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东 《山东冶金》2013,(3):40-41,46
设计熔炼了25-12型耐热钢,对其高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150℃恒温氧化条件下,平均氧化速度25-12耐热钢为0.943g(/m2·h),而1Cr18Ni9Ti钢为9.208g(/m2·h),25-12耐热钢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性,且其抗压缩变形能力略高于1Cr18Ni9Ti。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Cr18Ni9Ti钢中铅的来源、铅元素对热轧中板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立了铅影响1Cr18Ni9Ti中板表面质量的极限含量,并提出了降低钢中铅含量的这径及减轻铅元素有害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1Cr18Ni9Ti耐蚀机理分析入手,对1Cr18Ni9Ti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处理后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不同成分(Ti/C)的1Cr18Ni9Ti选用的热处理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钢铁》1966,(4)
鞍钢无缝钢管厂和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下,试验成功了穿不锈钢管用的钼基顶头,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过去这个厂生产1Cr18Ni9Ti不锈钢管时,一直使用20CrNi3钢的顶头进行穿孔。由于1Cr18Ni9Ti这种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时塑性低,变形抗力大,所以在使用20CrNi3顶头穿孔时,经常出现头部熔化、中部粘钢现象,使钢管造成严重的内折迭缺陷。为了减少这种缺陷,只好用一个  相似文献   

5.
浅述了Ti N给0Cr18Ni10Ti等含Ti奥氏体不锈钢使用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降低0Cr18Ni10Ti钢中Ti N数量及评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选择适宜的原辅料、冶炼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可有效降低钢中Ti N;推广应用00Cr19Ni10N是解决Ti N危害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从糊状区以不同速率冷却到不同温度时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零强度温度(Zero Strength Temperature)和零塑性温度(Zero Ductility Temperature)的温差小于20 ℃,大的冷却速率可以改善1Cr18Ni9Ti不锈钢在1300 ℃以上时的热塑性.凝固收缩和金属液的补缩作用对1Cr18Ni9Ti钢的高温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固相率的升高,材料在拉伸破坏时由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方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00Cr22Ni5Mo3N钢的热扭转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化学成分和扭转温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使00Cr22Ni5Mo3N钢获得良好的热塑性,并使其变形抗力小于1Cr18Ni9Ti钢.根据试验结果制订了生产工艺,采用热穿孔工艺成功试制出00Cr22Ni5Mo3N钢大口径厚壁无缝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高铬不锈钢的一种新脱磷工艺试验研究的结果。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在还原条件下,用氩气作载体,将CaC_2、CaSi或CaC_2+CaSi粉剂作脱磷剂,喷入钢液中进行脱磷。在工业条件下,粉剂喷入量为45~50kg/t,开始喷吹温度1500~1530℃时,对于ZG1Cr18Ni9Ti不锈钢,脱磷率达到74~89%,处理后,钢中磷含量可降到0.005~0.010%;对于ZG1Cr18Mn9Ni3Mo3Cu2N不锈钢,脱磷率达到71~78%,处理后,钢中磷含量可降到0.013~O.14%。并分析了钢液温度,含氧量、化学成分,以及炉衬材料等冶金因素对高铬不锈钢脱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21-4N气阀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4N(5Cr21Mn9Ni4N)钢为汽车发动机排气阀用奥氏体耐热钢,该钢主要通过碳、氮化物沉淀硬化,在700℃使用温度下具有高的强韧性和耐磨性,并具有冷热交变的组织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广泛用于制造排气阀。由于21-4N钢的热变形温度范围窄,该钢最佳锻轧温度为1100~980℃,冷加工硬化效应强,变形抗力较1Cr18Ni9Ti钢高30%,在锻造、热轧、冷拔时易产生裂纹。冷拔时两道次变形量≤1.10,钢中冷轧代替冷拔,加入提高钢的热塑性的稀土等微量元素和控制工艺参数是降低钢材表面裂纹、提高成品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新生 《特殊钢》1991,12(6):16-19
本文讨论了1Cr18Ni9Ti钢的铸坯显微凝固组织和宏观的柱状晶“穿晶”凝固结构,并介绍了δ铁素体在水平连铸坯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数量(级)过高是影响其轧(锻)坯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当钢中δ-铁素体级超过2.5级,钢坯表面质量急剧下降。作为1Cr18Ni9Ti不锈钢管坯更应对δ-铁素体进行严格控制。当δ-铁素体量≤10%、[Cr]/[Ni]≤1.70、n≤0.70%,[ri]/[C]控制在7~8,保温温度控制在1220℃左右,1Cr18NigTi不锈钢管坯可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φ550mm锭电渣重熔中,都存在炉口电压偏低,熔化速度过慢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1Cr18Ni9Ti出现的冶金质量问题,对1Cr18Ni9Ti电渣重熔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从生产工艺上基本解决了炉口电压偏低和熔化速度过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所建立的比较精确的和符合实际的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对铸坯的二冷传热进行计算机的模拟优化计算,获得了目标浇铸温度下1Cr18Ni9Ti钢180×180毫米~2断面二冷区的最佳水量分布与最佳拉速的关系式:Q_i=c+bv+av~2,及浇铸温度与最大拉速的关系式:T=d+eV_(max),这些关系式可作为不锈钢(1Cr18Ni9Ti)180×180毫米~2断面的二冷优化工艺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测试层错能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采用X射线织构法和透射电镜测量层错宽度的方法对T2纯铜,H90,H80,H68 3种黄铜及00Cr18Ni13Ti,00Cr25Ni20W两种不锈钢共6种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材料的层错能进行了测试。利用正交表安排试验,对上述6种材料及1Cr18Ni9Ti,00Cr23Ni6Mo4-  相似文献   

