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1概述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炼油行业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规模已达到300万t/a,其反再框架也逐步由钢筋混凝土结构改为钢结构,其中的反再框架再生器主立柱由于运行载荷大而采用了较大的横截面。本文结合海南炼油项目续建工程28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框架的主要承重立柱为例,阐述大型箱形柱制造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制造工艺。海南炼油项目续建工程中,28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框架的4根主要承重立柱为H形/箱型组合结构,其截面为H形钢两侧加盖板(相对于H形钢的腹板、翼板,两侧的盖板…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装置是炼油工程的核心装置,两器(沉降器、再生器)又是催化裂化装置的核心设备,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尤其施工工序尤为重要。以哈萨克斯坦PKOP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2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沉降器、再生器及其附件的施工为例,结合广西石化350万t/a催化裂化、四川石化250万t/a催化裂化等大型装置,介绍了两器施工的组焊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建飞  林嘉奖  罗雄麟  许锋 《化工学报》2022,73(3):1232-1245
重油催化裂化焦炭产率较高,会加重再生器负荷,降低剂油比和轻质油收率。对此,在催化裂化装置基础上添加外取热器。通过采用外取热和外甩油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重油催化裂化轻质油收率的提高。外取热器的作用是为了快速有效将再生器部分过多的热量取走,达到再生催化剂降温的目的。外甩油浆的作用是为了降低焦炭产率,减少烧焦产生热量。热量的降低可以有效提高剂油比,增加轻质油收率。原料残炭值的大小对产品分布有直接影响。原料残炭值越大,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器部分产生焦炭越多,待生催化剂上含碳量也会升高,到达再生器烧焦以后释放大量的热量,热量增加不仅会影响再生器的寿命,也会使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剂油比降低,从而降低轻质油收率。通过控制向量参数化方法对CO助燃剂、主风、外取热和外甩油浆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调控与优化,结果发现,对于重油催化裂化,CO助燃剂、主风的优化影响效果有限,而外取热和外甩油浆相互促进可以有效提高剂油比和轻质油收率。  相似文献   

4.
青岛安邦炼化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外取热受外取热取热量限制,本装置再生器多余热量没有完全取出,于是在原有基础小规模改动而增加取热量或减少外取热用风量,实践表明本次改造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标要求,装置运行良好效果明显,为企业创造了部分效益。  相似文献   

5.
黄炎彬 《安徽化工》2017,43(6):78-79
在工业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不仅对处理能力、产品质量和产品分布起着主要作用,而且对生产成本也有重要影响。以MIP-CGP工艺为例,以催化裂化装置中反应再生单元的反应器、再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等研究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坪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技术方面的改造措旋,改造措施主要包括:对催化裂化分馏、吸收稳定系统流程进行改造,对反应提升管MIP工艺的改造及外取热器改造,对于主风机和烟气轮机进行机组检修改造,部分机泵电机增加变频设施,蒸汽凝结水回用等等,这些节能降耗改造项目在装置日常生产中发挥了节能降耗的作用.在进行技...  相似文献   

7.
王富华 《广州化工》2012,40(17):111-112,135
近年来,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我国一些炼油厂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时有设备开裂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转和炼厂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对再生器壳体产生裂纹的原因及腐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裂纹产生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燕山石化(集团)公司炼油厂2 000 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以下简称ⅢFCCU)是由中石化北京设计院(下称BDI)设计的,全部按大庆原油设计,掺炼减压渣油60%,是国内较大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之一.该装置采用同高并列式两段再生技术、提升管出口直连式快分、提升管多层进料、MTC控制、反应终止剂、高效雾化喷嘴、多段汽提等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同时还设计了庞大的能量回收系统,其中包括高温取热炉、余热锅炉、外取热器、油浆蒸发器及烟气膨胀发电机.因此,该装置在具有大处理量、大掺渣比、节能措施齐全、产品分布合理等优点的基础上,还具有能耗低的显著特点.在整个能量回收系统中,由于高温取热炉位于一、二再烟气混合燃烧后的烟道上,是再生系统烟气的必经之路,且该系统没有切出手段.因此,高温取热炉能否安全正常运行将直接影响整个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工业催化》2010,(2):66-66
<正> 国内最大的重油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项目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建设,于2009年8月建成投产。该公司重油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硫项目于2008年10月开工,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是国内  相似文献   

