至今的历史照片为线索,将定点重复摄影引入植物景观的检测和量化,研究西湖两堤三岛植物面貌的演变情况,并探究其演变特征和原因。研究表明,两堤三岛植物景观建设同时受到社会政策、自然演替和文化内驱力的影响,在延续历史特色的基础上逐渐由广度走向深度,不仅绿量得到显著充实,植物配置种类和群落结构也趋于丰富和完善。应保持西湖两堤三岛植物景观的真实与完整,维持传统特色并加强局部节点的景观营造,同时关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密度变化对人视角下湖山风貌观赏效果的影响,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理论研究,对指导广西地区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空间建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广西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案例进行实测和量化分析,基于封闭程度与人的活动行为、空间的围合感与盖度、空间的形态特征与空间指数、空间的垂直结构与植物高度之间关系的角度,总结广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规律与数量关系,探求不同类型空间的常用配置模式,以期为广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
欧阳桦  杨婷婷 《室内设计》2013,28(6):99-103
在纪念性空间中,通过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能自然有效地传达出场地的个性特征。利用植物进行景观空间的营造,通过比拟、寓意等手法,可以加深游览者对环境的了解与感悟。而在纪念性旅游园区中,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在体现场地纪念性主题的同时,还应满足生态休闲、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本文分析了重庆忠县将军林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并对纪念性旅游园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玉华 《广东建材》2008,(3):172-173
园林植物配置,又称植物造景或景观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习性、生态原理、景园空间与构图艺术原理、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本文从植物的色彩、形态和空间布置等方面进行论述,简要的说明了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陈朝霞 《园林》2012,(7):76-79
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植物景观自古以来具有典型的文化象征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植物景观与文化象征意义都发生着变迁。本文以“龙井问茶”与“满陇桂雨”的茶园与桂花林为例,解读当下西湖茶园与桂花林的象征意义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所谓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通过艺术手法,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作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植物景观。目前,各地园林绿化建设加快步伐,大量的植物被应用于造景,植物已不仅仅作为建筑等硬质景观的附属、陪衬,更多的是通过搭配种植独立构成空间及景观画面。  相似文献   

15.
杭州西湖寺观园林历史悠久,浸润在深厚的西湖文化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环境氛围,是西湖园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导空间是景观序列开展的先导,对园林的整体环境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西湖寺观园林前导空间的形成、作用和营造为脉络、在对黄龙洞、灵隐寺、云栖竹径、虎跑寺和紫云洞等典型的西湖寺观园林的前导空间的分析比较之中,探究前导空间的组织形式、水体和植被设计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前导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材料、植物造景、光影的运用三个方面着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建造元素和造园手法,探讨了在当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继承古典园林营造意境空间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行方式,以运用于对当代小区景观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17.
王忠  朱琳 《四川建筑》2014,(2):14-17
植物作为园林四大构景要素之一,在景观设计中起到重要的空间营造作用。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不仅能够满足景观的空间构成、时间构成、艺术构图等的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性的需求,更是园林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象征和人文的载体。文章以河北廊坊固安孔雀海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为例,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式进行初步性的探索和论述,阐述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一般规律,为营造高质量植物景观空间提供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靖  尹豪 《风景园林》2017,24(5):28-35
面对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本该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却在逐渐呈现一定的趋同性,城市的地域性景观特征正在渐渐消失。专类植物景观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景观类型,对地域性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域性特征营造与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必然联系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研究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的应用状况,分析主题植物类型、主题植物应用频次、营造方式和建设规模,总结了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应用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北京地区专类植物资源研发的潜力以及生态型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植物景观空间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受制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性与植物材料的复杂性,单纯的几何形式归纳并不能描述绝大多数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景观空间形态,尤其是自然式的植物群落。通过对杭州西湖公园绿地的经典案例进行调研,创新地归纳出空间的形态的3种原型——围合型、流动型、组团型。在调查案例中,围合型空间的形态较易识别,通过控制入口大小与位置,弱化空间自身的一览无余;流动型空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轴线,游览路线通常与轴线相交以获得纵深的空间体验;组团型的空间有步移景异的体验,游览路线往往呈环绕状布置。通过对3种空间原型的组合可以形成更为丰富的空间,为自然式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了思考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文术  肖海苏 《山西建筑》2007,33(4):340-342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校区为例,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分析了大学校园内各区的植物造景特色,讨论了植物景观对于大学校园环境营造的重要性,对其他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