15.
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手段,对1Cr18Ni9不锈钢焊接换热器罐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形态、裂纹区及其附近的组织、成分等进行了分析,从化学成分、工艺因素等方面对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时产生的微小HAZ热裂纹是宏观开裂的裂纹源,该裂纹源在应力作用下逐渐扩展、开裂并发展成宏观裂纹。母材中的夹杂物是产生热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北满特钢1Cr18Ni9Ti钢在轧制开坯时,出现角部及表面裂纹,严重影响了钢坯表面质量。本文通过生产试验,找出化学成分与铬、镍当量比,α相级别之间的关系,铬、镍当量比与开坯温度、钢坯表面质量的关系,并以此确定开坯工艺,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表面质量及成坯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Cr21Ni5Ti双相不锈钢的脆化本质及相应的韧化措施。生产和应用跟踪分析表明:只要经过脆化处理,所有1Cr21Ni5Ti钢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脆化,铁素体的准解理断裂是其脆化的本质。高的Ti/C比、尤其是高的残铝使奥氏体相比例明显减少、降低了阻止准解理裂纹扩展的能力,因此高钛、铝含量的钢具有显著的脆化倾向。实验证实,增加锻造比可明显改善奥氏体相的分布和形态,显著改善含高钛、铝钢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8.
刘忠国 《宝钢技术》2007,(4):53-55,71
通过对1Cr18Ni9Ti不锈钢在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获得的点焊接头心部和熔核边缘显微组织及接头拉伸性能、拉伸断口形貌的分析研究,初步揭示了外加磁场对1Cr18Ni9Ti不锈钢点焊过程接头组织及接头性能的影响规律.由于电磁搅拌作用,使柱状晶破碎,形核率增加,晶粒细化,减少了结晶裂纹、疏松、缩孔等缺陷,显微组织的改善,使抗拉强度提高了3%~13%,从而为控制和改善点焊接头内部晶粒的组织和形态,提高接头质量提供了一些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5Cr14Co12Mo5Ni2齿轮钢的扭转疲劳特性及裂纹扩展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杨卯生  周晓龙  郭军 《钢铁》2017,52(9):84-91
 通过扭转疲劳试验,研究了15Cr14Co12Mo5Ni2钢的扭转疲劳断裂的裂纹扩展行为和夹杂物尺寸与扭转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钢的扭转疲劳极限强度和[τ-N]曲线,15Cr14Co12Mo5Ni2钢的扭转疲劳极限强度为350 MPa,扭转疲劳寿命分散度较大。通过断口观察,发现15Cr14Co12Mo5Ni2钢的疲劳破坏模式以表面破坏和近表面破坏为主,主要由氧化物夹杂引起。通过计算应力强度因子[ΔK]和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分析15Cr14Co12Mo5Ni2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的断裂力学条件,试验钢在断裂过程中受载荷情况为,II型载荷—I型载荷—II型载荷—I+II型载荷,分别对应起裂源区、纤维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断区;当有大裂纹产生时,则不会产生纤维区,受载荷情况则为:II型载荷—I+II型载荷。通过公式推导和数据拟合得到夹杂物尺寸和15Cr14Co12Mo5Ni2钢扭转疲劳寿命的关系,发现随着夹杂物尺寸减小,钢的[τ-N]曲线向高寿命区移动。当引起裂纹萌生的夹杂物尺寸小于5 μm时,在350 MPa应力下,15Cr14Co12Mo5Ni2钢的扭转疲劳寿命超过107循环周次。  相似文献   

20.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和镍粉等为原料,原位合成了TiC/Cr18Ni8、TiC/Cr19Al3和TiC/Ni40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洛氏硬度计、拉力试验机等对不同粘结相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Fe-Cr-Ni和Fe-Cr固溶体,TiC晶粒细小,形状较为规则;粘结相对原位反应合成的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硬度和所合成的TiC晶粒有较大影响,在相同烧结条件下TiC/Ni40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和硬度比TiC/Cr18Ni8和TiC/Cr19Al3钢结硬质合金的高,但TiC/Ni40钢结硬质合金中所合成的TiC晶粒比TiC/Cr18Ni8和TiC/Cr19Al3钢结硬质合金中合成的TiC晶粒偏聚现象严重.TiC/Ni40钢结硬质合金的硬度为60~70.5HRC,TiC/Cr18Ni8和TiC/Cr19Al3钢结硬质合金的硬度多在20~50HRC之间.三者的抗弯强度为960~1452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