10.
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和催化裂化生产低碳烯烃的迫切需求,促进了流态化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中应用的不断改造和创新。本文分别从反应器、汽提器和再生器等部分介绍了流态化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严云  胡志华 《耐火材料》2005,39(4):310-311
在大多数石油化工厂中,催化裂化装置是最重要的加工装置之一。它是以重油或渣油为原料,使之与流态化的催化剂微粒(约70μm)接触而发生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料油以及重要的化工原料——石脑油等。催化裂化装置一般由分解原料油的反应器,使失活的催化剂再生的再生器以及连接二者的各种连接管道所构成。反应器的操作温度约550℃,再生器的操作温度约800℃。在对催化裂化装置衬里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后,归纳出4种衬里破坏形式和2种修复方式。1衬里破坏形式催化裂化装置衬里的常见破坏形式可归纳为以下4种:(1)磨损。这类损坏大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炼厂3.5Mt·a~(-1)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特点及采取的防结焦措施。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易发生结焦的部位,如原料喷嘴上部、汽提段、沉降器旋分器、集气室、油气大管线、分馏塔塔底等,停工时进行检查,发现没有结焦倾向,说明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防焦技术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3.
《化学工程师》2011,(12):5-5
12月12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在全国首次实施的工厂化EPC总承包项目——宁夏石化年产500万t炼油改扩建工程的常压蒸馏装置、连续重整装置和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陆续进油投产一次成功,无一漏点,比同类常规工期提前8个月。该工程已建成年产500万t常压蒸馏等12套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今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烧焦过程中换热系统运行情况,分析了原换热网络存在的问题。装置采用减压渣油作为主原料,由于原料的残炭值很高,放出的热量远远大于催化裂化反应所需的热量,因此采取内、外取热相结合的换热网络对再生系统的催化剂进行冷却。原设计采用减温减压器作为回收放空蒸汽的主要设备,实际运行中故障率高,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效果。对采用螺杆膨胀发电技术回收放空蒸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2种改造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螺杆膨胀机回收催化装置再生器内取热器放空过热蒸汽是一项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值得在炼油厂低温余热回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石油液化气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第二再生器产生裂纹的情况 ,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分析 ,采取了有效的补救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苏丹喀土穆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三台高温蝶阀是烟气锅炉管网中的重要控制回路,由于投用多年,控制阀已达不到自动控制的要求,应业主要求,我们对三台蝶阀的定位器进行改造。本文首先对苏丹喀土穆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系统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进行了旧控制部分的拆除改造,及新控制部分的安装、调试,改造后的烟道蝶阀满足了工艺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主风流量控制系统主要设计理念是控制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一、二再主风流量分配,合理烧焦.并通过控制主风流量调节阀开度来尽可能降低管路压降,在满足烧焦风量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调节主风机静叶开度使主风机出口压力维持在最低,达到节能的目的.主风流量分配自动控制和主风机静叶自动调节是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控制的难点,也是两器平稳运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原料重质化趋势的发展,一些新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旧的催化裂化装置通过对反应-再生部分核心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有效提高了装置加工劣质原料的适应性。广州石化1.0 M 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采用密相环流预汽提快分(CSC)系统,CS-Ⅱ进料喷嘴和高效PV型旋风分离器对反应-再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产品分布明显得到改善,总液收率提高1.21%;喷嘴汽耗减少1.6 t/h;催化剂耗量下降0.23 kg/t;并缓解装置烧焦负荷和气压机能力不足的瓶颈限制,加工能力提高,装置运行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14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于2002年更新余热锅炉,改造其配套设施,改造后,提高了装置过热蒸汽的产量,充分利用了再生烟气中剩余的CO,既降低了装置能耗,又改善了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本公司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器(沉降器)和再生器的设计,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两器结构设计(包括壳体、外集气室、分布管、衬里结构等的设计)及材料选择(包括壳体材料和内件材料)的特点,并对一些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